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污染排放量是汽車的6.7倍...全台500萬輛烏賊機車趴趴走

機車污染排放量是汽車的6.7倍...全台500萬輛烏賊機車趴趴走
台北市汽機車空氣污染1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柯文哲表示,以機車問題來說,若政府沒有提供良好的公共運輸,只是一味提高機車停車格的收費是不能解決的,一定要用疏導的政策。

台灣PM2.5空汙來源36%來自汽、機車移動汙染源,且機車一氧化碳排放量比汽車高。全國機車1400萬輛,等於2人1台,密度全球之冠,立委稱其中500萬輛是排放PM2.5的烏賊車,未定期排氣檢查,呼籲環保署想辦法提高到檢率,別再讓這些「移動汙染源」,全台趴趴走。

相關報導:
又看不到遠方的大樓?學者:7成空污來自國內污染
整個三月空氣品質「紫爆」…環保署:每天出門都戴口罩、或不出門

自由報導,立委江惠貞表示,1台50c.c.機車排放的一氧化碳量,是2000c.c.汽車的2.7倍,碳氫化合物排放量更達6.7倍,而全台有1400萬輛機車,去年到檢率卻僅65%,估算約500萬輛機車未定檢,成為污染大戶。她建議,環保署應考慮把未定檢罰鍰從2000元下修到500元,並加強開罰,促進民眾定檢意願。

根據規定,機車出廠滿5年即需接受定期排氣檢驗,每年檢驗期限為行車執照原發照月份前一個月至次月間;環保署表示,車齡滿5年的機車約1060萬輛,去年到檢數約700萬輛,再扣除約18%未使用的車輛,到檢率應在7到8成之間。

環保署空保處長陳咸亨坦言,民眾常反應未在期限內檢查罰2000,比排氣不符排放標準的最低1500元罰鍰還高,不大合理,地方環保局受到許多陳情壓力,且陳情民眾通常是「鄰居」,未定檢罰單往往「開不下去」。

中時報導,江惠貞表示,全國目前約1400萬輛機車,到檢率約63%,北部機車密度高,定檢率約70%。若依此數據,1%是14萬輛,全台37%未到檢,換言之,相當500萬多輛機車成移動汙染源,也成空汙漏網之「車」,環保署如何改善?

陳咸亨表示,環保署為鼓勵民眾汰舊換新,淘汰10年以上二行程老舊機車,每台環保署補助1500元,若改買電動車再加碼補助1500元,藉此獎勵民眾換車。

他補充說,機車未定檢開罰2000元,但民眾仍常以沒收到通知、太忙忘記到檢,地方稽查人員也常因罰金太高,開不了手。為避免民怨,也讓地方容易執法,有縣市建議降至500元,但尚未定案。

另外,身為德國綠黨成員的帕爾默建議柯文哲,在台北推動禁止機車,用電動車取代,讓城市更乾淨而安靜。

柯文哲回應說,公共運輸是重要價值,以機車問題來說,若政府沒有提供良好的公共運輸,只是一味提高機車停車格的收費是不能解決的,一定要用疏導的政策,才能解決台北市的摩托車、塞車問題,終究還是回歸到發展公共運輸。

柯文哲表示,台北市將推動公車按里程收費,並配合捷運路線調整公車路網,2年內可完成;自行車部分,40米以上的道路都要做自行車專用道,逐步再擴大到20米以上道路,Youbike站點將由現今的196站增至400站,車輛數由6406台增到1萬3000台。

「有車以外,也要有好車道」柯P:先在北市40米寬馬路鋪自行車道

柯文哲強調,「共享」是核心價值,公共運輸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共享精神,盼未來能將北市公共運輸的市占率,由現今52%的提升到80%。

機車沒定檢罰鍰下修至500?!環保署:研議中(自由)
500萬輛烏賊機車PM2.5跟著走(中時)
機車未定期受檢罰金 擬降為500元(聯合)
解決機車問題 柯P:公共運輸市占率要提升到80%(自由)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