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都被告誡「愛吃甜食容易蛀牙」,但為什麼會這樣?

從小到大都被告誡「愛吃甜食容易蛀牙」,但為什麼會這樣?
Photo Credit: 品味牙醫師心底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醣類易造成蛀牙口腔環境。我們常常會聽長輩說,不要愛吃糖,會蛀牙。日常生活中的糖類隨手可得,例如含糖的手搖杯以及巧克力、零食等等。那為什麼糖類會造成蛀牙呢?

文:陳紀帆醫師(新竹品味牙醫)

為什麼我們會蛀牙?蛀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candy-and-tooth-caries-05-carries-tooth
Photo Credit: 品味牙醫師心底話
蛀牙窩洞

我們常常會說,蛀牙就是牙齒被蛀蟲吃掉了。其實不然,所謂蛀牙指的是由口腔酸性環境造成的齒質去礦化(demineralization)。

當口腔環境酸鹼值小於5.5,牙齒最外層的珐琅質就會開始去礦化和變軟。去礦化的齒質結構因爲被嚴重破壞,強度差,所以很容易就因為口腔運動而鬆軟碎裂,形成我們所說的蛀牙窩洞。

為何常常聽到吃糖會造成蛀牙呢?

candy-and-tooth-caries-02-sugary-foods-c
Photo Credit: 品味牙醫師心底話
口腔細菌以醣類為營養來源

醣類易造成蛀牙口腔環境。我們常常會聽長輩說,不要愛吃糖,會蛀牙。

日常生活中的糖類隨手可得,例如含糖的手搖杯以及巧克力、零食等等。那為什麼糖類會造成蛀牙呢?

這是因為會造成蛀牙的口腔細菌會以醣類為營養來源,產生酸性代謝物,造成口腔環境酸化。一但酸小於pH 5.5,就會產生牙齒去礦化(蛀牙)。

醣的來源除了糖果以外,還有米飯、麵食等碳水化合物。醣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也是我們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

​​

「糖」與「醣」傻傻分不清楚

醣:以化學觀點來說明,就是碳水化合物。醣類的化學成分相似,因分子結構的不同區分為多糖、雙糖、單糖、纖維。醣類不一定有強烈的甜味,例如米飯;而且也不見得可被人體吸收消化,例如纖維。

糖:可以說糖是醣類家族中的一員,會產生甜味的糖通常是結構簡單的醣類,在化學結構多是由單醣或雙醣組成。也就是在超市我們會看到的糖,吃起來有甜滋滋,會讓自己心情變好的食物,譬如說棒棒糖、方糖、砂糖等等。

​​

已經脫礦化牙齒有沒有可能再礦化?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牙齒是什麼組成的。

牙齒主要的硬組織成分為羥磷灰石,其中的鈣離子與磷酸鹽會因為酸而進行解離:

candy-and-tooth-caries-03-dental-deminer
Photo Credit: 品味牙醫師心底話
牙齒中的磷和鈣會進行脫礦化和再礦化的平衡

這種結構的解離就叫做脫礦。當脫礦情形僅侷限在珐瑯質,就有可能再礦化。

前頭有提到,蛀牙原因為齒質去礦化。除了牙齒會出現齒質缺損的狀況之外(窩洞),如果蛀得更深,達到牙本質(牙齒的內層),接近牙神經,就會出現牙齒對冷熱甜敏感的症狀。一旦蛀牙的細菌侵犯到牙神經,牙齒便會開始產生自發性疼痛,這時候牙齒就得接受根管治療,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抽神經,來移除感染源。

一旦牙齒因為蛀牙失去太多健康齒質的時候,就只能拔除。所以,定期檢查牙齒是非常重要的。每半年至一年牙醫師會依照患者的狀況更新X光片,及早發現蛀牙及早治療。

為什麼要塗氟預防蛀牙?

氟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如何取得呢?

candy-and-tooth-caries-04-fluoride-varni
Photo Credit: 品味牙醫師心底話
學齡前幼兒每半年公費塗氟

氟功能強大,它不但可中和口腔酸性,保護牙齒,避免蛀牙,也可以強化珐瑯質抵抗酸。

市售的牙膏基本上會含1000 ppm以上的氟。不過兒童牙膏含氟量略有不同。請使用符合兒童年齡的牙膏。學齡前的兒童,可至家庭牙科診所定期塗氟。

乳牙都要換,為什麼還要補救?

這是牙醫師常常被問的問題。我們的乳牙其實扮演著發育中重要的角色,擁有很多功能:

  • 咀嚼功能:當孩童因為蛀牙感到疼痛,自然食慾就會降低,造成營養吸收不足,影響成長發育。
  • 美觀功能:有漂亮的牙齒對孩子在自信上有很大的影響。
  • 空間維持功能:乳牙可以維持恆牙發展的空間,讓恆牙不會因為乳牙缺損失去空間而生長不出來。

身為牙醫師有時也會想吃零食宵夜,偷懶不刷牙。但是懶得一時,悔得一世呀,大家還是要每天勤刷牙喔!

本文經品味牙醫師心底話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