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澳洲志工伸出援手,避免無尾熊在我們這個世代走向滅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尾熊受到感染其實頗為普遍,同時牠們還要面對森林大火、乾旱、森林砍伐和城市擴張的威脅,導致牠們的棲息地被侵佔,這些都是威脅無尾熊生存的破壞性力量。
在工作時,摩根・菲爾波特(Morgan Philpott)負責照顧生病的孩子。在下班的空閒時間,這位澳洲的兒科護士,將她的注意力轉向一個同樣毫無抵抗能力的群體:身體不適的無尾熊。
菲爾波特在雪梨郊區一家動物醫院,為一隻感染了衣原體細菌性疾病的無尾熊進行治療時,談到新南威爾士州的無尾熊族群時說:「在我們有生之年,牠們真的面臨了滅絕的危險。」
無尾熊受到感染其實頗為普遍,同時牠們還要面對森林大火、乾旱、森林砍伐和城市擴張的威脅,導致牠們的棲息地被侵佔,這些都是威脅無尾熊生存的破壞性力量。
今(2020)年6月,一份政府報告提出警告,這些力量可能會使澳洲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在2050年之前於澳洲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士州滅絕。
菲爾波特說,「如果去(2019)年沒有被野火肆虐的地方在今年被燒毀,那真的是一場災難。」
在女兒的敦促下,菲爾波特加入了澳洲最大的動物救援機構「野生動物資訊、救援和教育服務中心」(Wildlife Information,Rescue and Education Service,簡稱 WIRES)。
澳洲一個世代以來最嚴重的夏季森林大火,燒毀了超過1120萬公頃的土地,接近英國面積的一半。無尾熊這個灰色、環抱樹木的有袋動物,因此成為國家輿論與政治爭議的問題核心。
在新南威爾士州,至少有5000隻無尾熊在大火中喪生,大火燒毀了藍山世界遺產地區80%的土地,以及公有地上約24%的無尾熊棲息地。
隨著新一個夏天的逼近,無尾熊面臨著更多的森林大火威脅,儘管天氣預報預計今年幾個月,會比去年更潮濕涼爽。
該州新立的法律,試圖限制農民在無尾熊重要棲息地上的開墾行為,這引發了城市保護主義者,以及想要管理自己財產的居民不滿。
非營利性保護組織「野生動物科學」(Science for Wildlife)負責人凱莉・利(Kellie Leigh)表示:「砍伐樹木的速度和棲息地的喪失,是所有威脅無尾熊因素背後的主因,這些因素還包括家犬襲擊和車輛侵擾。」她隨後將一隻無尾熊媽媽和幼熊放到了國家公園「Kanangra-Boyd」以西約200公里處,一棵正在發芽的樹上。
這是她的研究計畫「藍山無尾熊專案」的一部分,這個計畫的目標是說明受森林大火影響地區的無尾熊復育工作。
無尾熊保育人士指責氣候變遷,是造成大部分野火的罪魁禍首,他們也把重點放在城市上,因為雪梨等大都市的人口增長,促使人們砍伐森林、見房鋪路。在日漸擴大的郊區,已經出現交通安全標誌,警告人們注意無尾熊會過馬路。
「我們需要一個平衡點,以確保這些物種得以持續生存下去。」WIRES的志工特蕾西(Tracey)如是說。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1:氣候變遷引發飢餓浩劫,我們如何即刻救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
於5月3日首播的《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除了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也帶觀眾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並邀請各界一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集結眾人之力、力挽狂瀾,守護飢寒交迫的社區家庭與兒童,同時醫治急需挽回的自然環境。
人類生活正備受考驗,而此刻的我們仍有機會扭轉命運。
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嚴峻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40%人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且約有33~36億人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環境中。當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類與其依存的生態系統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
而全球極速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象,也引發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後果。事實上,在NASA最新的研究也表示,最快在2030年,氣候變遷就會影響全球玉米和小麥的生產;而這項結論,也呼應了聯合國IPCC發布的《氣候變遷與土地報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到了2050 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30%。

當家庭受困於飢餓,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兒童

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造成農作物歉收,或是洪水沖毀農作物及房屋,導致資源更少,導致部落間及國家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更令人難過的事實是,兒童是對氣候影響最小的族群,卻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大受害者。
由於在家庭生計捉襟見肘時,某些脆弱地區的家長,往往將童婚視為撫養子女的唯一辦法;此外,還可能迫使兒童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以協助生計,卻讓他們處於剝削和虐待的嚴重危機。家庭暴力、人口販賣、童婚以及童工問題等,種種暴力不但嚴重影響脆弱兒童的身心狀況,也剝奪了兒童的基本權利與未來前途。
此外,來賓范琪斐也強調,氣候難民、飢餓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且正在擴大蔓延中。當災難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國家、弱勢人民,以及老弱婦孺等弱勢族群。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兒童,背負著悲慘命運,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除了感到悲痛沈重以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變行動的人。

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三大策略-緊急回應、調適、減緩
「一個地區的糧倉受到影響,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共同承擔。」氣候變遷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迫使流離失所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全球正在與本世紀最嚴重的飢餓危機抗戰,而你我都肩負起一定的責任。
例如:人道救援第一線的世界展望會,總是在第一時間搶救因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和家庭,並針對緊急程度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的執行策略,恢復家庭與社區生活的韌性,提升居民災變的應變力與經濟彈性,以及促進兒童的長期福祉與發展。具體來說,世界展望會三大行動策略,包括:
- 緊急回應:世界展望會首先提供挽救生命的急迫性服務。例如:供給糧食、臨時居住所、乾净飲用水、簡單醫療設備,以及心理支持。
- 調適:世界展望會與當地社區一同尋求能有效減少氣候變遷危害的策略和措施,以事先預防的措施,減少損害、提升韌力,並開發有益當地生計的機會。
- 減緩:主要是針對溫室氣體減量,規劃長期措施。例如:透過減少排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或將溫室氣體以吸收儲存的方式,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含量,以推遲、甚至避免氣候變遷發生,降低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在世界展望會的宣導下,當地居民改為使用低耗能爐具,取代傳統用大量燒木頭;或是運用生質沼氣煮飯系統,善用農業廢棄物、動物糞便產生沼氣,進而轉化成燃料,減少多於碳排。另外,世界展望會也會幫助地區建設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若不立即作出改變行動,災難將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個角落,別等到發生到我們身上時,才後悔莫及。
為孩子迎戰氣候變遷!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