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巾」的大鬍子美國隊長怪怪的?何不先從了解錫克教開始

「包頭巾」的大鬍子美國隊長怪怪的?何不先從了解錫克教開始
Photo Credit:Fiona Aboud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下一次,如果你走在街頭遇到台灣版的「錫克教的美國隊長」,比如說來自東南亞的人扮成廖添丁,你又會有什麼反應?

對錫克教徒而言,纏頭巾表現出他們對創教人Guru Nanak的服從與尊重,對個人來說,也是神聖的象徵,有誠實、負責、自愛、自律的意義。比如他們的纏頭巾儀式(Rasam Pagri),是每當家裡的長輩去世時,長子會在眾人前舉辦纏頭巾的儀式,象徵擔起一家子的責任。

傳統的印度社會裡,嚴謹的遵守種姓制度,將人們由高貴至貧賤分為四種等級,且男尊女卑的觀念盛行,直到現在仍根深蒂固的植在印度人腦中。原本只有貴族才能纏的頭巾,在創教人Guru Nanak致力於對抗不平等的制度下,標榜著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人人平等。

Photo Credit:karamsingh @Flickr CC BY 2.0

Photo Credit:karamsingh @Flickr CC BY 2.0

在錫克教義裡,毛髮是神所賜予的禮物,因此蓄鬍、以毛巾包裹他們一刀未剪的頭髮是對神的尊重,同時也免於塵土飛楊或臭味汙染(尤其是煙味),保持乾淨。除了頭髮及鬍子外,睫毛、眉毛、鬢角,只要在身體或臉上有的毛髮,都要保護的好好的。

再想像一下,如果從未剪過的頭髮,加上日不斷盤旋而繞的頭巾,經年累月的纏繞,想必會很可觀。

你一定沒看過:「頭巾界的王者」

在旁遮普省(Punjab),有一名60歲的老爺爺,號稱纏了世界上最長、也最重的頭巾。他是Avtar Singh Mauni。

Photo Credit:telegraph

Photo Credit:telegraph

這位虔誠的錫克教徒,每天頂著長達645公尺(等於13座奧林匹克規格的游泳池的長度),總重45公斤的頭巾,需花整整6個小時才能纏完。

Photo Credit:telegraph

Photo Credit:telegraph

雖然走路、騎摩托車都沒有問題,但日常生活中,如進門或坐車卻有困難。但這位虔誠的老爺爺卻16年如一日的纏著,頭巾上的裝飾物也逐年增加。

因為在錫克教義裡,除非是洗澡或整理頭髮等非必要時刻,他們是不會輕易把頭巾拿下來的,在公共場合放下頭巾更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手沒洗觸碰到他們的頭巾的話,也視為是不尊重的態度(特別是抽過菸的手,是他們的大忌)。

Photo Credit : telegraph

Photo Credit : telegraph

下一次,如果你走在街頭遇到台灣版的「錫克教的美國隊長」,比如說來自東南亞的人扮成廖添丁,你又會有什麼反應?

或許,如果有機會遇到他們的話,不妨停下來,試著與他們交流看看。或許更能有一番不同的體會,也更能了解由不同的聲音產生的不同觀點。

瞭解更多:
● How to wrap a turban
● International Turban Day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