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貿易協定RCEP將簽署,經濟部:台灣與會員國有近七成貿易額免關稅

全球最大貿易協定RCEP將簽署,經濟部:台灣與會員國有近七成貿易額免關稅
左起為印尼總統左科威、印度總理莫迪、中國總理李克強,於2018年參加新加坡的RCEP會議|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過7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15個成員國11月4日宣布完成20個章節和市場准入的談判,準備在2020年簽署,印度認為協定內容沒有回應印度的憂慮而不願加入。

(中央社)印尼貿易部長蘇帕曼托(Agus Suparmanto)10日表示,預期東協(ASEAN)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等15國,將在本週末舉行的視訊高峰會簽署全球最大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蘇帕曼托表示,東南亞國家協會10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領導人,預計將在11月15日舉行的峰會完成RCEP談判。

蘇帕曼托告訴記者:「巨型自由貿易協定RCEP將於2020年11月15日簽署。」他還說,這項「策略性」協定,應該會促進印尼對其他簽署國的出口。

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Airlangga Hartarto)表示,RCEP將可協助此區域的國家,擺脫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引起的經濟低迷,加速邁向經濟復甦。

國內生產毛額(GDP)合計占全球29%的15國,去(2019)年同意RCEP的條款,為今(2020)年簽署協定鋪路。

印度去年退出談判,因為擔心取消關稅對東協、日本和韓國等國開放市場,國內生產商將受到進口產品傷害。其他國家則表示,依舊會對印度敞開大門。

印尼貿易部長表示,簽署協定後,所有國家必須在2年內完成批准程序,RCEP才會生效。

11月初RCEP 15國完成談判,但印度憂貿易失衡不加入

經過7年談判,RCEP15個成員國11月4日宣布完成20個章節和市場准入的談判,準備在2020年簽署,印度認為協定內容沒有回應印度的憂慮而不願加入。

第35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高峰會(ASEAN Summit)及相關會議11月2日到4日在曼谷北郊的IMPACT展覽中心登場。4日下午登場的是備受矚目的第三屆RCEP高峰會,高峰會的成員包括東協10國以及6個貿易對話夥伴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和紐西蘭的領導人。

高峰會結束後16國領導人發布共同聲明指出,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全球環境時,RCEP談判完成代表大家對於開放貿易和投資環境的承諾,RCEP可以促進區域的未來發展榮景,並對全球經濟有正面貢獻,RCEP可以成為多邊貿易體系的支柱。

聲明中指出,15個RCEP參與國已經完成20個章節以及所有市場准入的談判,準備在2020年簽署。聲明也提到,印度有重大且沒被解決的問題,所有的RCEP成員國會一起解決這些問題,印度最後的決定會取決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

RCEP從2012年宣布開始談判,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Jurin Laksanawisit)曾在10月上旬的RCEP部長級會議後表示,RCEP的20個章節已經完成14個,期望可以在11月的東協峰會中完成談判。

但RCEP遭遇來自印度國內的反彈,不少印度人擔心加入RCEP後,將有大量低價的中國商品進入印度市場,還有來自紐西蘭及澳洲的便宜乳製品,會擴大原就已經很大的貿易逆差。

印度媒體《今日印度》(India Today)報導引述不具名的印度政府人士指出,印度決定不加入RCEP是因為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認為,印度的憂慮並沒有在RCEP中彰顯出來。不具名的人士表示,RCEP沒有反映出它原有的目的,而結果並不公平也不平衡。

不具名人士也透露,中國在4日的RCEP高峰會中積極推動簽署RCEP,目的在於抗衡美中貿易戰,不過印度堅持不簽署。

日媒報導:RCEP將通過特別文件讓印度隨時加入

日本、中國、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等15國討論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預定15日召開視訊高峰會,將通過一份讓印度幾乎可以無條件隨時加入的特殊文件。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中國、韓國與東協國家等15國11日召開部長級會議,討論簽署全球最大貿易協定RCEP。會中將討論讓已表明不參加RCEP談判的印度幾乎可以無條件隨時加入RCEP的特殊文件。預定15日召開的RCEP視訊高峰會上將正式宣布此事,預料也將簽署RCEP。

報導說,日本在意中國崛起,因此主導這份特殊文件的擬定。

RCEP於2012年由16個國家開始協商,但是印度憂心大量廉價中國貨入侵,去年11月退出談判。

日本力勸印度不要退出RCEP談判,在印度決定退出談判後,日本提議擬定特別文件,讓印度得以以較容易參加的方式參加RCEP。RCEP原則上在一定的期間不同意新會員加入,但特別文件將明載把印度列為例外。

報導說,日本之所以希望印度參加RCEP,主要是在意中國動向,因此將此當成外交戰略一環。因為RCEP參加國當中,占1成國內生產毛額(GDP)及4成人口的印度如果退出RCEP,中國在RCEP參加國當中的存在感將相對地增大,如果留下讓印度參加之道,可抑制中國崛起。

而且,印度與美國、澳洲都是日本倡議的「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的主軸要角,日本外務省官員透露,日本政府認為,印度能參加RCEP的話,有助於推動以自由貿易為主的自由開放的印太發展。

RCEP完成談判,經濟部:與台灣7成貿易已零關稅

除印度以外的15個RCEP參與國宣布完成談判,預計明年簽署協定,經濟部長沈榮津5日表示,台灣與RCEP參與國貿易額已有7成為零關稅,其他項目則可以產業轉型來因應。

在泰國曼谷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峰會4日發布聲明,表示除印度以外的15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完成談判,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韓國、澳洲與紐西蘭,印度則表態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