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不可收拾的緬甸第二波疫情,是否會隨選舉熱度繼續延燒?

一發不可收拾的緬甸第二波疫情,是否會隨選舉熱度繼續延燒?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10月19日緬甸衛生與體育部的公告,全國累積病例已經達到37,205例,死亡病例914例,痊癒出院人數共17,568人,疫情嚴重程度世界排名第77名,在東協國家中排名第三。

11月8日緬甸將舉辦全國性大選,8月中旬自若開邦開始的第二波疫情正在全國各地蔓延中,其中人口密集的仰光省成了重災區。兩個月內緬甸全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來到三萬七千多例,每日的新增病例依然維持在千人以上、每日死亡人數則有兩位數。根據10月19日緬甸衛生與體育部的公告,全國累積病例已達到37,205例,死亡病例914例,痊癒出院人數共17,568人,疫情嚴重程度世界排名第77名,在東協國家中排名第三。每日新增病例有七成左右來自仰光省,仰光省45個行政區內已有40個行政區淪陷,至今看不到疫情趨緩的跡象,而在疫情相對較輕的行政區內,也開始出現群聚感染案例。

五年一次的大選日將至,緬甸政府已公告全國選舉將依照法定公告日進行,聯邦選舉委員會也在16日公佈了被取消舉辦選舉的16個縣市名單,取消的理由為當地的公平自由及安全性不足。令人不解的是,疫情嚴重的仰光省沒有一個行政區在名單之中。無論如何,這次的選舉必然會受到疫情影響,尤其居住在疫情嚴重的都會區的理性選民可能會減少出門投票的意願,選舉結果是否因此受到影響有待觀察。

公共衛生不佳、鬆懈的防疫心態讓第二波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自從8月中旬若開邦出現社區感染病例後,仰光地區相繼出現有接觸史的新增病例。這一波疫情來得又快又突然,讓衛生單位措手不及。回顧疫情初期,當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的確診病例後,全國便進入高度警戒狀態,各地區的政府單位也實施不同程度的行動管制令,而在政府與民間合作之下,疫情被控制得很好,卻也讓經濟方面受到不小衝擊,尤其是打零工和靠日薪生活的基層勞工受到的衝擊最大。

AP_20294181039887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帶著口罩和面罩的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8日在內比都和支持者致意。

當疫情得到控制後,各地區政府開始鬆綁管制令,人民在恢復正常生活後,戒備的心開始鬆懈起來,在炎熱的天氣下,大多數民眾也不願意認真配戴口罩,而人口密集的仰光疫情因此快速燒了起來,尤其是老舊公寓密集的地區,發生許多家庭內的群聚感染,讓新增病例快速增加。自9月中旬開始,仰光省每日出現將近八百名的新增病例,一個多月下來各大醫院內增加了兩三萬的病患,讓仰光省的醫療體系進入了癱瘓的狀態。

疫情急速竄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關於一間違法營業的KTV, 這間名為Music Zone的KTV位於Thingangyun行政區,它在防疫期間違反政府相關法令照常營業,其全體員工119位裡就有92位被驗出新冠病毒陽性反應。因為這是間有小姐座陪的KTV,曾經到店內光顧過的多數賓客不願出面接受病毒檢驗和隔離,讓衛生單位追查不出病毒源頭,也無法做疫調防堵疫情擴大,該地區內之後也相繼出現多起找不到感染源的新增病例,成為仰光省的重災區。這起事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是政府相關單位查不出誰是這間KTV的負責人,坊間各式各樣傳聞不斷,有一說是該店老闆是軍方有力人士,至今仍看不出執法單位有意要抓出負責人的跡象。

另一起找不到病毒來源的集體感染事件,則是發生在茵盛(Insein)行政區的一間廟宇,它是一間弘法寺,將近有5百名學習佛法的比丘,和五十多位負責僧侶生活日常的義工們居住在寺內。雖然廟方在8月中開始禁止人員進出,義工們也被禁足在寺內,但在與外界隔絕了一個多月後,開始有比丘生病且出現失去嗅覺的症狀,衛生單位對寺廟成員進行病毒檢驗,發現405位的比丘和3位義工出現病毒陽性反應,幸好大多數是無症狀或輕微症狀者。依照緬甸佛教習俗,僧侶不能與俗人在一起醫治,僧侶專用醫院又無法容納這麼多位僧侶,後來是由軍方協助治療。

RTX83PG7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戴著口罩和面罩的緬甸僧侶

人力和物資不足造成隔離所混亂,染疫民眾隱匿病情讓防疫更加困難

仰光地區的各大醫療院所,除了在疫情爆發後被新冠病患擠爆之外,臨時增設的醫療所也在短時間內被塞滿,全國最大醫療院所之一的仰光人民醫院,竟還爆出40多位的醫護人員被感染,更有一名外科權威醫師,因病患隱瞞旅遊史而被病毒感染身亡。根據新聞媒體報導,至今已有三百多名醫護人員被病毒感染住院或接受隔離中。眼看醫院和隔離所已無法應付每天新增的病患和龐大的隔離需求,政府開始調整住院和隔離政策,由原本隔離期21天改為14天,而因人手不足、物資短缺,隔離場所也開始出現混亂的情形。大多數的隔離所是設在臨時徵用的政府訓練中心和大學校舍,這些場地無法提供獨立衛浴設備,也沒有能單獨居住的空間,造成有些民眾是到了隔離所才被傳染,還發生過確診者無法即時送醫,而續留在隔離所的恐怖事件。雖然政府開放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入住隔離飯店,但隔離飯店費用高昂,每人隔離14天的費用為大約一千多美元,對一般人民而言是天文數字。

當隔離場所的種種負面消息傳開後,許多有接觸史的民眾開始不願接受隔離,造成防疫漏洞更加擴大。更誇張的是,還有極少數的人,在出現相關症狀時竟不敢就醫,選擇隱匿病情自行居家治療,出現多起死亡後才發現死者為新冠病毒患者的案例,讓政府防疫工作困難重重。當少數人因醫院環境太差而不敢前往醫院,也有民眾抱怨,自己因失去嗅覺赴醫求助,院方卻以無床位為理由,僅開了口服藥物就讓病患回家休息,進而造成全家染病的悲慘狀況。

而為了疏解各醫院病患爆滿的壓力,衛生主管單位開始放寬出院條件,無症狀感染者可在病毒檢驗陽性後的第十天出院、輕症者則是第十一天就能回家自主隔離管理。仰光省新冠委員會副主委Dr. Zaw Wai So解釋,這樣的出院標準,是完全符合WHO所認定「被感染者在確診後10天已不具傳染力」的說法,但多數人民還是擔心會有漏網之魚造成更多社區感染。

RTX7ZWYN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一位身穿防護衣的志工走在緬甸隔離所外

政府呼籲:民間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共同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