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移工在台心聲(上):帶著印尼國旗登上台灣最高峰,我感到非常驕傲

東南亞移工在台心聲(上):帶著印尼國旗登上台灣最高峰,我感到非常驕傲
照片提供:Suma Pantura (桃園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我終於抵達3952公尺高的地標,我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美景。當我終於帶著自己國家的國旗登上台灣的最高峰,我感到非常驕傲。謝謝和我一起冒險的朋友,謝謝台灣。」

每年,將近有70萬的移工來到台灣,這一待,就是5到8年,而在台灣的這段歲月,成了他們生命旅程中很特別的養分,面對截然不同的文化與生活,他們是如何適應?又是如何看待在台灣的生活?

One-Forty在2019年舉辦了首屆的【移工之聲】(Voice of Migrant)全台灣移工攝影比賽,透過這些攝影作品,我們希望從移工的鏡頭,重新認識他們,也認識他們眼裡的台灣。移工也能透過照片,向台灣人說出自己的故事、視角、觀點,真正的為自己發聲。

在2020年,我們期許這樣的交流能夠延續下去,因此,我們展開了第二屆的移工攝影比賽【移工之聲】,並且將徵件對象擴大至菲律賓國籍的移工,收到了題材更為豐富多元的攝影作品,迴響熱烈。我們最終從兩百多張攝影作品裡精選出 12 張得獎作品,並將此編輯成上、下兩篇圖輯,循著移工的視角,看見移工在海外工作期間,不管是來自生活、工作或與雇主相處時的所思所感。

「永遠為你祈禱,爺爺」

Baim爺爺,他的名字深深刻在我的回憶裡。我和他同住了將近8個月住在一起,照顧他、陪伴他。因為我中文不夠流利,有時候他會生我的氣,但他也會一點一點教我中文。在他小小的房子裡,我們總是待在一起。有時候,當我感到無聊,我會和他聊天,而爺爺也會一遍遍重複他的話讓我能夠聽得懂,我的中文單字量也慢慢增加了。

他突然得了肝癌,而他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遭受的任何病痛。他88歲。對我來說,他不是別人,而像我自己的祖父一樣。儘管我們有時候會有小爭論,但是我真心誠意地對待著他。我沒想到他會永遠消失,在那一刻,我卻什麼都幫不上他,我只是無法控制地哭了。我握住他的手,叫他的名字,一邊哭一邊鞠躬。他的雙手冰冷,眼睛閉著,我會永遠記得,在他永遠離開之前,最後一次叫我名字的那一刻。謝謝爺爺,謝謝你所做的一切,我將永遠為你祈禱。

one-forty-2020vompictures1-01
照片提供:Indra R Gunawan (嘉義縣)

「花上一天,看見水漾森林的湖泊」

這張照片是用SlowSpeed技術來拍的,在南投水漾森林的湖泊。要到達湖面需要花費一些時間,走20公里、大約11個小時,穿越杉林和陡峭的小路。湖泊座落在南投縣與嘉義縣交界處,可以從嘉義阿里山國家公園或是南投的杉林溪出發。除了湖泊外,沿路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一棵棵的紅松樹,這些松樹被列入台灣政府保護的樹木類別。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欣賞到湖泊的景色,甚至還要走得快一點。這一趟的旅行花了我兩天兩夜。能夠在台灣旅行,是一項非常難忘的經歷。從這張照片拍攝到今天,我已經走了兩次不同的路線來造訪這座美麗的湖泊。

one-forty-2020vompictures1-02
照片提供:Indra R Gunawan (嘉義縣)

「帶著印尼國旗,登上台灣最高峰」

登山和冒險一直是我的興趣,直到來台灣工作,我都保持這個興趣。在台灣,我會趁著放假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爬山、露營。透過一起爬山的台灣朋友幫忙,我開始申請登玉山,但前四次的申請都失敗,直到第五次,我終於申請上了。於是我和朋友展開了這趟挑戰的旅程。當我終於抵達3952公尺高的地標,我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美景。當我終於帶著自己國家的國旗登上台灣的最高峰,我感到非常驕傲。謝謝和我一起冒險的朋友,謝謝台灣。

one-forty-2020vompictures1-03
照片提供:Suma Pantura (桃園市)

「習慣之後,離別」

我來到這裡許久
我站在這裡許久
累積了許多故事
我有好多的感觸

在地球上我擁抱著希望
在這片土地上我期待不同滋味
為了夢想奔波
為了家人生計

我曾經對你感到疑惑
我曾經為你感到忙亂
現在我漸漸習慣
有你的問候的微笑陪伴
那在早晨友好的微笑
那在黃昏美麗的微笑

直到時間快到了
我們該分別的時刻
我該回到我所來自的地方
我該回去我的家鄉
但是這個靈魂感到不安
但是這個心感到焦躁
彷彿不願離開
彷彿不願回去

也許我的心已經離開這裡
也許我的心已墜入愛河
與美麗的Formosa
與你友善而柔和的微笑

one-forty-2020vompictures1-04
照片提供:Wartono Phopay (桃園市)

「陽台上,撫慰我的風景」

這張照片是從影片中截下來的圖,這是在台灣工作期間很難忘的景象,我看見一道很完整個彩虹,從一小部分變成一個完整半圓的整個過程。在台灣工作期間,我從來沒有放假過,除了在家之外,就是跟著雇主去醫院,因為我照顧的阿嬤身體狀況不好,無法行走。但很幸運是我雇主的公寓頂樓,有一個很大的陽台,這張照片就是在陽台拍下的。這是我在台灣工作期間很難忘的景象,我看見一道很完整個彩虹,從一小部分變成一個完整半圓的整個過程。這些風景可以安慰我悲傷的心,和工作上的疲憊。

one-forty-2020vompictures1-05
照片提供:Ririn (高雄市)

「只要一起,我們都能綻放光芒」

這些燈籠,在黑暗籠罩的夜晚時,會發出明亮的顏色和光。每當我看見這幅景象,我都會想起One-Forty課堂上的那句話:All dreams are created equal。就跟照片裡的燈籠一樣,每一個顏色都不同,但每一個顏色都一樣美麗,只要做自己就好。2017年我第一次在台灣過元宵節時,我在高雄愛河拍下這張照片。我相信每個移工來到台灣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們就像這些燈籠一樣,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我們每個人一起,都能在黑暗中發出美麗的光芒、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one-forty-2020vompictures1-06
照片提供:CChusnul (台北市)

支持One-Forty說更多移工故事

每年,有超過3萬名海外工作者離開家鄉,獨自抵達一個不熟悉的環境,為了實踐夢想,努力工作著。他們就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除了工作之外,還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熱衷的志業。

因為相信每一個故事都值得被聆聽,One-Forty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在台灣的移工們利用影像訴說自己的故事,真實呈現他們在這片土地的感受、生活與工作。讓這些跨地移動、為了追求生活目標與理想的人們的故事被聽見與看見,也藉由他們拍攝的視角,拼湊出他們更完整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