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的對中政策會變得不一樣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總統大選將近,兩黨候選人的對華政策成為華人關注焦點。紐約城市大學傳媒學者霍夫曼告訴德國之聲,即便拜登選上總統後的作風可能與川普有異,但就核心立場而言卻不見得會有太大轉向。
文:李媚玲
受訪對象:紐約城市大學傳媒學者戴維・霍夫曼(David Hoffman)
「川普(Donald Trump)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他向未來的美國總統證明,美國經濟完全可以在中美貿易戰中倖存下來。這對中美關係來說,可能是一個新的開始。」紐約城市大學傳媒學者戴維・霍夫曼(David Hoffman)在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時這麼說:「從長遠來看,未來的美國總統會比過去更有可能考慮把關稅當做中國談判的工具。」
- 德國之聲:很多華人讀者都很關心,如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今年11月份當選,他對中國的政策是否會與川普會有所不同?
霍夫曼:我不認為拜登(Joe Biden)和川普在很多中美關係的關鍵性問題上的立場,會有根本性不同。比如香港問題、台灣問題、以及中美貿易問題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都會有同樣的立場。
當然,你可以期望拜登通過與川普不同的策略來達到這些政策目標,至少措辭上更為禮貌,這一點是確定的。無論是好是壞,川普向未來的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展示了美國經濟完全可以在中美貿易戰中倖存下來。因此從長遠來看,未來的美國總統會比過去更有可能考慮把關稅當做中國談判的工具。
但是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與川普政府的高度保護主義的貿易策略不同,自由貿易毫無疑問是可以促進民主制度發展的,對經濟發展也是有利的。如果拜登當選,我相信他的首要任務除了消除疫情的影響之外,就是盡快恢復經濟,因此對中國的政策必須與這個大目標保持一致。
- 德國之聲:我聽到中美兩邊都有很多聲音評論說,無論兩位總統候選人誰當選,中美關係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了,美國開始把中國作為主要的敵人和威脅,而不再是合作夥伴,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為什麼?
霍夫曼:上世紀90年代,中國還只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但現在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中美雙方在貿易關係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但中國經濟的增長確實為兩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機,而且未來也會是如此。
如果拜登能夠當選,我確信他將研究最近的貿易協議,以至少在中國履約的範圍內,履行美國的承諾,並願意進行進一步的談判。我記得在疫情發生之前,中美貿易會談曾一度有非常積極正面的結果,我相信拜登會願意回到那個點重啟談判。
由於中美經濟是如此的互相依賴,之前沒人敢嘗試與中國打貿易戰。川普因為性格使然這麼做了,結果天也沒塌下來。雖然現在美國經濟也不好,但現存經濟問題更多是新冠疫情及其應對引起的,不是中美貿易戰導致的。這為美國未來任何一位尋求類似結果的總統做了暗示。
- 德國之聲:那如果我們全面地對比一下拜登和川普的中國政策,除了我們剛才提到的香港問題,貿易戰的問題二者立場很可能是一致的,有哪些方面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對中國移民的政策,中國留學生的政策等等?
霍夫曼:拜登關於移民和文化交流的政策,將與川普的嚴格政策完全不同。絕大部分的民主黨人都認為文化交流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拜登對任何移民的政策,不只是中國移民都會更溫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主黨派都會支持移民。
德國之聲:那對於中國科技公司比如華為、抖音、騰訊在美國的發展,拜登是否會繼續採取禁止和打擊的政策?
霍夫曼:對於華為、抖音等中國科技巨頭在美國的發展前景,很難預測拜登對此會有何舉措,因為這取決於是否真的存在國家安全隱患。不過,我可以肯定地說,美國有數百萬年輕人對無法在TikTok上分享新舞蹈感到非常失望。鑑於美國的社群網站如FB等在中國無法開展業務,川普此舉可能給了他們更多的籌碼來打開中國市場。
- 德國之聲:如果川普成功連任,也就是說他沒有繼續競選的壓力了,他是否還會繼續對中國採取如此嚴苛的政策?
霍夫曼: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區分政策的目的性和政策的策略性。如果川普繼續連任,他對中國的政策不會改變,甚至會變得更加嚴厲。川普的中國政策吸引了他忠實的支持者,他會竭盡所能地取悅他們。
- 德國之聲:中美之間是否會有「冷戰」的風險?我聽到很多國際關係專家有這樣的觀點。
霍夫曼:從大量製造核導彈並將它們互相瞄準對方的意義上講,中美之間發生冷戰的風險很小,就連川普都沒有按照這樣的思路提出任何建議。但是,兩個這樣的大國之間有時必然存在緊張關係。相比美國與蘇聯的長期冷戰史,中美之間沒有那麼長時間的敵對歷史,相反合作更多,因此冷戰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雖然中美關係中仍有很多問題亟需解決。
-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中國官媒高調批美,拜登上任後的「美中關係」沒想像中的好2天前
-
拜登當選後首次表態:不會立即取消對中關稅,歐盟將與美合作應對中國1月前
-
偏好個人式外交的拜登,入主白宮後對國際局勢會有哪些影響?2月前
-
如果川普打法律戰告上最高法院,翻盤的機會有多大?2月前
-
川普、拜登誰贏重要嗎?美國人想的是「經濟」,台灣人想的是「抗中」2月前
-
2020美國大選:緬因參議員柯琳絲戰勝「排序選票制」,共和黨有望力保參院多數2月前
-
與其押寶美國總統,台灣更應該押寶美國社會2月前
-
不同世代的台裔美國人,分別支持的是川普還是拜登?2月前
-
川普落選的擔憂,與「台美關係史上最佳」的口號2月前
-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2月前
-
觀察社群平台的反應,川普和拜登的表現似乎跟民調有不小的落差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