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71歲日騎單車130公里,50歲後的每一天都要活到極致

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71歲日騎單車130公里,50歲後的每一天都要活到極致
Photo Credit: 影巷26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擔任公司的高階主管多年,又是兩個孩子的媽,杜綉珍的行程一向很滿。但她仍堅持保有運動的習慣。對她而言,運動不只是健身,還是生活中難得屬於自己的「Me Time」。

文:陳莞欣|攝影:影巷26號|內文圖片提供:巨大集團

編按:71歲的巨大董事長杜綉珍,是業界熟知的「拚命三娘」。她59歲和朋友騎單車環島、70歲前騎單車上武嶺、富士山,參加多場鐵人三項賽事,至今仍維持一週騎三次單車的習慣。她認為,運動能讓人變得自信──掌握單車前行的去向,就是掌握自己的人生。

女性主義先驅吳爾芙曾說,女性想寫作,得先擁有自己的房間。而就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看來,現代女性要自由,得擁有一台自己的車才行。一場媒體茶會上,她說起自己成立全球第一個女性自行車品牌「Liv」的契機:「亞洲女生從小被教導要讓男生,導致我們長大後很容易害怕。婚前聽爸爸的、婚後聽老公的,老了聽兒子的,妳什麼時候才要幫自己做決定?」

71歲的杜綉珍,三年前接任巨大集團董事長。她指出,單車一向是男性的世界。在單車賽事中,男性騎士的人數遠超過女性,消費者也以男性為大宗。但她認為,女性不是不會騎車,而是缺乏適當的工具。因此,她在2008年創立專屬女性的自行車品牌「Liv」,和該集團另一知名品牌「捷安特」做出區隔。

身為運動產業龍頭品牌的領導者,杜綉珍對騎車的熱情不只是說說而已。她每週騎兩次室內單車、一次戶外單車,曾多次騎單車上高山。台灣武嶺、日本富士山,都有她的足跡。她單日騎行最高紀錄是走「媽祖遶境」路線,從台中大甲騎到嘉義新港,全長130公里。抵達目的地,還可以輕鬆舉起重達七、八公斤的公路車,體力驚人。

1
Photo Credit: 巨大集團
71歲的杜綉珍長期保持運動習慣,體力相當好。

我們詢問杜綉珍,為什麼喜歡騎單車?她笑說,這項運動會讓人變自信:「騎車對我來說,就是control your own destiny(掌控自己的命運)!」

父母當兒子養大的獨生女,女生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38年次的杜綉珍,成長於台灣經濟起飛之際。然而,在她的回憶裡,那也是個女性備受壓抑的年代。她還記得就讀淡江大學時,有個女同學午餐總是添很多飯、夾少少菜。因為她的學費,是由當女工的妹妹支應。當年,女生能讀大學已非常幸運。許多家境沒那麼好的女孩,初中畢業就要到工廠上班,好讓家中兄弟能繼續升學。

身為醫師家庭的獨生女,杜綉珍說,她雖不用當女工幫助家計,成長過程仍有不少驚心動魄的經驗。像是重男輕女的奶奶曾要求她父親,要不娶細姨生兒子,要不領養其他兄弟的小孩。父親不肯,奶奶便把怒氣轉移到她身上,「我阿嬤非常討厭我。她晚上睡覺還會偷捏我呢!」杜綉珍形容。

幸好,受西式教育的爸爸觀念開明,也養成了杜綉珍獨立自主的性格。小小年紀的她,常有些外人眼中「不像女孩子」的舉動。例如,初一時,班上有個同學偷拿她的參考書,杜綉珍竟一言不發地走上前去,賞對方一個巴掌!「我在家做錯事,爸爸會直接打下去,所以我想說如法炮製⋯⋯」她解釋。

另一次,則是她念彰化女中時和直升班的同學比賽拔河。對方故意叫全班同學都下場幫忙,讓杜綉珍的班級寡不敵眾,輸掉比賽。她和校方舉發對方作弊,師長卻偏袒直升班的同學,要她們重新比賽。杜綉珍和同學們講好:「等下大家聽我號令,我喊到三就鬆手,讓她們倒。」這一倒,讓老師們看得傻眼,直嚷著要記她過。

幾個小插曲,就能看出杜綉珍的「不乖」,對人、對事都很有自己的想法。結婚後幾年,她在巨大集團創辦人、舅舅劉金標的邀請下,和留在新加坡的先生分隔兩地回台工作。從總經理特助、採購經理,一路當到董事長,期間更推動集團股票上市,協助公司進一步壯大。

能控制單車行進的去向,就能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

隨著時代進步,今日女性的生活或許不若過去辛苦,但許多傳統觀念的改變仍相對緩慢。捷安特台灣總經理鄭秋菊觀察,單車的女性消費者有個明顯的年齡斷層:30歲到40歲。這10年的歲月,正好是女性為家庭最忙碌的階段。待女性重拾運動習慣,通常都已是40歲後半到50歲的空巢期。「很可惜,女生都是婚後開始不愛自己!」她感歎地說。

擔任公司的高階主管多年,又是兩個孩子的媽,杜綉珍的行程一向很滿。但她仍堅持保有運動的習慣。對她而言,運動不只是健身,還是生活中難得屬於自己的「Me Time」。

很少人知道,看似身手矯捷的杜綉珍,其實並非天生的運動好手。她笑說,劉家人(杜綉珍的母系家族)多半運動神經不錯,只有她從小體育成績很差。例如籃球課上,投籃五次只要中三次就及格,結果她全數槓龜。「凡是要跟人比的項目,像是跑步、跳遠,我都低於平均。」她自嘲。

然而,這並不妨礙她享受運動的樂趣。杜綉珍的爸爸會柔道,媽媽擅長打高爾夫球,耳濡目染之下,她從年輕時就接觸了不少運動。說起騎單車的經驗,她更是眼睛一亮,「我念的初中離家很遠,每天都騎腳踏車去上學。騎車不用跟別人擠公車、火車,又比走路的同學快,真的是美妙的經驗!」

有了腳踏車,就有了自由行動的能力。杜綉珍還記得,當時她常騎車載女同學去海邊玩。不用等男生載,隨時都能出發。一路騎到海邊,和後座同學一起高歌,是少女時代最難忘的青春回憶。

「單車是很個人的運動,你可以自己掌握速度。要快、要慢都OK,讓人很自由!」杜綉珍形容,騎單車給人一種掌握自身命運的踏實感。握著自行車的握把,彷彿能控制人生前進的方向。

1
Photo Credit: 巨大集團
從墾丁到花東的騎行路線可以看到海,是杜綉珍最喜歡的一段路。

59歲那年,她和一群女性朋友組成了「搖滾玫瑰」單車環島團,成員包括Verizon Media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鄒開蓮、前跆拳道國手陳怡安等人。一行人從淡水出發,往南到恆春、蘭嶼,再沿東海岸北上回到淡水,花12天騎完968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大家風吹日曬,更曾在逆風中挑戰蘭嶼顛簸的山路。抵達目的地後,大家互相擁抱,更有人感動地流下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