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解密》:大賣場的購物氛圍心理學,氣味、燈光、空間都有學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總而言之,不同種類的商品會因為燈光的效果,成為陳列面上的主視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讓人們在視覺的刺激下不慎中招,乖乖地把商品買回家。
文:何默真
大賣場的購物氛圍心理學:氣味、燈光、空間都有學問?
某次總經理與主管們圍著桌子開會,討論的主題是香氣。
會議桌上,眾人紛紛發表了對於賣場味道的記憶:夏季在水果區聞到的現切西瓜香氣;杏仁茶專櫃飄出濃郁的杏仁香;冬天聞到十全大補湯的中藥味;烘焙區現烤出爐的麵包香、肉品區煎盤上煎著牛肉的油脂香;試吃大姊招呼喝熱茶的回甘香氣;現煮機器飄出來的咖啡香……這些都是賣場購物氛圍心理學的要件之一:氣味。
氣味是會引出記憶點和許多人事物聯想的工具,與銷售連結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相關研究更指出,人類的五感傳遞中,只有嗅覺不經過視丘,能直接刺激大腦,引起反應及情緒記憶。心裡學上也認為香氛可連結人的心理與肉體,身體會被香氣制約,一聞到熟悉的氣味,心情和大腦就會立刻進入設定好的狀態,準備隨時待命上陣。
從早晨到夜晚,全面攻占你的嗅覺
當消費者進入賣場,喜歡聞到麵包香?還是烤雞味?
我坐在距離主管最近的位置,聽到這個與食物有關的討論,立刻兩眼發光地認真聆聽。總經理突然望向我,點名我說話。我整理了一下思緒,與大家分享:「早上進賣場聞到麵包香,香氣會讓顧客想起自己還沒吃早餐,同時感覺到賣場現做麵包的溫暖:晚上下班後來到生鮮區,正思考著如何打點晚餐,一聞到烤雞的香味,瞬間就冒出了飢餓感,不知不覺看什麼好像都很好吃,然後就真的會多買一些熟食加菜。」
歷經這個氣味會議後,我們開始鼓勵店內在不同時段,利用食物的香氣吸引客人。例如:夏天大西瓜盛產時,安排試吃人員現場切西瓜,遞給客人全家一人一片試吃;早上烘焙人員在營業時間前烤出熱騰騰的麵包,利用香氣吸引客人走進烘焙區;把烤箱移到賣場熟食區正中央,好讓全雞在烤箱中轉動時的肉香瀰漫出來;接著把剛出爐的烤雞放入紙袋後擺上陳列台,四溢的香氣就像不斷在發出「快吃我」的訊息。
客人選購時一聞到,立刻分泌三萬噸的口水……這就是氣味的銷售魅力。
賣場永遠燈火通明,不留任何死角
燈光,也是一門重要的購物氛圍心理學。
記得我當客服課長時,當時的店長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上班先進賣場巡店。有天他突然用對講機大聲呼喚我,要我立刻到他站的位置去找他。只見他直挺挺地站在定點,單手插著腰問我:「你有沒有覺得這邊哪裡怪怪的?」(這感覺就像女朋友剛花了大錢剪完頭髮,卻得不到男友的讚美,只好自己開口詢問一樣,真尷尬)。
我瞪大眼睛,前後上下來回看了好幾遍,完全不知道店長說的怪怪是指哪裡。店長表情嚴肅,要我先看看左邊,再回頭看他現在站的位置,我猜了好幾次還是沒中,最後我終於發現到底哪裡怪怪,是燈光。
店長覺得賣場的燈光很重要,只要店內有任何燈管故障,一定會立刻要求養護人員處理,他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加燈光」,所有的區域都要明亮清楚,越是偏僻的角落,他越是要求要把燈光加到最亮,絕不允許賣場有照明死角。
我負責執行他的要求,時常跑去找養護課課長幫忙,養護課長常抱怨:「店長一定有在看風水啦!日光燈用久本來就會『光衰』,新舊一比就很明顯;暗的地方變亮了,原來亮的地方就會相對變暗。他這樣要求根本就是無限循環,真是把我整死了!」我彷彿被洗腦似地,聽了覺得好奇。
有一次給我逮到機會,大著膽子詢問店長,為什麼會對賣場的燈光這麼堅持?他那天心情好,難得耐著性子詳細解釋給我聽。原來他之前待過外商公司的零售服務業,新的賣場開幕前,都會從國外派任燈光師,專門負責燈光規畫與流明的計算,甚至連燈光的角度與功能都有考究。
蔬果更繽紛、鮮魚更耀眼……然後你就中招了
多年之後,我協助某家新分店開幕,在籌備階段,我終於有機會和職稱為「燈光技師」的專業人士合作。我捉緊機會細細地詢問了許多問題,才發現「光」是有魔法的,例如,照食品的光和照人物的光並不一樣。
為了一窺其中奧妙,我與燈光技師站在蔬果區,仔細聆聽他如何運用專業燈光,讓水果色澤更繽紛、蔬菜更青翠,不需要賣場人員在一旁拚命地介紹,蔬菜水果就會自己說話;水產課冰台上的燈光如果打得正確,魚身上的鱗片會像鑽石一樣閃閃發亮,會讓人有種置身海港邊,挑選現撈上岸漁獲的錯覺。
總而言之,不同種類的商品會因為燈光的效果,成為陳列面上的主視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讓人們在視覺的刺激下不慎中招,乖乖地把商品買回家。
刻意挑高的空間規畫,營造深不可測的探險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量販賣場的天花板都比較高,營造出有別於住家或辦公室的挑高空間感;消費者的視覺可輕易地由上至下來回瀏覽,不論地板、貨架、商品、價格牌與布置物皆能一覽無遺,架上塞得滿滿的貨品,更襯托出商品的分量感。
此外,站在主動線上,將視線放遠後,一區一區的貨架分類,更可營造出主題豐富多元的景深,像一個深不可測的蟲洞,引導著顧客情不自禁地一直向前走,彷彿探險一般,有種莫名的吸引力。
而當你在裡頭流連忘返,被貨架上整齊多樣的商品包圍,也會不自覺地產生一股莫名的幸福感,生活就算有再多委屈,也都在這裡被療癒……然後你就會不知不覺越買越多(反正購物車還很空),這也是量販賣場的購物氛圍心理學。
相關書摘 ▶《量販解密》:初一十五或逢年過節,部分商品到傳統市場買還不如選大賣場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方言文化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