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出兵韓戰70周年(二):BTS肯定美韓聯軍歷史,南韓社會如何看待中共「抗美援朝」?

中共出兵韓戰70周年(二):BTS肯定美韓聯軍歷史,南韓社會如何看待中共「抗美援朝」?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韓究竟如何看待中共?尤其是1950年到1953年出兵朝鮮半島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相對於同文同種的北韓,南韓方面不分左右,提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時候一概以侵略者看待。畢竟如果沒有中共派兵參戰,兩韓早就已經統一在太極旗之下。

南韓BTS防彈少年團團長金南俊,因為在出席「符立德獎」(James A. Van Fleet Award)的頒獎典禮時,發言肯定了韓戰時代美韓聯軍並肩作戰的歷史,慘遭中國網民的瘋狂出征。中共官方媒體《環球時報》更搧風點火,指控BTS防彈少年團過去有支持「台獨」的紀錄,導致BTS防彈少年團的相關商品在中國一度慘遭下架。

然而民族情緒同樣激烈的南韓輿論與媒體,並沒有屈服於中共的「戰狼外交」之下,不只力挺金南俊的發言,還反過來指控中國網民和官方反應過度。中共似乎也發現到自己的無理取鬧,先是撤下《環球日報》的報導,然後又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出面,表達「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珍愛和平、促進友好,應該是我們共同的追求,值得我們共同努力」的和解姿態。

眼見官方放低了姿態,中國網民也只能停止他們對BTS防彈少年團的網路出征,為這起風波畫上句點。靠著強大民意的支持,南韓政府也更有底氣表達對自家藝人的支持。大韓民國外交部副發言人李在雄在1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南韓將持續關注中國網民的發言,將為發展「中」韓關係,促進「中」韓友好持續努力。

兵務廳廳長牟鐘和則直接譴責中國網民的發言令人不適,並讚揚金南俊肯定美韓同盟的發言鼓舞人心,強烈表達大韓民國政府力挺BTS防彈少年團的立場。南韓與北韓看待韓戰的立場不同,跟中共「抗美援朝」的史觀更是南轅北轍,本來就應該屬於情理之中。沒想到中國民間與官方反應過度,讓近年來關係不斷升溫的「中」韓關係出現裂痕,想必是北京方面始料未及的。

南韓究竟如何看待中共?尤其是1950年到1953年出兵朝鮮半島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相對於同文同種的北韓,南韓方面不分左右,提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時候一概以侵略者看待。畢竟如果沒有中共派兵參戰,兩韓早就已經統一在太極旗之下,今日南韓也沒有時時刻刻要面對北韓飛彈試射或者核子試爆的必要,他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與當年的入侵者同仇敵愾?

然而一個我們不能否認的事實,是大韓民國最終還是背棄了中華民國,選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所以我們不能以南韓否定韓戰時代的中共為由,就認為南韓一直都反對中共。透過閱讀美方以及韓方的史料,還有訪問1954年來台的韓戰反共義士,筆者希望能向中文世界的讀者介紹大韓民國是以何種態度看待中共介入韓戰的。

截圖_2020-11-04_上午1_35_48
Photo Credit: 許劍虹
韓戰的每一個參戰國,都有不一樣的史觀,南韓的史觀肯定與中共的南轅北轍(作者攝於本寧堡美國國家步兵博物館)

周旋在國共之間的金九

大韓民國與中共往來的歷史,如果按照雙方官方上的紀載,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期間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的往來。在中國共產黨發佈《共赴國難宣言》,宣佈接受國民政府領導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國體制下的一個合法政黨,所以周恩來、鄧穎超和董必武等中共駐重慶人員自然可隨時造訪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十分有趣的是,當年不是只有中國有國共之爭,流亡中國的朝鮮獨立運動者當中也有左右矛盾。因金九為代表的右派和以金元鳳為代表的左派向來不和,然而與金九一樣反對共產主義的蔣中正,不只沒有排斥金元鳳的左派,還從國民政府本身對日作戰需要的角度出發,在抗戰爆發之初一度以金元鳳而非金九為主要援助對象,協助他成立了朝鮮義勇隊。

蔣中正之所以優先援助金元鳳,是因為蘇聯為抗戰爆發之初唯一向中國提供援助的工業強國,並不是因為他比較認同金元鳳的價值觀。既然蔣中正都可以基於自身需求和左翼朝鮮人合作,金九與周恩來的接觸也談不上背信忘義可言。不過隨著蘇聯與日本在1941年簽署中立條約,切斷了對中華民國的援助,蔣中正改變了抗戰初期「寧左勿右」的政策。

在美國參戰的情況下,國民政府重新將抗日反共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視為主要合作對象,還命令金元鳳帶領朝鮮義勇隊一起併入金九的韓國光復軍。金元鳳固然是妥協了,可他的手下朴一禹跟朴孝三卻逃亡延安,在中共幫助下成立了左派革命武裝朝鮮義勇軍,既反對日本侵略者也反對接受「國民黨反動派」支援的金九。

既然中共如此明目張膽扶持朝鮮義勇軍與韓國光復軍打對台,金九與中共的關係實際上也是「階級敵人」的關係。雖然金九嚴禁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與韓國光復軍介入國共衝突,可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朝鮮-韓國研究所研究員楊昭全卻在他的研究指出:

中國國民黨多次掀起反共惡浪,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為取悅中國國民黨而追隨其後,助紂為虐。

即便如此,周恩來還是沒有公開與金九撕破臉,因為他不能排除戰後朝鮮是由反共人士領導的可能性。周恩來不僅仍與金九維持表面上的良好關係,還在1945年9月3日安排造訪重慶的毛澤東與金九會面,稱得上是大韓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的首次會晤,即便當時大韓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尚未問世。

截圖_2020-11-04_上午1_36_06
Photo Credit: 許劍虹
今年去世的白善燁將軍,早在抗戰末期就以滿洲國軍官身份與八路軍打交道,他是韓國軍人中主張與中共和解的代表性人物(作者攝於本寧堡美國國家步兵博物館)

與八路軍交戰的朝鮮人

金九雖然被賦予大韓民國國父頭銜,大韓民國國軍也宣稱傳承韓國光復軍的歷史,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這個國家的成立與金九是沒有關係的。大韓民國做為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南的國家立國,是在金九的政敵李承晚的領導之下,而不是在金九本人的領導之下。反對南北韓分別獨立建國的金九,也在大韓民國成立後不久遭到殺害。

李範奭與李青天等光復軍將領,則早在金九被暗殺前就投效了李承晚,然而光復軍所能提供給大韓民國國軍的終究只是少許身為「大腦」的骨幹。想要確保一支軍隊的正常運作,李承晚還需要「肌肉」,而這些「肌肉」也只能從二戰時替日本或者滿洲國效力的朝鮮籍軍官找起。於是李應俊、李亨根、金錫源、白善燁、白仁燁、蔡秉德、丁一權以及朴正熙等「親日派」軍人有了出頭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