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客運同一位司機四年撞兩次人,卻仍年年拿到「優良公車」評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藍26路線公車一死一傷事件後,從地方到中央全面同意「防止毒駕」,但吸毒的背後其實是過勞的「綜合原因」,而且過勞的源頭「客運業者」即使意外持續發生,在現行體制仍有很大機率拿下「優等公車」,甚至能利用這樣的評鑑結果,拿下賺錢路線的營運權。
2016年1月6日下午一點。擁有台北市政府官股四成的大都會客運,在士林區的文林路以及中正路交叉口右轉,將一位過馬路的行人撞倒,使得這位行人頭部外傷之外還有顱內出血。還在緩刑期間,2019年同一位司機在文化大學門口輾過一位女學生,司機堅稱是因為A柱遮蔽視線。
即使撞人已有前科,該位駕駛所屬的公司「大都會客運」還是讓這位司機持續開車,根據判決書內文:
「爰審酌被告受僱於大都會客運公司,為從事駕駛業務之人,其駕駛營業用大客車參與道路交通,疏未確實遵守交通規則,肇致本件交通事故,致使告訴人受有前述傷害;被告目前仍受雇為駕駛之正當職業工作,已婚及育有三名子女(均已成年)之家庭經濟狀況...」
判決書中又網開一面:
「本院認對被告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併予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
但這項2018年7月5日的判決,最快也是2020年7月才滿兩年,但是在緩刑期間這位司機又在文化大學,一樣是右轉的時候將一位女學生輾過去。
2019年2月19日這一天剛好是情人節剛過沒多久,擁有台北市政府官股38%的民營業者「大都會客運」的紅五路線公車在從文化大學校內轉出來,在閃黃燈的路口碾過一位過馬路的女學生,送醫不治。這位張姓女大生念運動健康管理系大二,當時正在交往的男朋友是中華民國職業網球選手謝政鵬,謝政鵬是網球名人謝淑薇的弟弟。
事件發生之後,媒體都用「A柱」來替這個死亡事件定調,在第一時間降低司機的責任。我在此控訴這些新聞記者真的是偷懶又求方便,基於兩點控訴原因,第一,坊間早就流傳破解A柱的神器。
第二,前往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查詢同一位肇事駕駛「呂學豪」,就可以發現這位駕駛還在緩刑期間又犯案,已經不是首次肇事,監管單位的疏忽都沒有被檢討。
一年之後,三重客運「藍26」路線在內湖撞死人,但這與之前的案子有什麼關係?
第一、它們是同一個母公司。在台北市的公車市場中,臺北首都汽車集團旗下的公司有「首都客運、臺北客運、三重客運、大都會客運、台中客運」,以上除去台中客運,該集團於台北市的市佔率高達六成。
第二、2016年撞傷人的「大都會客運」 呂學豪 ,公車評鑑居然沒有計入!台北市優良公車2016年的一期「D2重大違規指標」不見本案蹤跡。

追根究底,因為遊戲規則是「全部責任」才算數,由於被撞的行人當時距離斑馬線還有一段距離,行人需要負擔部分責任所以不計入。那麼2019年情人節過後的文化女學生,呂姓司機的第二次撞人在2019年第一期評鑑中總該有了吧!

終於有扣了3分,最後這項指標中「大都會客運」拿到最後一名,並且在評鑑報告中我們還看到了還有司機毆打乘客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原本重大違規的D2指標,幾年之後變成了重大違規E2指標,但是不變的是「大都會客運」在總成績中還是勇奪了最高等級的「優良公車」。
為何還可以拿下優良公車?氣氣氣氣氣!大都會客運已經獲得連續12個優良公車,因為即使E2指標的違規樣態嚴重,在總分的4分被扣了3分,但低底盤公車(D1)指標比率,佔總分6%的低底盤比率,本次就拿到5.76分。請問低底盤公車有天天在更換,天天在購買的嗎?
再來看看E6加分項目,大都會就拿到了7分。

7分就這樣拿到!憑著車體公益廣告(6-1)、ISO39001認證(8-1)、購置10輛電動公車(9-3)加了7分,本來只有86分位居倒數,加分後便高達93分。台北市公車評鑑不能說是「假的」評鑑,而是一切都是合法且依法行政,但是這樣的量身定做的遊戲規則,那評鑑有什麼用呢?
什麼用?評鑑超級有用又值錢
2020年9月,307路線最新的經營者出爐了,未來五年收益約18.7億的得主已經被確認,到2026年的經營權將由首都、臺北客運(與大都會客運都是同一個集團)繼續聯手營運。
至於原因交通局就是以「公車評鑑」來當作得標說法,根據新聞台北市交通局回應:
「307路公車是雙北很指標的路線,雙北市民眾都相當依賴,因此在評選過程,評選委員絕對是為乘客找到服務品質最好的公車業者,而首都客運在歷年公車評鑑都是模範生、成績優等。」
這個看似沒啥用的模範生成績,在關鍵時刻替「臺北首都客運集團」背書擊敗對手「淡水客運」,拿下了未來幾乎18.7億的營收保證,即便是不久之前,明明同一組經營者才被媒體報導血汗過勞的。

2020年一死一傷的藍26,將不會計入重大違規(D2)指標
2020年9月21日,台北市公車藍26路線在晚上8點8分造成一死一傷的車禍慘劇。
撞死人的藍26駕駛可能是因為綜合原因,事發前三天有吸毒,但也確實有過勞。雖然司法判決還沒有出來,但第一時間利用「毒駕」來強調風向的公運處,其目的就是在替業者卸責,一旦判決因果關係成立,這樣就不會計入D2指標,自然評鑑上將也不會有紀錄。
試想,當監督台北市公車的評鑑制度,這樣每年花北市府一百萬製作的公車評鑑居然是如此設計。而同時對「毒駕」反應如此激烈的台灣社會,對於長期過勞而降低公車品質的「危險」卻是視而不見。
就在2020年10月5日,北市勞動局公布最新一波事業單位違反《勞基法》名單,大都會客運五年內已四次違規,但神功護體的大都會客運,過去五年都是維持最高等級的優良評等。
2019年事故身亡的文化大學的女學生,是被一位2016年曾經「右轉」撞人的大都會客運司機,因為評鑑放過才二度「右轉」肇事導致,卻都是當年優等公車業者。再看看同集團旗下三重客運於2020將不會被計入的一死一傷事件,各位公車族不妨想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公車評鑑無法成為監督防線,反而成為替業者爭取路線營運權來背書的功能?
可惡的是肇事壞司機?還是時常壓榨司機的業者?抑或是毫無過濾功能的公車評鑑呢?
延伸閱讀
- 公車司機血汗又過勞,為什麼客運業者評鑑還是年年拿優等?
- 三重客運違法次數最多又拿大筆補助,勞動部與交通部該如何檢討?
- 想要消滅檢舉達人,形象清新的賴品妤為何成為「羅淑蕾第二」?
- 英式過馬路(上):這些不像斑馬的斑馬線,正是降低交通意外的功臣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