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上驗出活病毒,這代表什麼?

中國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上驗出活病毒,這代表什麼?
僅為情境示意圖,跟新聞事件無關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追蹤青島本土感染病例,稱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上有武漢肺炎活病毒。專家指出,先前已知病毒在光滑表面、低溫條件下可生存較久,這項發現不能證明人們會因此染疫,強調確實洗手還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之一。

*首圖僅為情境示意圖,跟新聞事件無關

中國青島日前出現本土疫情,感染源不明。17日晚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聲明表示,調查過程中,在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上驗出活病毒,是國際首次在冷凍供應鏈食品外包裝上找到的首例,「證實接觸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不過,《富比世》一篇文章則認為這種推論過於草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說明,從冷凍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出活病毒的意義,揭示在冷凍運輸條件下,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病毒可以在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讓病毒有透過冷凍食品而跨境輸入他國的可能。

該份說明指出,在食品包裝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未穿戴防護裝備的接觸者感染,以冷凍食品供應鏈從業人員為高危險群。

不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又表示,中國市場上的冷凍食品被武漢肺炎病毒汙染的風險很低;抽驗67萬件冷凍和包裝食品的結果,只有22件驗出病毒陽性,病毒核酸量低,在青島案例之前也未曾分離出活病毒。大眾因接觸或食用冷凍食品而感染武漢肺炎的機率也很低,武漢肺炎並非透過食物或飲水傳染。

冷凍食品外包裝上可能有活病毒,然後?

對於中國此份聲明,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學院副教授、現任紐約大學公衛學院教授布魯斯李(Bruce Y. Lee)在《富比世》發表1篇幽默文章指出,這份報告沒有提出經過其他專家驗證過的數據、也未說明檢測方式,在外包裝上找到活病毒不代表確定有人可以因此感染。

李教授指出,最近一篇在《病毒學期刊》上的研究已表明,武漢肺炎病毒可以在玻璃、不鏽鋼或硬幣等光滑表面存活長達28天,拿電影《絕配冤家》(How to Lose a Guy in 10 Days)裡要在10天裡逼走1個約會對象來比喻,「都夠你逼走3個男人了」。該份研究也顯示,病毒在低溫下可以存活更久時間。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早前就指出,飛沫可能落在物體表面上,當有傳染力的感染者摸了自己的臉,又去摸其他物品,就可能將病毒留在物體表面;下一個接觸者如果摸了該物品,又去摸自己的口、鼻、眼,就可能感染。

這些發現代表了什麼?李教授寫道:

「好吧,這代表有更多證據顯示,你不應該拿冷凍包裝食品來磨蹭自己的臉。如果你要用雙手摀住臉,請先確定你將手中的冷凍雞肉放下來了。這也代表袋裝的冷凍青豆仁不會是枕頭的優良替代品。還有,無論你有多餓,你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都應該遠離冷凍食品和它的包裝。」

李教授強調,重點仍是在於徹底洗手。處理冷凍食品後,請用肥皂搓手至起泡,至少搓20秒。

如果冷凍食品發生可能的汙染,比方說有人對著你買的冷凍香腸咳嗽,可能就需要擦擦外包裝和所有被包裝袋接觸到的東西。不過世衛組織(WHO)堅持認為,沒必要對食品包材進行消毒。

李教授解釋,不需要對食品包材消毒的原因在於,透過這種方式感染武漢肺炎的可能性很低;武漢肺炎病毒和熱門偶像男團成員不同,一個男團成員出現就會引起大騷動,但「一個或一些病毒」不足以造成這種威力,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活病毒才會導致感染。

然而處理冷凍食品和包裝時,仍須使用標準安全措施,因為除了武漢肺炎病毒,世上的沙門氏菌等病原體並沒有消失,仍然會使人生病。

早在6月,中國就曾質疑歐洲進口鮭魚將病毒傳入,亦沒有具體研究和證據,之後遭到歐洲鮭魚出口大國挪威否認。

《中央社》報導,據中國官方數據,青島的本土感染已經降為零。截至10月17日24時,中國大陸累計確診8萬5672例,其中8萬786例已治癒、死亡4634例,現有確診者僅252人。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