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灰指甲」不一定是灰色,最常見的反而是黃、黑、白色

「灰指甲」不一定是灰色,最常見的反而是黃、黑、白色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說明,灰指甲的醫學名稱是「甲癬」,是指甲受到黴菌感染而導致變色、變形、質地改變,最常見的致病菌是皮黴菌,但顏色不一定是灰色。

文:王澍清(NOW健康)

說到與指甲相關的疾病,最先想到的就是灰指甲。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說明,灰指甲的醫學名稱是「甲癬」,是指甲受到黴菌感染而導致變色、變形、質地改變。

最常見的致病菌是皮黴菌,但顏色不一定是灰色,反而常見黃、黑、白色等等。醫師提醒,並非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就是甲癬,必須由專業醫師診斷才能正確判斷。

那些人容易得到甲癬?

讓人更容易得到甲癬的風險因子,包括: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增加黴菌感染風險,而且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感覺神經變遲鈍,很容易因為甲癬的存在形成難以癒合的傷口,甚至發生蜂窩性組織炎
  • 免疫抑制的患者:例如愛滋病患者、洗腎病患、器官移植的患者
  • 肥胖
  • 抽菸
  • 年老
  • 職業:需要長時間穿鞋,如不透氣防水鞋之類的工作,有許多中學生長時間穿著皮鞋、布鞋,也是屬於高風險族群
  • 穿不合腳的鞋子:因不合腳的鞋子會導致指甲反覆受到外力,產生不良影響
  • 遺傳體質: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容易得到黴菌感染,主因是體質比較無法清除黴菌感染
  • 指甲美容不當
2020_10_08_1206082
Photo Credit: 健康傳媒
這些人應注意,是甲癬的高危險群。(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圖/NOW健康製作)

醫師教你灰指甲如何治療

邱足滿醫師指出,目前治療灰指甲的用藥,包括口服、外用、雷射和拔掉指甲等方式。分別介紹如下:

  • 口服藥:藥物經由肝臟代謝,須檢測肝功能指數變化;有些藥物會和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要小心,而有些藥物則不建議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患者使用。在肝功能檢查方面,必須在服藥前和服藥數周後各檢測1次。口服藥物的治療期:一天一次,手指甲感染需連續服用42天,腳趾甲則是84天。
  • 外用藥物:因為指甲板結構較難穿透,所以治療甲癬的藥劑有比較特別的指甲油劑,透過溶劑快速揮發的作用提升藥劑濃度、穿透指甲板殺黴菌,每周一次,腳趾甲需要持續9至12個月,怕吃藥或有禁忌症的人可選用此法。但每次擦新的藥劑前,必須先磨掉上周的藥膜。
  • 雷射:許多外國研究利用雷射的光熱效應殺黴菌、促進指甲生長速度,但療效不如上述兩類治療,若想自費嘗試請尋求合格的醫療機構治療。
  • 拔掉指甲:如果拔除指甲後,指甲生長環境仍充滿黴菌的話,仍會再次復發,而且傷口照護是個問題。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血液循環較差、凝血功能差的人不適用。
2
Photo Credit: 健康傳媒

治療甲癬時也要治療足癬,口服藥可兩者兼具。有些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部位受到黴菌感染,如:臀部、胯下、身體、四肢,若採用口服藥物治療可一網打盡。

此外,日常生活要盡量保持患部乾爽,才能避免有利於黴菌生長的環境,進而幫助治療成功率。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