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0位跨黨派參議員致函貿易代表,呼籲盡速啟動美台BTA談判

美國50位跨黨派參議員致函貿易代表,呼籲盡速啟動美台BTA談判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金融時報分析,美國貿易代表署之所以不願與台灣對話,是因為不想破壞已簽成的美中第1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對美國進行鉅額農產品採購,這對川普能否成功連任也十分重要。

(中央社)占美國參議院總席次一半的50位美國聯邦參議員今(2)日聯合致函美國貿易代表(USTR)萊特海澤指出,台灣是美國長期經濟夥伴與安全盟邦,呼籲儘速就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展開談判。

參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暨軍事委員會主席殷荷菲(James Inhofe),以及「台灣連線」另一名共同主席暨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參議院外委會主席里契(Jim Risch)與其他47名參議員今天共同致函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

公開信指出,在美國尋求推動自由開放印太區域倡議之際,參議員們相信是與該區域理念相近國家建立貿易協定的時候了。鑑於他們的長期經濟合作夥伴與安全盟邦紀錄,參議員強烈建議與台灣正式就全面貿易協定展開談判。

信函指出,台灣是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台灣展現與美國維持穩固經濟夥伴關係的實力。此外,台灣也提供美國約20萬8000個就業機會,這個數字在簽訂全面雙邊貿易協定後還會增加。

信件內容為,「台灣為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台美貨品貿易總額2018年達760億美元,服務貿易總額為185億美元,台灣證明有實力與美國保持強大的經濟夥伴關係。強勁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狀況,台灣為美國提供了約20.8萬個就業機會,該數字只會隨著簽訂台美雙邊貿易協議而提高。」

《鉅亨網》報導,2019 年台美雙邊貿易高達新台幣2.43 兆元 (約827.4億美元),佔台灣對外貿易額 13%,美國方面存在231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台灣是2019年美國第14大外資流入地。

參議員指出,台灣是美國許多產業的可靠合作夥伴,這對美國供應鏈多元化十分重要,也有助於減少美國依賴中國這類尋求利用供應鏈作為主導區域與國際地位工具的國家。美國供應鏈的多元化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信函指出,儘管與台灣展開協議存在像是農業標準等挑戰,但台灣已宣布將取消對美國豬牛產品的進口限制,並期望展開進一步對話。這項措施一旦實施,將大幅增加美國農民與牧場主和台灣的商業往來。鑑於這一重要發展,美國應實質推進與台灣就全面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參議員表示,自由開放印太地區是美國積極努力的目標,以打擊中國使用不公平貿易行為與其他政策提高在該區域的經濟主導地位。經由與台灣達成協議,建立理念相近的政府網絡,致力於公平競爭與不受政府操縱的開放市場,將能實現這一目標,也能向其他國家發出信號,表明台灣是切實的商業合作夥伴。

信函最後指出,美台貿易協定將能促進美國、台灣與印太區域整體安全與經濟成長,參議員敦促美國政府優先考慮與台灣達成全面貿易協定,並期盼與美國貿易代表共同完成此一框架。

外交部:凸顯相關政策得到正面回應

對此消息,外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這是凸顯我國政府相關政策,確已得到美國立法部門的正面回應。繼去年12月有161位聯邦眾議員聯名致函賴海哲貿易代表後,美國國會再次以堅定行動展現不分黨派對台灣的一致支持。外交部將持續與相關部會共同努力,在既有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台灣與美國的經貿往來及全面友好夥伴關係。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總統府也誠摯感謝美國國會對於我國政府政策的正面回應,及對台灣的堅定支持,期盼台美能進一步深化經貿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台美與印太區域的經濟成長,並持續與美國深化各領域合作,在既有良好基礎上,讓台美合作夥伴關係更友好、更緊密,創造彼此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中央社》報導,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時曾表示,台美關係在過去幾年有進展,但美豬美牛議題成為經貿談判的障礙,成為彼此深化合作的障礙,相當可惜;台灣經濟要成長、對外貿易要持續茁壯,就不能自外於世界。報告並指出,現在正是台灣打開國際經貿大門的關鍵時刻,放寬美豬美牛進口政策是基於科學證據與國際標準做成的決定。

不過這也引發國內的在野黨和部分民眾不滿,國民黨甚至為此發起「食安公投」。目前美豬開放的行政命令正在立法院等待備查,也有立委提出要求改為實質審查。

為什麼美國貿易代表署一直避談台灣?

《自由時報》日前曾引述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儘管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SC)、商務部、副總統辦公室都在向美國貿易代表署施壓,但是他們幾乎不為所動,甚至連「台灣」都不太想提。

美國貿易代表署之所以不願與台灣對話,理由是不想破壞已經簽成的美中第1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中,中國承諾對美國進行鉅額的農產品採購,這對美國總統川普能否成功連任而言也十分重要。

報導指出,比較有可能的是,比照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的貿易協議那樣,在WTO的框架下完成,鑒於當前美中局勢,美國總統大選後,與中國的貿易協議的重要性可能消退,最理想的狀況是,美國能夠在WTO的框架下與台灣簽協議,這也能讓澳洲,日本等國起到骨牌效應,因為這些國家也想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