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咖啡店到處都是,星巴克到底在貴什麼?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咖啡店到處都是,星巴克到底在貴什麼?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咖啡一族,可能會認為有個人靠賣咖啡賺翻了。根據經濟學家估算,咖啡的價格大約是成本的150%。這中間一定有人賺了很多錢,會是誰呢?

看來,經濟學家就算不用看帳簿,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

(中略)

你趕時間?來,咖啡貴一點賣給你

在複雜的日常生活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被忽略的現象,也就是:「稀有性」是會轉移的。換句話說,如果哪一天房價飆漲,或是短短幾個月突然冒出很多咖啡店,大家也就不必太驚訝。有時候,相對稀有性與議價優勢變化得很快,而且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重大,例如我們經常抱怨各種「症狀」,像是咖啡太貴或房價太高。但如果不了解背後種種稀有性的模式,就無法成功地「對症下藥」。

拿咖啡店來說吧,為什麼倫敦、紐約、華府、東京等大城市的咖啡這麼貴?最常見的解釋,是因為咖啡店的店租貴。但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理論告訴我們,用這種角度看問題並不正確,因為「店租貴」並不是生活中既定的現實,而是有原因的。

將李嘉圖的理論套用在咖啡店我們就會發現,一如良田所種植的穀物要很值錢,才能收取高額租金一樣,咖啡店金店面想收高店租,就得顧客願意花高價買咖啡才行。在交通尖峰時刻,趕時間、需要咖啡提神的人,其實並不在乎價錢。顧客為了方便而願意以高價買咖啡,才造成了高額的店租,而不是反過來:因為店面租金貴,所以咖啡才這麼貴。

金店面就好比良田,因此最適合開咖啡店的首選地點,通常很快就會被占滿。曼哈頓中城各棟大樓的一樓轉角處,幾乎都被星巴克、咖思等咖啡店搶走。在華府杜邦圓環地鐵站附近,星巴克盤據北邊出口。不用懷疑,其他沿線地鐵站各處的「黃金地段」也早被攻占了。在倫敦,AMT占據了滑鐵盧站、國王十字站、瑪莉奔站以及查令十字站的黃金店面,而且其他每個車站邊都有一家知名的連鎖咖啡店。

沒有人會在車站這一帶開中古車行或是中國餐館,倒不是車站旁邊不宜賣中國菜或中古車,而是因為想在別處找到便宜的店面賣麵、賣車並不難──他們的顧客比較不趕時間,比較願意多走幾步路,或者乾脆打電話叫外賣。但是像咖啡店或賣零食與書報這一類的生意,賺錢是靠那一大票趕時間而不在乎價錢的顧客,這可不是便宜的店面能比的。

相關書摘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為什麼房東的家具都很爛,觀光區吃的東西都踩雷?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日常生活中的經濟賽局,臥底經濟學家完美破解(全新增訂版)》,早安財經出版

作者:提姆・哈褔特(Tim Harford)
譯者:任友梅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全球狂銷150萬冊!榮獲巴斯夏財經報導獎、年度經濟評論員獎!
全球10大最佳podcast主持人教你成為懂門道的投資人與消費者!

在經濟學家眼中,你我的日常生活,是一場又一場錯綜複雜的訊息與談判賽局,這是充滿趣味,卻又風險很高的競賽,而我們,都是賽局中的玩家。

聰明的商人都在盤算著,要讓你乖乖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從咖啡到中古車,怎樣買才不吃虧?才能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讀完「臥底經濟學家」提姆・哈福特這本書,你將會恍然大悟──

  • 當市場沒有自由競爭,你就是被剝削的人
  • 你的價格敏感度越低,當凱子的機率就越高
  • 你崇尚自然與有機?那你就是商家眼中肯花錢的大爺
  • 標榜便宜的店,未必能讓你買到便宜的東西
  • 定價不可以太高,也不可以太低,而是要變來變去
  • 商品設計又醜又簡陋,是故意誘你上鉤的圈套
  • 花俏高價的商品,其實是為了試探你花大錢的意願
  • 保險公司知道得越多,你能得到的保障就越少
  • 投保竊盜險的車主,最愛亂停車……
1
Photo Credit: 早安財經出版社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