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度的美國人口普查如何進行?裡頭又有哪些「動手腳」的空間?

十年一度的美國人口普查如何進行?裡頭又有哪些「動手腳」的空間?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人口普查始於1790年,是憲法規定必須強制執行的一項制度,但美國人口普查制度的成立、重要性、實施過程為何?最近有什麼變革?又有哪些優缺點可供將要進行人口普查的台灣參考呢?

人口普查是全美國規模最大、動員最多的一項政府活動,美國政府在2020年撥款63億美元的預算讓人口普查局完成人口普查任務,以期使人口普查局能搜集到最正確與最完整的人口資料,人口普查的目標在於計算每個人僅限一次的問卷填答、而且填寫每個人所在的確切地址,並使拒答率(nonresponse rate)降到最低(US Census Bureau, 2020b)。

人口普查的結果是美國政府在政治方面、社會福利方面、與各項政策運作的依據,包括議員席次在各州的分配調整、各項社會福利預算在各州的放款比例等,因此,人口普查可以說是美國政治與預算資源分配最核心的依據。

以下將透過介紹美國人口普查制度的緣起與重要性、運作過程、以及該制度的變遷與優劣。本文試圖回答四個問題:一、美國人口普查制度的成立與其重要性為何?二、美國人口普查的實施過程為何?三、美國人口普查制度的變革為何?四、美國人口普查制度的優缺點?

美國人口普查制度的成立與其重要性

(一)美國人口普查緣起

《美國憲法》第1章第2節強制性規定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US Census Bureau, 2020a)。歷史上首次美國人口統計於1790年,透過在美國每一戶每位居民的普查資料填寫,該結果決定了每年數千億美元的聯邦資金的分配,聯邦與州政府並根據人口普查資料進行各州在國會中的席位數目分配、劃定投票區的界限,也以此作為醫院、消防部門、學校、道路和其他資源配置的依據(Silva, 2020)。

由於《美國法典》第13章明定,人口普查局不得對私人企業、執法單位等公開有關普查的相關資料,因此,政府機構或法院均不得以普查資料作出對任何人不利的裁決。每人的普查個資如要釋放公開則須至少等72年(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20)。

(二)美國人口普查重要性

美國人口普查是憲法明令具強制規範效力的政府公務,乃是美國政治權力、經濟發展、社會福利預算分配的基礎。美國人口普查為全美國動員人數最多、運作規模最大的問卷調查,其需經過數年的研究、問卷設計、調查資料方法佈局與執行、不斷測試與籌劃,以確保能得到最正確與最完整每人每份問卷之回收(US Census Bureau, 2020a)。

由於美國聯邦政府主要依據人口普查的結果來進行預算分配,因此,假如該州有家戶未填報繳交資料,就會影響該州的預算撥款實質金額,以美國聯邦醫療補助保險計劃(Medicaid)為例,聯邦醫療補助保險是美國聯邦政府免費提供低收入戶醫療保險的制度,如果該州低收入戶未填寫與上傳普查表格,聯邦政府就會低估該州的人口,也會高估該州的家戶平均所得,故而會減少撥款預算給該州的醫療補助保險(Marshall-Genzer, 2020)。

而且這不只影響到聯邦醫療補助保險,依據普查人口的結果分配預算的範圍尚包括學生助學貸款的預算、一般借貸的預算、以及各類獎學金等將近一兆美元的經濟與社會福利預算分配(Marshall-Genzer, 2020)。

普查除了提供人口的性別、種族、年齡、地區等人口統計相關資訊以利於政府所有預算分配之外,《美國憲法》第1章第2節強制性規定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將用來更新各州議員代表席次的比例。由於美國開國元勛致力於在憲法上強制各州每十年更動一次議員代表席次,想要在政治權力上重新分配運作資源,則必須透過具有合法性目的的人口普查(US Census Bureau, 2020d),美國眾議院州議員一共有435席分布於五十個州,每州每隔十年能拿多少議員席次端賴每一次的人口普查結果來決定(US Census Bureau, 2020d)。

shutterstock_598743065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美國人口普查的實施過程

(一)美國人口普查填寫對象

凡是在美國居住家戶中的每一個人均需要填寫美國人口普查問卷,包括美國公民與非美國公民兩種人均要填寫(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20),即使居住者目前沒有住在美國亦需填寫,或可由其他家戶的家人代理填寫。非美國公民包括各類居住於美國的外國人,例如合法的永久居民、持有學生簽證或工作簽證的外籍留學生、外交人員與大使館員工、以及其他各項在人口普查日出現居住美國的外國人士。不過,暫時因旅遊簽證或是生意旅遊而訪美的外國人則不需填寫人口普查問卷(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20)。

所謂的普查是指所有人都必須接受問卷調查,包括剛出生還在醫院的嬰兒、學生、遊民等。

如何正確填寫時的居住地與對象是普查問卷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下列有五種對象需要正確填寫其所在居住地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20):

  1. 大學生必須填寫其目前學生住處,而非父母或監護人地址
  2. 新生兒:剛出生還在醫院的新生兒必須將未來主要生活與睡覺的地方當作居住地址
  3. 住在庇護所的人(主要指受到家暴的受害者與無家可歸的游民)必須將庇護所的地址作為其居住地址填寫
  4. 臨時性居民例如自然災害的受難者必須將其目前住與睡主要的地方之當作居住地填寫,如果沒有一個固定的住處,則必須以所在的機構單位作為居住地址
  5. 軍人必須填寫陸地上主要的住與睡之住處地址,假使沒有陸地上主要的住處,則必須填寫軍隊的住處地址
  6. 沒有固定住所的民眾,諸如住在休旅車、各地巡迴居住等人則必須提供他們目前大部份時間住與睡的所在位置,如果沒有固定所在位置,則其地址則必須列出人口普查問卷填寫當天其所在位置

(二)美國人口普查員家訪方式

基於是憲法強制每戶居民必須填寫,如果沒有完成會有罰款,不過自從1970年起,並未有任何人因此收到罰單(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20)。

普查的目標是將回收率極大化,假如該家戶一直沒有完成普查問卷,政府會郵寄五次問卷到該家戶,並派普查員到家訪視、要求填寫問券。如果該家戶一直沒有人回應,普查員最多會去親自拜訪六天,每天至少一次敲門、留下拜訪的字條貼在門上,並鼓勵該戶家人用電話、紙本填寫郵寄或上網方式填寫並繳交問卷,在第三天敲門無人回應後,普查員將會詢問鄰居有關該家戶的問題,以此作為無回應家戶之問卷(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