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天能》:這些為了讓邏輯不出現混亂的設定,構成諾蘭電影的敗筆

《天能》:這些為了讓邏輯不出現混亂的設定,構成諾蘭電影的敗筆
Photo Credit: 《天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能》要做的是挑戰全新的諜報片的可能,故事性與娛樂性被放在其次。《天能》的核心是用時空逆行的元素來拍諜報片,而諾蘭為了塞入諸多設定,以多線敘事、場景跳接,讓人物情感與對自由意志的掙扎顯得薄弱。

以片中的設定來說,若真的把觀測者逆行到過去,個體所牽動的物理化學狀態不會單純只是無法呼吸或夥變成冰那麼簡單,而是因為量子尺度的熵值減少,很有可能不只是人單純被丟回過去,而是空間內的能量與物質都一起被丟回,更可能是變成《變蠅人》式的,微小粒子質能互換到無法形容的狀態。人在那狀態下,搞不好變成能量,而不再是物體,但熵值減少。

這就像是,人所處的位置是三維空間,時間是三維空間,所以人類一直無法理解四維空間的狀態。不同維度的空間即使交錯,即使產生影響,也是只有量子尺度的層面才能理解。例如,三維空間必定包含二維空間,但人類卻無法觀測與捕抓二維空間的狀態(二維空間只有平面,但沒有厚度,等於只是理論存在)。那麼三維空間的事物,藉四維空間穿越到過去,很可能會變成無法觀測的狀態。因為原本三維下的狀態,被穿越維度的過程改變。

過去穿越時空的科幻電影都跳過這個部分,直接去說一個幻想故事,只要具有娛樂性即可。諾蘭在標新立異的心態下,創造了「時間逆行」的詮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很具想像力。但他為了不被人講自己在玩「時空旅行」的梗,偏偏要選熱力學第二運動定律來作文章,電影的bug就因此暴增,為了自圓其說只好加入一堆解釋,使得敘事混亂,就成了電影敗筆。

其實諾蘭大可在自己「時間逆行」的設定下,用《記憶拼圖》那樣簡單的架構,只要帶入「人跟物體一切都要反著走」、「過去發生的不能改變」這兩大點,然後情感篇幅都放在處理「自由意志在逆行時會怎麼反應」,其實電影結構就可以像《全面啟動》那樣完整。扣除那些模糊而不清楚的科學說明與假設,故事、情節的複雜度就可以減少,角色情感也許會更直接,也不會顯得在科學假設下漏洞百出,電影會更好看。

當然,諾蘭自己的看法是:「我想要用一個全新方式去詮釋間諜和動作片,我也想要給觀眾一個全新的方式去詮釋時間,更是用那種光鮮亮麗還有興奮刺激的元素去詮釋動作片和劇情片。」

他的出發點是這樣,問題就指出在一次要處理太多東西,使得電影支離破碎,敗就敗在這裡。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