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築響一《日常東京》:此生最大的興趣是蒐集──DJ與音樂評論家的住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位音樂評論家的住家兼工作室,是租金低廉的獨棟老房子。一天一天增加的唱片及CD已經多到無法整理了,工作室的地板更是因為重壓而傾斜下陷到相當危險的程度。
文:都築響一
為物而瘋狂
monomaniacs的意思是「戀物癖」。日文的「mono」這個字恰巧也表示物品或事物,實在太有默契了。一旦迷上了某種東西就失心瘋似的拚命蒐集,房間當然也就因此塞爆了。牆壁能塞,地板能塞,天花板也能塞,居住空間從直線慢慢演變成和緩的不規則弧線。
這個專屬個人的小小世界,與嗜好或興趣同步蛻變成至高無上的奢華空間,成為最迷人舒適的居住環境。溢滿大量物品的空間,與專業收藏者的房間有著極微妙的溫差。這個微妙的溫差──從乍見之下無能為力的雜亂之中釋放出的熱度──也許就是居住者那股純粹的熱情吧。
豐饒的斗室
這個木造公寓裡的三張榻榻米大單人房,住的是一位正在實習做個DJ的少年。公寓裡既沒有廁所也沒有浴室,但一來房子位於工作機會較多、走路就可到家的新宿地區,二來房租只要兩萬七千日圓,還是非常吸引人。從挑選唱片、製作錄音帶到練習樂器,都是在這個房間裡進行。房間裡幾乎沒有收納的空間,所有的東西全都利用牆壁、天花板及地板展示出來,讓空間效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由於生活作息時間與平常人恰恰相反,身上沒有電話只有傳呼機,一旦有人傳呼,就到附近的公共電話回電,不想出門的話就不去管它。這種做法比申請電話還省錢呢。
- 沒有門牌號碼。雖然無法取得戶籍,但相對也不需要繳交居民稅。

- 約三張榻榻米大、最裡面附有一個小型流理台的房間。數量多到驚人的展示品已經超出裝飾的範疇了。

- 所剩無幾的地板空間。照片左上方是入口,右邊就是床鋪。

- 壁櫥是貴重的收納空間。

- 位於窗邊的床頭景象。


- 上:可以看見吊掛著燈泡的流理台。下:入口處的牆面。

- 要跨過行李箱的玄關。

- 房子的左邊裡頭是放衣服的地方,超多東西。

- 從窗外窺視房間全貌。對面右側是入口。

此生最大的興趣是蒐集
音樂評論家的住家兼工作室。因為喜歡貓而養了許多貓,沒辦法住大樓,於是轉而至郊外找到這間租金低廉的獨棟老房子。貓咪們每天都開開心心地出門遊玩,因此家裡榻榻米上到處都可見到回家的貓咪們留下的腳印。一天一天增加的唱片及CD已經多到無法整理了,工作室的地板更是因為重壓而傾斜下陷到相當危險的程度。
- 從大條道路轉進小巷往前走,才能走到家裡。泥土的觸感很好,這一帶郊外住宅綠意盎然。


- 收藏室兼書房。

- 每個月不斷長高的唱片、CD、雜誌山。再繼續增高,恐怕就要山崩了。


- 收藏室

- 隔壁的客廳一角。貓咪們可以從窗戶對面的走廊自由進出。

相關書摘 ▶都築響一《日常東京》:和風就是物美價廉,喜歡矮桌子營造的復古氣氛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日常東京 TOKYO STYLE(新裝版)》,大田出版
作者:都築響一
譯者:陳怡君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日本當代最具獨立精神的「圈外編輯」都築響一代表作
有時候不在家,有時候呼朋引伴一起談夢想,這裡有一點點破舊,一點點零亂,一點點窄小,如果你按了門鈴,請進,請進,日常的一日,真實的一日,在東京小屋,我們有自己的故事。
真實的東京生活,轉個路口,拐個小巷,就看見了⋯⋯藝術家兄弟檔,大量的CD跟唱片還有畫作,滿滿一屋子,玄關的門除了冬天之外,永遠是關不起來的;每週去紅十字會義賣,現在苦練手風琴準備賞花大會一展身手的手工設計師,堅持一切都要手工製作,連撿回來的檯燈、電鍋都要重新上色;
念短期大學的女學生,是小劇場的忠實粉絲,牆上貼滿了劇場的宣傳海報,床頭堆滿劇團的週邊;各種喜歡的東西、小物件、收藏品⋯⋯像洪水般不斷吞噬空間,化妝也好,讀書也好,在家工作也好,不論做什麼都可以在這個小空間一次完成⋯⋯
生存過日子,其實就是一種日常罷了,但這種日常是永遠被自己喜愛的物件,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或者自己選擇的風格團團包圍著,這樣幸福至極的日常,誰都會著迷!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