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AI」現在進行式:與過世的親友聊天,像鋼鐵人一樣擁有自己的Jarvis

「個人AI」現在進行式:與過世的親友聊天,像鋼鐵人一樣擁有自己的Jarvis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些看似科幻的情節正慢慢的發生,也許等到某天回過頭來,我們會突然發現跟過世的人對話、派自己的Jarvis完成自己不想花時間處理的事情,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文:汪靜妤

一般老百姓對AI人工智慧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某部電影裡面的某個畫面──可能是Will Smith演的《機械公敵》裡最後的大反派人工智慧Vicky,也可能是2013年話題不斷的電影《雲端情人》裡每天陪男主角講話的AI女聲Samantha。

這些人工智慧讓人類覺得它們真的很聰明的特徵,主要有兩個:

  1. 它們可以跟人類流暢的對話與互動,就像是另一個人類
  2. 它們做出了人類沒有想過(它們能做到)的事情或反應

直到2020年,以上兩種人工智慧都還沒有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現在每天能接觸到的人工智慧,最親密的大概就是各種演算法了吧(而且它們大部分時間裡還讓我們覺得很煩……)。某種類型的公司也正研發著對工業、醫療或社會有利有弊的人工智慧,比如說中國的天眼、人臉辨識等。

近幾年因為技術的躍進,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想像又再更上一層樓,也更加逼真了。《黑鏡》、《愛x死x機器人》這樣的影集,以人工智慧與未來世界為主題,戲劇化地呈現了當科技有思想後,世界會變得多黑暗。但事實上,人工智慧要暗黑化,可能要等外星科技抵達地球,因為人工智慧畢竟是「人工」做出來的,它們能協助人類的時間應該會持續好一陣子。

亞洲知名的新創加速器AppWorks曾經說過,AI產業的機會有三個:

  1. 自動化高人力成本的工作。例如律師、會計師、醫師等高所得的職業中,利用AI來協助處理重複、例行、無聊的工作。
  2. 運用AI來做人類本來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同時根據成千上萬個考量因素(遠超過人腦同時處理資訊的能力),協助電商運用AI來做個人化推薦。
  3. 在AI普及化的過程中,開發出更多不需要具備撰寫程式能力,一般人就能使用AI的東西。

Siri或Alexa會被歸類在第一種,幫人類把繁瑣小事給解決;MarTech或演算法就被歸類在第二種,處理人腦不可能處理的大量資料分析與執行。

今天想要淺談的是上面提到的第三種,一般老百姓隨手就能使用的AI──特別是人工智慧中「個人AI」的這一塊。

這裡說的個人AI不是指Siri這種。Siri是大數據下的產物,目前頂多幫你Google一下你要問的東西,但並不了解你的脾氣、你的癖好、你的菜等等。這篇想探討的個人AI,是指一個只為了你存在、了解你、關心你、只幫助你的人工智慧。

聽起來還很遙遠?但其實很多公司都正朝著這個方向開發產品中,以下介紹的幾家神秘組織就是。

一、跟過世的親人或朋友聊天

大部分的我們可能都有過認識的或親近的人過世的經驗。死亡這件事之所以令人害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會讓我們再也見不到那個人,這種「突然沒有了」的改變讓人感到悲傷。過世後,本來在群組裡的他永遠不說話了;原本每天早上嘰嘰喳喳聊天一起吃早餐的你們,變成你一個人安靜的坐在餐桌;最能給你建議聽你抱怨的閨蜜不在了,以後誰陪你八卦?

Hereafter這家公司,致力於把現在還在的人的聲音錄下來,錄音的內容則是自己的一生,幾年幾月幾日生這種細節都要說的那種,然後Hereafter公司會把這樣的內容放入一個巴掌大的pod裡。

未命名
Photo Credit: hereafter網站截圖
Hereafter將逝者的聲音套入AI聊天機器人,讓後人得以繼續和其互動

Hereafter的創辦人在得知自己的爸爸肺癌末期後,就把爸爸說自己故事的聲音錄下來,然後他用這個聲音做了AI聊天機器人。爸爸過世後,家人們都還是能跟爸爸的Pod聊天、說話、問問題,彷彿他還在大家身邊。

把人的語氣、個性、經歷以聲音方式留下來,讓後人能繼續參考與互動,這是第一種基礎的個人AI的可能性。

二、幫你寫自傳,紀錄你的一切,甚至成為你的分身

Eternime這家公司沒有官方網站,他們從2014年就開始一個計畫。創始人Marius Ursache一開始的想法也是從過世的人開始──「Skype with the dead」。他們那年加入了The MIT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從「Skype with the dead」這個概念開始研究。

不過可惜他們並不是正職在做這件事情,MIT Program結束後大家各奔東西,一直到2015年創始人發表這篇Medium,述說了Eternime的近況,以及更大的兩個願景:

  • 願景1:幫你寫自傳,最終成為你的分身。他們還做了demo影片如下:

Eternime Alpha Two from Eternime on Vimeo.

  • 願景2:將整個世代的意識保存下來,讓後代可以參考與互動。

目前能找到關於Eternime這個項目的最新消息只有這些,不確定他們後續開發的如何。不過知道了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並曾有信心能做出來,對科技圈的信心還是有著正面影響的。

三、專屬你的助理,要學會什麼技能由你決定

你是否想過擁有一位專屬你的助理,要學會什麼技能由你決定?最終會像鋼鐵人與Jarvis、Friday,它會成為最了解你的助手。這正是ZIMA要做的。

在ZIMA上,用戶可以選擇希望自己的個人AI先趕快學習的類別──可能是穿搭喜好,或對餐廳口味的偏好,也可能是約會對象的類型,甚至是對同事或生意夥伴的要求等等。

ZIMA身為一個社交平台,讓你可以自己訓練出最了解你的個人AI,幫你找你想要的人際關係、你喜歡的餐廳或酒吧等等。

更特別的是,當你所訓練的個人AI已經在某些方面100%了解你時,你甚至可以透過它來了解自己。它可能會這樣對你說:

Hi,太好了,你已經訓練完「你的菜」(Your Type)這個類別了。不知道跟你的認知一不一樣,但98%你選喜歡的男生都是天蠍座,80%都是比你小5歲以上的男生,65%都在音樂產業。我發現你喜歡內斂的男生,你尤其對穿白襯衫的男生特別有好感。大部分會在浴室自拍那種帶有野性的男生就不那麼吸引你,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你還是喜歡男生有些霸氣,你反而對書生型的男生好感度沒那麼高。

聽起來很玄,但我已經根據我對你目前的了解,找到26個綜合起來跟你95%match的男生,他們都在台北市中心,其中有13位現在在線上是願意社交的,我讓他們在地圖上發亮了,你可以看看。其他13位目前不在線上的,等他們上線我會通知你。

你還能派你的個人AI去各大網拍平台幫你挑選你會喜歡的衣服,省下無限滑動300頁最後懶得買了的情況。

ZIMA上屬於你的個人AI,不像是你的分身,比較像是你的助理。而這個助理需要學會的技能由你決定。最終會像鋼鐵人與Jarvis、Friday,它會成為最了解你的助手,只是先從社交這個角度下手,開始訓練。

未命名
Photo Credit: ZIMA 網站截圖
ZIMA讓你自己訓練AI,打造屬於自己的助理

當「演算法」三個字成為人們日常對話的一部分,代表大數據已接近成熟,個人AI的時代將迎頭趕上。這些看似科幻的情節正慢慢的發生,也許等到某天回過頭來,我們會突然發現跟過世的人對話、派自己的Jarvis完成自己不想花時間處理的事情,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