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義和團與文革的北京西什庫教堂,見證三個庚子年的中國鉅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西什庫教堂正準備跨過它的第3個庚子年。面對疫情、面對梵蒂岡百般向中國示好、面對愈形緊縮的信仰空間,它正隱藏著滄桑,靜靜地讓人仔細端詳,虔誠祈禱。只要不遠處的中南海紅牆裡沒有動靜,它就會是一派安詳。
文:邱國強(中央社駐北京特派員)
120年前,同是庚子年,靜靜矗立在北京城裡的西什庫教堂,在八萬暴民攻擊下滿目瘡痍。兩個甲子後,世界早已丕變,教堂前的觀光客取代了暴民,驚恐與嘶吼換成了驚嘆和祈禱。
這座瑰麗中帶著滄桑、橫跨三個庚子年的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因地理位置被北京人俗稱為「北堂」,也是四座教堂裡規模最大、外觀最顯眼的一座,一度是北京城裡最高的民間建築。在四周灰矮的民居和機關建築中,它高聳的外觀十分顯眼。
西什庫教堂的最大特色,莫過於濃郁的中西合璧風。3層樓高的哥德式建築外兩側,各有一對中國風格的石獅子及碑亭,亭內安放著龜馱的2塊教堂遷建諭旨碑文。四周則被傳統中國式基座及漢白玉欄杆圍繞,每根柱上還刻著石獅子。
從上方俯瞰,西什庫教堂擁有11座尖塔,整座建築呈十字形,宛如一座鑲嵌入地的巨型十字架。立面則由3座尖頂拱門構成,而拱門間的四根門柱內,樹立著聖若望、聖保祿、聖伯多祿、聖瑪竇等四位聖者的雕像。
走進教堂,36根金黃與水藍色相間的立柱,搭配黃底紅線條的高聳圓弧尖頂,以及80面印有中西方風格圖案的彩色玻璃花窗,透著華麗而莊嚴的氛圍,讓身處其間的遊客與信徒,在感嘆建築精美之餘,也不自覺地讚嘆起造物主。即使不是信徒,默默握起雙手禱告的遊客,也不在少數。

獨特的混搭設計,正象徵著西什庫教堂身處中國與西方文明交會,相互激盪與融合的大時代。雖然,它不是北京四大教堂裡歷史最久的一座,但連前身算進去也達317年,而建立在現址也有134年了。
更何況,西什庫教堂也是北京這四大教堂裡,最有故事性的一座,說它是見證近代中國動盪的代表性建築,並不為過。
西什庫教堂的前身建於清康熙42年(公元1703年)。當時,耶穌會教士治癒康熙帝疾病有功,獲准在中南海西岸的蠶池口興建救世主教堂。但道光7年(1827年),這座教堂成為民間反教會風潮的犧牲品,被清廷下令查封並沒收教產,成為它遭遇的第一場危機。
隨著歐洲列強入侵中國,清廷歸還教產。同治3年(1864年),教堂原地重建為更大的哥德式建築,卻引起一旁中南海園林裡的慈禧太后和同治帝不悅,深怕「壞了風水」。幾經交涉,教堂在光緒12年(1886年)被迫易地重建,2年後啟用,成為現在的西什庫教堂,是它的第2場危機。
1900年6月,義和團攻進北京,身為中國華北最大教堂,且育嬰堂、學校、醫院、印刷廠一應俱全的西什庫教堂,湧進了3000多名中外教民、傳教士,成為全北京最大的避難所,也讓它和各國大使館並列,成為義和團的首要攻擊目標。
當時的義和團,喊出了「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使館);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教堂)」的口號。也因為當時西什庫教堂在北京城自成一區,使它遭到約8萬名義和團的圍攻。

面對第三場危機,也是最慘烈的危機,教會向法國大使館求援,但前來支援的,卻只有41名法國、義大利官兵和每人一支槍。這時,西什庫教堂裡沒有鐘聲,只有槍聲。但就是這槍聲,嚇住了號稱神功護體的八萬義和團。
此時,帶隊的端親王載漪,下令清軍向教堂挖掘地道,一路挖到躲著大批教民的仁慈堂下方,並埋設地雷,活活炸出一個大坑,400名教徒慘死,其中包括上百名兒童,景況淒涼。只不過,義和團喊得再大聲,仍然沒有膽子敢從地道裡攻進教堂。
兩個月後,教堂裡彈盡糧絕,教徒們連騾子和馬匹也宰來充飢,甚至用草根樹皮裹腹。8月中,八國聯軍攻進北京,義和團和清軍落荒而逃,滿目瘡痍的西什庫教堂和教徒們才重獲新生。建築整修後,大致形成目前如今所見的格局。
1949年,無神論者的中共建政,隨即整肅中國全境所有宗教的神職人員,更在1958年發動「獻堂獻廟」運動,西什庫教堂從此被充公,內部的大批藏書不但被清運一空,作為教堂象徵的管風琴更被拆下。
就這樣,西什庫教堂跨過了1960年這第兩個庚子年。文革期間,教堂內外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被拆下的管風琴更在此時全數散失。從充公到文革,是它遭到的第四場、也是為時最長的危機。

中共改革開放後,宗教場所陸續獲得整修並重新開放。1985年,充公後絕大部分處於關閉狀態的西什庫教堂,經官方修葺,終於移交給官方的三自教會,並在1985年12月24日聖誕夜當天重新開放。從此,除教會活動外,當地成為北京市內遊人如織的觀光景點。
如今,西什庫教堂正準備跨過它的第三個庚子年。面對疫情、面對梵蒂岡百般向中國示好、面對愈形緊縮的信仰空間,它正隱藏著滄桑,靜靜地讓人仔細端詳,虔誠祈禱。只要不遠處的中南海紅牆裡沒有動靜,它就會是一派安詳。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