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之兵法全攻略(一):在美國,五個城市都宣稱自己是漢堡的發源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漢堡被標準化、商品化,並且被美國人用來獲利之前,都還沒辦法成為公認的美國食物。而讓這種「肉餅」成為真正的美國食物,則得經過歷史學家勞伯.韋比(Robert Wiede)所稱的「秩序的追尋」。美國需要一個漢堡的愛迪生或福特。
漢堡現在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之一。我們省略成吉斯汗與俄羅斯的韃靼牛肉那段耳熟能詳的歷史,直接來到19世紀德國的第二大城漢堡。當時人們將牛絞肉混合了大蒜、洋蔥、鹽和黑胡椒,然後將之做成肉餅,稱之為漢堡排(Hamburg steak),而這其實正是把由俄羅斯傳來的韃靼牛肉煎或烤熟。
而由於使用的牛肉品質好,因此當時的漢堡排被視為一道珍饈,而且價格不菲。 而德國移民到了紐約和芝加哥後,開的餐廳也賣起了漢堡排,而且總是菜單上最貴的一道菜,當時被稱為漢堡風格的排餐(steak cooked in the Hamburg style)。像是予人高大上印象的紐約百年牛排餐廳Delmonico's,在1834年的時候,菜單上便已經出現這道菜了。
不過,沒有漢堡包的漢堡肉,還稱不上是漢堡。一直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美國開始在路邊有餐車販賣漢堡排給工廠的工人。不過這些工廠工人抱怨,這種食物站著吃實在不方便,於是,就有廚師靈機一動,把漢堡排像三明治一樣夾在兩片麵包中,就這樣,漢堡三明治誕生了。
而漢堡英文hamburger的原意,則是「來自漢堡」(from Hamburg)。雖說如此,不管網路上有多少的蒙古、俄羅斯和德國城市的漢堡起源說,漢堡這種食物還是屬於美國的發明。1887年,芝加哥論壇報描述漢堡排為「用任何切碎的牛瘦肉做的,並與洋蔥或大蒜一起烹調。」不過當時還是稱它為漢堡排。而「漢堡」一字首度出現,則是在1889年一月五日華盛頓州的沃拉沃拉聯合公報(Walla Walla Union)這份報紙上。
但是,要是在1850年左右的美國,是沒有人會相信牛肉做的食物會成為美國食物的代表的。在北美大平原開放之前,養牛的成本實在太高。但是這人煙稀少的土地,美國的西部,卻正是養牛的大好牧場。結果,牛仔也就這樣成了美國的代表文化之一。
而牛肉的黃金時代,則啟於1880年代,古斯塔維斯・史威夫特(Gustavus Swift)開發了連接芝加哥都會區與美國東岸的冰櫃火車,讓新鮮牛肉能夠在美國各大移民都市流通,進而開創了廉價牛肉時代。和大部份美國人的祖先英國人一樣,和別的肉品比起來,美國人更偏好牛肉,視之為無可匹敵的健康與富足的代表。到了1880年代,就算是都市中最窮的美國人,也吃得起牛肉了。而漢堡排正是牛肉的各種烹調中最便宜的。

美國食物歷史學家伊莉莎白.蘿金(Elisabeth Rozin)認為漢堡的意義在於它是一種「牛肉經驗的公約數,這包括了它能夠以便宜而便利的形式,享受到的牛肉的風味、香氣、軟嫩和多汁。牛肉的風味脂肪和肉汁,都在那看似低調的肉排之中。而這也許是史上頭一遭,我們對牛肉的渴望能夠被輕易滿足,而且人人吃得到。」
不過,當時,這還是個不是每個美國人都熟悉的移民食物,而且它的做法不但每個廚師都不同,準備起來也很麻煩。因此,在它被標準化、商品化,並且被美國人用來獲利之前,都還沒辦法成為公認的美國食物。而讓這種「肉餅」成為真正的美國食物,則得經過歷史學家勞伯.韋比(Robert Wiede)所稱的「秩序的追尋」。美國需要一個漢堡的愛迪生或福特。
在美國,有五個城市,都宣稱自己是漢堡的發源地。
漢堡的起源
- 路易斯.萊森(Louis Lassen)
在美國,有不少人都宣稱自己是最早把漢堡肉夾在麵包。像是在康乃迪克州紐哈芬市(New Haven, Connecticut),路易斯午餐(Louis' Lunch)的路易斯.萊森(Louis Lassen),就說自己在1900年的時候,為了一個急著外帶,說要一份「又快又好吃」的餐點的客人,將烤過的肉餅夾在烤過的吐司裡。
路易斯.萊森是丹麥人,1886年的時候移民美國,來到康乃迪克州的紐哈芬市。1895年,他開始經營起了午餐車的生意,往返於兩個工廠的街區之間,為工廠的工人提供牛排三明治等餐點。
而雖然宣稱自己是美國第一個推出漢堡的人不只一個,但卻只有路易斯.萊森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紀錄為美國第一個提供漢堡的人。而康乃迪克州的美國眾議院議員羅莎・德勞羅(Rosa L. DeLauro)也在2000年的時候,成功地推動立法通過,以官方的名義正式承認路易斯.萊森是漢堡的創造者。
絕對不用調味料,是「路易斯午餐」的漢堡長年以來的堅持。我們可以在店內的牆壁上,看到醒目地在番茄醬上打了叉的圖片。而其漢堡肉則是由每天早上現切的數個牛的不同部位所組成,以一百多年前開業時就一直沿用到現在的烤爐,加上洋蔥厚片後,以直立的方式烤。

- 法蘭克和查爾斯門卻斯(Frank and Charles Menches)
不過,法蘭克和查爾斯門卻斯(Frank and Charles Menches)這對來自俄亥俄州坎頓(Canton,Ohio)的兄弟卻宣稱,漢堡是他們倆兄弟在1885年於舉辦與紐約州伊利郡漢堡鎮的伊利郡市集(the Erie County Fair)所發明的。一直到1920年代初,紐約州伊利郡在每年的九月中到十月初,為了慶祝豐收,都會舉辦市集,而由於舉辦的地點是伊利郡的漢堡鎮,因此又稱為漢堡市集。
而來自俄亥俄州坎頓的法蘭克和查爾斯門卻斯兄弟,在1885年伊利郡市集擺小吃攤。不過,由於他們的招牌豬肉香腸三明治賣完了,而他們的當地肉販安德魯.克萊(Andrew Klein)又不願意在這秋老虎的日子裡再替他們宰一頭豬,於是建議這對兄弟試試用牛絞肉。
2023「Taispo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全新升級,讓運動不只是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共有160家企業參展,使用800個攤位。本次展出內容不僅涵蓋多元的運動及健身用品,還有更多運動科技產業進駐,在展覽開始前先由我們帶各位讀者搶先認識優質參展廠商。
傷病纏身難健身,引進新設備造福同路人
核心引力科技是台灣唯一獨家代理美國低傷害TOTAL GYM GTS引力設備的代理商,將不同於傳統的健身設備引進台灣,並提供獨家的高達三十幾種針對引力訓練的健身課程設計,針對台灣想學習引力訓練的教練與開設引力工作室的創業人群,提供每年不定期引力國際教練證照培訓課程。
和很多不擅運動的人一樣,核心引力科技創辦人Sasha曾經嘗試了各種時下流行的健身房課程,但大部分都覺得太困難不適合,直到她偶然接觸Total Gym的課程後,被多變的課程和有趣的內容吸引,其中最特別的器材ELEVATE Encompass,是一台100公斤以上的全功能健身機械,其中最大特色是可直立摺疊收納,一台就可以開始授課,非常適合小型工作室或租金壓力較大的城市健身房。對Sasha而言,能夠讓一個討厭健身運動、有舊傷的人堅持下去,甚至可以透過強度不小的健身恢復健康,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回台後Sasha決定將Total Gym引進台灣,讓更多民眾瞭解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材,同時也幫助健身房優化設備,讓整個健身產業跨出更大一步。

你我都能當「管」長 轉型打造雙贏
「現在各行各業都有數轉型的需求,健身產業也不例外。早期賣課程得靠業務推銷,櫃台也需要配置輪班人員以維持營運,消耗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並且消費者也不喜歡被騷擾。」FITBUTLER健身管 的CEO陳暐翔說。
FITBUTLER健身管 把痛點轉化成甜蜜點,透過提供客户後台管理系統及打造專屬APP,從會員管理、會籍方案、數據報表、自助門禁系統到體測數據等,整合前後端一條龍服務,為營運者與消費者雙方提供更便利的運動健身環境。
除了會員制度透明化,FITBUTLER健身管 也打破以往需要綁年約、買固定堂數的消費方式,推出「月訂閱制」模式供業者使用,以迎合現代更具彈性的消費傾向。「我們持續關注國外健身產業趨勢,並將值得學習的地方內化到系統與服務上,希望能成為台灣健身業的推動者。」
FITBUTLER健身管目前已與全台灣近百家健身房、工作室合作,服務超過六十個台灣本土和國際級連鎖健身品牌。

高中死黨赴日奇想,要成為健身夥伴們的好夥伴
運動完的飲食,比運動還重要,「JUMKICK」是少數開發乳清蛋白的台灣本土企業,目前在全台各大運動中心、民營健身房設置專屬販賣機,讓民眾便於取用,而這樣的創新,來自兩個高中就認識的老朋友。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去日本玩,對他們的自動販賣機文化很感興趣,後來就跟我們的運動習慣做結合,想研發補充體能用的飲品。」負責人邱政惟笑說:「一開始很土法煉鋼,直接買一台販賣機來研究,想起來很瘋狂。」
在外健身要準備高蛋白飲品是一件挺麻煩的事,但JUMKICK的販賣機只需行動支付或嗶卡,等待約20秒就能取得一杯適當份量的飲品,對於健身族來說相當方便。
目前JUMKICK的機器已遍佈台灣各大運動中心與健身房,富有設計感的外觀讓機台自帶高級感,完整的官網介紹、檢驗報告與保險資料讓客戶很安心,「其實JUMKICK 2017年才成立,但我們想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經營決心跟用心,而且機台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可以透過遠端控制做到最快的故障排除,JUMKICK會盡全力為客戶做到最好,並立志成為健身房標配。」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產業菁英要讓台灣看見不一樣
至於想帶給參展民眾什麼樣的體驗,健身管希望能透過現場的軟體展示、模組互動,讓創新服務推向全世界。JUMKICK則預計會推一台機器到展場,「利用20秒的時間沖泡、洗滌,我相信看到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超級方便,花幾十塊就可以搞定,要讓大家更實際體驗到補充高蛋白並不困難。」而核心引力科技希望將Total Gym的主要產品ELEVATE Encompass帶到現場,期待讓所有愛好運動的人,認識這台適合更多人使用的健身設備,開啟自己健康的大門。
今年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首度籌組「運動科技」專區,配合行政院「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聯手新創業者,建立亞太運動科技的國際據點,同時為了讓民眾有最好的沈浸式動態體驗,展中也規劃有動靜串聯的週邊活動,如產業論壇、戶外運動休閒體驗區OutdoorTaipei、數位運動網紅擂台賽等,預計用完整的運動產品線吸引國際買主,讓台灣的運動科技產業持續領先世界,將台灣打造為運動科技王國。
★了解更多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資訊:https://www.taispo.com.tw/zh-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