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之兵法全攻略(六):摩斯漢堡創辦人一定等吃飽之後才試吃新產品

漢堡之兵法全攻略(六):摩斯漢堡創辦人一定等吃飽之後才試吃新產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摩斯漢堡創辦人櫻田慧在開業前研發產品時,新產品一定是吃飽了之後才試吃,因為他深信,只有吃飽後吃還覺得美味的東西,才是真正美味的食物。

這種漢堡以甜甜圈做為漢堡包,所以也叫甜甜圈漢堡。這種根本是熱量爆表的惡魔的漢堡,雖然有著其發明者是得過八次葛萊美獎,創作歌手路德・范德魯斯(Luther Vandross),因而得名的說法,不過真正發明這種漢堡的,可能是美國喬治亞州迪卡特市的穆林根(Mulligan's)這間酒吧,在庫存漢堡麵包用完後,以甜甜圈代替的意外發明。

  • 燻牛肉漢堡(Pastrami burger)

Pastrami是羅馬尼亞式的燻牛肉,而在猶他州鹽湖城的希臘社群中,有許多人會製作並且製作這種燻牛肉。而當地一間1978年開幕的小型漢堡店「王冠漢堡」,率先創造出了把燻牛肉放在漢堡排的做法,並引起當地漢堡店的爭相仿傚,使得燻牛肉漢堡成了猶他州漢堡的代表。

  • 熔岩漢堡(Patty Melt)

Patty Melt基本上溶的是起士,它洛杉磯的餐廳業者泰尼.奈勒(Tiny Naylor)1950年代的發明,可說是起士漢堡的一種,不過回到了漢堡的根源,用的是麵包而不是漢堡包,而用的通常是裸麥麵包或是酵母麵包。

  • 米漢堡的誕生與摩斯漢堡(rice burger)

米漢堡也許對美國人很陌生,但在東亞,卻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一種漢堡,而談米漢堡則自然不能不提它的發明者,摩斯漢堡。

1972年3月在東京東武東上線成増駅前的名店街開設第一間店的摩斯漢堡,於1987年推出了一種以壓縮比米飯替代漢堡中的漢堡包的漢堡。會製作出這種漢堡,自然是因為日本人的主食是米飯,而只要能夠做出以米飯為漢堡包的漢堡,就可以將所有日本餐桌上的菜色全都變成漢堡,這實在是個吸引人的點子。

不過,要讓我們吃的米飯變成麵包,當然不是那麼簡單,既得讓飯粒緊密結合,又不能讓飯粒因為強烈擠壓而碎裂,破壞了口感。於是,摩斯漢堡想出了日本烤飯糰的做法,把醬油塗在捏好的飯糰上烤了之後,就不容易崩解。於是,一種充滿日本風味的漢堡就誕生了。

摩斯漢堡(モスバーガー/MOS BURGER)的全名為株式会社モスフードサービス(MOS FOOD SERVICES, INC.),其創辦人櫻田慧(さくらだ さとし)出生於岩手縣大船渡市,畢業於日本大學經濟學部。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日本五大證卷公司之一,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旗下的日興證卷(SMBC日興証券株式会社)。

1972年,他與同公司的三個同事,參考了美國加州漢堡連鎖店Original Tommy’s的產品與經營模式,成立了摩斯漢堡。

至於摩斯漢堡的名稱,一開始指的是櫻田慧之前創立的公司Merchandising Organizing System字首的的縮寫;後來則成了MOST delicious hamburger的意思;如今,則是M代表Mountain,意為「像高山一樣,氣勢雄偉」、O代表Ocean,是「像海洋一樣,心胸寬闊」的意思、S代表Sun,指的是「擁有像太陽一般燒不盡的熱情」。

而其創辦人櫻田慧在開業前研發產品時,新產品一定是吃飽了之後才試吃,因為他深信,只有吃飽後吃還覺得美味的東西,才是真正美味的食物。

至於摩斯最早的主打漢堡,則是1973年推出的以日本照燒醬製造的漢堡排所做的照燒漢堡(テリヤキバーガー/Teriyaki Burger),而台灣則稱之為蜜汁漢堡。

摩斯漢堡的二號店1973年於名古屋開幕,第50間店1976年開於沖繩,第100間店則是1979年開於香川縣的小豆島。而台灣一號店則是新生南路店,1991年2月於台北市開幕。目前摩斯漢堡全球有1693間門市,其中1341間在日本,台灣則由東元集團與摩斯漢堡合資,於1990年11月創立,而日本摩斯漢堡母公司另外在台灣成立了子公司魔術食品,做為台灣摩斯漢堡的主要食材供應商,目前摩斯漢堡全台的門市為275間。

  • 辣椒醬裡的起士漢堡:泥漿漢堡(slopper)

將起士漢堡浸在紅辣椒或綠辣椒或辣椒醬中,就是泥漿漢堡了,上面還會放新鮮洋蔥或薯條。由於不方便像一般漢堡一般用手抓取,因此會使用刀叉食用。而這種漢堡之所以被稱為泥漿漢堡,是因為有客人說它看起來像泥漿。

而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如果按照科位在羅拉多州普韋布洛(Pueblo, Colorado)的「蓋瑞的酷爾斯酒館」(Gray's Coors Tavern)的說法,這種漢堡是這間酒館1950年代時的老闆,強尼與喬葛瑞可兄弟(brothers Johnnie and Joe Greco)所發明的,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漢堡是1970年代初出現的。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這種漢堡是「蓋瑞的酷爾斯酒館」一位叫賀伯.凱斯皮爾(Herb Casebeer)的常客,因為吃膩了店裡千篇一律的漢堡,而硬要老闆把漢堡浸到辣椒醬裡而誕生的。

  • 銅板漢堡:炸的漢堡排(Slugburger)

這種源自密西西比州科林斯(Corinth, Mississippi)的漢堡流行於美國南部包括密西西比州東北部的科林斯、新奧爾巴尼、布恩維爾、艾猶卡、蒂索明戈、伯恩斯維爾、田納州西部和阿拉巴馬州北部,而之所以叫slugburger,是因為它以前賣五分錢,而五分錢又稱為slug。

它漢堡排的製作方式不像一般漢堡一樣是用煎或烤的,而是用炸的。而它的漢堡肉也有其特別之處,那就是它不但混合了牛肉和豬肉,還加了豆渣。加豆渣是為了讓肉量感覺更多,有點像在炸醬麵裡加豆腐乾丁的意思。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製作方式,是因為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牛肉的供應量不足,只好添加其它的原料增加肉量,不過當時加的是馬鈴薯屑和麵粉,到了1950年代才改用豆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