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之料理兵法全攻略(四):波士頓龍蝦在物種定義上其實不算龍蝦

蝦之料理兵法全攻略(四):波士頓龍蝦在物種定義上其實不算龍蝦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螯龍蝦就是俗稱的波士頓龍蝦,雖然名字中帶有「龍蝦」二字,但實際上龍蝦單指龍蝦屬的物種,而美洲螯龍蝦屬於螯龍蝦屬,學名Homarus americanus,所以嚴格定義上並不屬於龍蝦,只是作為食材的時候才被泛稱為龍蝦。

而在美國,Scampi則是義式美國料理的代表,最常見的料理方式是以大蒜奶油和白酒煎過後放在義大利麵上食用。在義大利有則把Scampi 以橄欖油煎過,然後再加蒜片、蕃茄泥、鹽、黑胡椒、白酒炖煮,最後加上切碎的巴西里的料理Scampi Buzara。

在台灣,根據〈宜蘭灣產後海螯蝦之分類〉一文的研究,有台灣後海螯蝦、紅斑後海螯蝦、冑甲後海螯蝦與相模後海螯蝦等四種後海螯蝦,而且都可以在台灣東北部的大溪漁港發現其蹤跡。而在台灣西南部的東港漁港則可發現台灣後海螯蝦與紅斑後海螯蝦。

其中台灣後海螯蝦與冑甲後海螯蝦則是台灣的特有種,前者的學名是Metanephrops formosanus,後者Metanephrops armatus。而這些台灣後海螯蝦在漁市或是海產店都稱做角蝦、鐵甲蝦或蝦猴,以台灣後海螯蝦為例,宜蘭的大溪漁港便是以牠為主要漁獲對象,作業水深約在200公尺。全年皆可漁獲,而在八、九月時可捕獲抱卵的母蝦。

台灣俗稱蝦姑拍、蝦姑、蝦姑頭的毛緣扇蝦廣泛分布於溫帶海域,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因為價格比龍蝦便宜,味道也很好,因此人氣也越來越高。日文ウチワエビ(団扇蝦、団扇海老),多分布於西日本。英文為Flathead lobster,Slipper lobster,Sand crayfish或Balmain bug。

在台灣,毛緣扇蝦則與類似的九齒扇蝦(オオバウチワエビ;大歯団扇蝦、大歯団扇海老; Large-toothed sand cryfish, Flathead lobster)和南極岩礁扇蝦(ゾウリエビ;草履蝦、草履海老;Flathead lobster)在市場通稱為海戰車。

至於溪蝦則已在〈高知料理兵法〉 一篇介紹了。最後介紹一道日本每個中華料理店都會賣的下飯又下酒的蝦料理エビチリ。這道菜是在談麻婆豆腐那篇時提及的日本川菜第一人陳建民先生以川菜的「乾燒蝦仁」改良而成的料理。

做法是先將蝦仁(以草蝦仁為佳)混合薑末、洋蔥末、蔥末,混合鹽、酒、雞粉和太白粉裹勻後先過油出鍋。然後鍋中留少許油,爆香薑末、洋蔥末、蔥末後加入糖、豆瓣醬和蕃茄醬翻炒到出香味後再加入炸好的蝦仁,然後再兜炒一下就完成了。如果愛吃辣的話則不用加蕃茄醬,改用郫縣豆瓣醬再多加些切段的朝天椒即可。

本文經鞭神老師之食之兵法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