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俄國遠東沿海地區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科學家初步歸因「藻華」現象

俄國遠東沿海地區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科學家初步歸因「藻華」現象
Photo Credit:Newscom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沿岸上月開始水質出現異常,衝浪客反映接觸海水後眼睛刺痛、視線模糊;本月起,岸上更出現大量海洋生物屍體。人們懷疑是軍事基地或漁船燃油外洩,俄國科學家初步調查,認為真正致命原因是毒藻大量繁殖造成的「藻華」現象。

自9月初開始,俄羅斯遠東的堪察加半島沿海地區的水質出現異狀,衝浪玩家表示眼睛接觸到海水後異常刺痛;本月狀況加劇,大批海洋生物被發現死在岸上。大眾懷疑是漁船漏油、或軍事基地的燃料外洩;俄國科學家抽驗水質樣本也發現,某種有毒藻類的數量相當多,目前已形成1條汙染帶並逐漸南移。

堪察加半島地處高緯,屬於火山島,地貌豐富,生態系統獨特,近年來致力提升觀光旅遊業,是衝浪、潛水等運動愛好者的新目標。發生水質異常和生物大規模死亡後,水域現在已經不安全,當地政府提醒人們暫勿下水。

堪察加
Photo Credit: Google Map
堪察加半島位於俄國遠東太平洋上,在日本北海道東北方。

《自由歐洲電台》報導,從9月開始,堪察加半島居民開始發現海洋似乎有點不對勁,眼睛接觸到海水後的刺痛感比過去強烈;當月月底,衝浪客伊奧諾夫(Maksim Ionov)在社群平台表示,他在堪察加半島西南方的哈拉克提爾斯基海岸(Khalaktyrsky Beach,原文Халактырский пляж)衝浪隔天,眼睛幾乎看不見,視野變得非常模糊,其他衝浪客也出現同樣症狀。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火箭燃料或船隻燃油嫌疑高

接下來幾天,海水急遽變化,水面上漂浮著奇怪的乳白色泡沫,水的顏色改變,並飄出難聞的異味。數天內,大量死亡的海洋生物被沖到堪察加半島東側的太平洋沿岸上,當地人大感驚嚇。堪察加半島的導遊羅森伯格(Kristina Rozenberg)拍下海灘上的屍體上傳到社群平台,引起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和新聞媒體注意。

sipaphotoseleven103604
Photo Credit:Newscom / 達志影像
堪察加半島東側海面上漂浮奇怪的乳白色泡沫。
sipaphotoseleven112977
Photo Credit:Newscom / 達志影像
死於堪察加半島沿岸有毒海水的螃蟹。

人們懷疑是當地的2個俄軍基地之一有火箭燃料外洩。堪察加邊疆區代理首長索洛多夫(Vladimir Solodov)表示,莫斯科1個國家實驗室已檢驗水質,沒有發現作為火箭推進劑的偏二甲肼(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

另一個可能是白令海上的漁船燃油外洩,或者與堪察加邊疆區9月下旬進行的軍事演習有關。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本月2日報導,堪察加邊疆區代理自然資源與生態部長庫馬科夫(Aleksey Kumarkov)表示,專家發現海水中的石油產品超標近4倍,苯酚等其他物質超標2.5倍。

報導指出,接觸到受汙海水的人,有些人眼睛乾澀、視力模糊、喉嚨痛,更嚴重的還有角膜灼傷。此外,也有人出現噁心、嘔吐、高燒,與苯酚中毒的狀況類似。

裸甲藻數量異常多,全球「藻華」現象增多

《法新社》昨(12)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阿德里亞諾夫(Andrei Adrianov)昨表示,在堪察加半島的水質樣本發現,裸甲藻(Gymnodinium)的數量非常多,這種藻類會產生毒素,對無脊椎動物殺傷力高,也會影響人類,符合衝浪客們所說的症狀。

sipaphotoseleven094750
Photo Credit:Newscom / 達志影像
sipaphotoseleven094752
Photo Credit:Newscom / 達志影像
sipaphotoseleven098147
Photo Credit:Newscom / 達志影像

阿德里亞諾夫說,很肯定海水裡發生了「藻華」(algal bloom,優養化造成的二次汙染現象),這在堪察加地區很少見。《法新社》引述科學家說法指出,從衛星圖上可以看見,這些有毒物質上周已經形成一條長達40公里的汙染帶,正往南方移動,飄向日本和有主權爭議的千島群島;不過,阿德里亞諾夫對於汙染則有些輕描淡寫地表示,「大自然正在快速地自我修復中」。

俄國獨立媒體《VTimes》援引自然資源部氣象監測局報告指出,當地排放的合成界面活性劑、磷酸鹽、氯化物等污染物,自2018年就開始增加,但在如此廣闊的海域,即使忽然有一些不明重金屬外洩,也不至於造成中毒。

《VTimes》指出,當地在1980年代也曾出現魚類大量死亡,當時的原因即是過度繁殖的藻類釋出毒素;調查者在報告中提到,毒藻影響的水域幾乎是無限大,因為藻華現象可以涵蓋的範圍非常廣。

俄羅斯科學院生態安全科研中心資深科學家波拉克(Yulia Polyak)也對《莫斯科時報》表示,從現有狀況評估,她認為造成生物大量死亡的主因更偏向是毒藻,其中1個原因是水中的石油產品超標量尚不足以導致這種毀滅性的後果。而另1個原因是事件發生的順序:衝浪客先回報不適,海洋生物死屍較慢才出現。如果是石化燃料等汙染,海洋生物應該會在第一時間就大量死亡。她建議應從海洋生物屍體著手調查。

sipaphotoseleven098152
Photo Credit:Newscom / 達志影像
堪察加半島海岸上脹裂的海豹屍體。

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毒藻對人類造成的症狀包含皮膚、眼睛、鼻子或喉嚨刺痛、腹痛、腹瀉、嘔吐、頭痛,以及其他神經系統症狀,例如抽搐。

由於氣候變化,有毒藻類大量繁殖導致生物死亡的現象越來越多,且毒性逐漸增強。2017年末開始在美國佛州發生的赤潮,截至2018年底,共導致589隻海龜、213隻海牛和127隻海豚死亡。

科學家估計,這場堪察加半島周邊發生的汙染,已導致95%居住在沿岸海床上的生物死亡,可說是生態浩劫。調查仍在繼續,但當局未在第一時間反應,且這也不是俄羅斯今年發生的第一件嚴重水質汙染事件;《莫斯科時報》引述俄國政治學者舒曼(Yekateina Schulmann)說法,俄國人近年逐漸重視環境汙染,與政府的衝突增加,對俄國人來說,生態學不屬於政治議題,對此發表意見引來的危險較低,人們抗爭意願也較高。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