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音獎】阿爆拿下最佳專輯獎,評審團主席陳君豪揭秘內幕:「主流和非主流漸漸模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年第11屆金音獎頒獎典禮於今(31)日晚間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舉行,21個獎項順利頒完,而這樣的得獎名單,評審是怎麼看待的?
2020年第11屆金音獎頒獎典禮於今(31)日晚間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舉行,這也是北流繼10月3日的金曲獎,再度舉辦大型音樂頒獎典禮。
本屆金音獎有501張專輯/EP、35件現場演出影片,共計2727件作品參賽,經評審團評審後計有113件作品入圍,角逐21個獎項。
最佳專輯獎,由陳珊妮和《濁水溪公社》柯仁堅頒發給排灣族歌手阿爆(阿仍仍)的《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阿爆延續在金曲的氣勢,今晚效仿娃娃魏如萱在金曲獎主持人得獎的模式,無懸念抱走大獎,在金曲和金音兩大音樂典禮盛會雙雙笑到最後。
金音對《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的評語為:「專輯概念完整,出色的音樂表現結合鮮明的歌手特質,在文化、創意、動聽度上,皆表現不凡格局,擁有超越國界的感染力。」
阿爆在台上逗趣表示:「我很意外,我家裡缺這個!怎麼好意思,我主持人還來領獎。」阿爆繼續說:「我覺得金音獎真的很難拿,因為他審視的角度很特別,有獨特審美,謝謝評審將金音獎給了全母語的創作專輯。我要特別謝謝派樂黛、黃少雍。不管什麼樣語言的歌曲,在金音這邊的人都很特別。謝謝,maljimalji masalu。」
其餘獎項,J.Sheon以第二張專輯《巷子內》在金音獎入圍最佳嘻哈歌曲獎、節奏藍調歌曲獎、節奏藍調專輯獎三項大獎,最終得獎率百分之百,這三項大獎全都掃進J.Sheon「巷子內」,成為大贏獎。此外,女巫店及創辦人彭郁晶獲得特別貢獻獎;評審團獎則頒給落日飛車國國與 Alex Zhang Hungtai(張洪泰)合作的實驗專輯《龍港》(LONGONE)。
2010年創立的「金音創作獎」是以臺灣優先,原創優先,分樂種不分語言為三大特色的音樂獎項,今年則是金音獎轉型的第3年,主題是「GIMA就是未來」,希冀持續推廣台灣獨立音樂,關注台灣音樂創作能量,對未來發出宣言,讓未來充滿各種可能性。

2018年第9屆金音創作獎啟動為期三年的轉型計畫,該年金音創作獎首度改採主席制,由主席召集專業評審團;第10屆則調整獎項分類,包括「節奏藍調」、「另類流行」與「跨界或世界音樂」獎項,以反映當代創作現況;今年則將「海外創作音樂獎」轉換為「亞洲創作音樂獎」,音樂作品不再設限於華語作品,而是放眼亞洲各國之個人或團體報名。且本屆金音創作獎得獎獎金由10萬元提高至15萬元,藉以激勵更多元的音樂創作。
金音創作獎今年邀請金曲製作人陳君豪擔任金音獎評審團主席,他曾擔任戴佩妮、蔡健雅、張惠妹、徐佳瑩等人的吉他手,2017年以徐佳瑩的〈是日救星〉獲得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對於這次金音獎,陳君豪曾在上個月表示作品是否有打入海外市場的潛力,是今年評選的重要標準:「作品是否有大膽突破,而非只有商業考量,也會被納入考量。未來希望獨立可以慢慢地帶進主流,兩邊相互影響,是金音獎的價值之一。」
對於今年的評選過程,被問到評比最激烈的獎項時,陳君豪表示是最佳專輯、最佳搖滾專輯和最佳樂團這三個獎項,陳君豪說:「最佳專輯是很多不一樣的專輯擺在一起,有搖滾、嘻哈、另類流行的,要在一起比較真的非常困難。大家真的都很優秀,樂團這部分,像滅火器在金曲獎已經拿過了,當然我們評審不太會考慮金曲,因為金音獎有他的價值跟方式,這時就回到音樂層面上。這次FUTURE AFTER A SECOND能得獎很重要的原因真的是製作完成度很高,以金屬樂來說能做到如此動聽,而且具有國際感。對今年金音獎要有的國際化,FUTURE AFTER A SECOND這個樂團就很具代表性。」
而被問到想透過這次的得獎名單,告訴音樂人、音樂圈什麼樣的訊息,陳君豪說:「其實現在的主流、非主流包含分眾音樂的市場,越來越多樣性,以前無法想像嘻哈音樂竟然成為主流,你也很難想像9m88這樣的藝人成為大熱門。她全部都一手包辦,和小團隊一路走到現在。包含現在很多的獨立樂團或獨立藝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團隊,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分眾時代下產生的狀態。金音獎就會針對這個調整,金音獎必須思考更多不同曲風,這也是很難的部分。」
陳君豪進一步對非主流跟主流解釋:「大眾其實可以透過金音獎認識相對『小眾』的音樂,而這些『小眾』很可能就會成為下一個風潮也不一定。而金音獎這樣的狀況可能影響到某部分音樂人,或是主流的流行產業,雖然可能只影響百分之五,但這百分之五搞不好可以擴散出去。像現在的傳統主流音樂,常常就會邀請在金音獎、獨立音樂表現優異的音樂人或樂團共同演出,這樣整個市場的多樣性會更好。」
最後,當被問到為什麼給予J.Sheon三項大獎的肯定,陳君豪說:「像我剛說的,主流跟非主流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J.Sheon最早是個網路自媒體,後來有不錯的成績之後開始跟主流音樂公司合作。他的音樂本身一樣具有獨立時期的銳利度,完全沒問題,當然有主流的資源使他的製作更達到國際水準。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非主流的創意,結合主流資源後的一個很好的作品。」
核稿編輯:楊士範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