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善意但欠缺訓練的「心理治療」,反而對性侵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註冊組長」認為女性避免衣著暴露,是保護自己降低被性侵的風險,但他將這樣的觀點在治療關係灌輸給性侵受害個案時,就如同把鼓起勇氣求助的被害人推向痛苦深淵。即使是善意的心理治療,欠缺完整訓練,也會造成個案再一次受傷。
文:紀岳良(律師/心理諮商所研究生)
前陣子臉書粉絲團「註冊組長」在貼文中指出女性因為穿著過暴露,而引起男性的「動物性」,所以才容易遭性侵之說(編按:原文已刪,見備份一、二),引來社會各方人士重話批評。說穿了,這樣的說法和常見的性侵迷思「女性就是穿太少,勾起男性性慾才被性侵」一樣,形同檢討受害者,並忽略「權力控制」往往是性侵發生的核心原因。
除此之外,在本事件中更應該受到關注的是「註冊組長」也開立「秘密傾聽工作室」收取費用,在粉絲頁上並宣稱其業務包含可以做傾聽、心理陪伴、精神分析等內容。即便先不論「男性動物性」一說如何合理化性侵、對性侵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從2020年3月12日於粉絲專頁所張貼的【零證照】內文可知,「註冊組長」先是自陳並無諮商/臨床心理師資格,接下來提到自己學精神分析,有個具有心理師證照的同門學妹對他說「這些人就先寄放在你那邊囉!」「因為你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不想治療患者的心理專家。」顯然「註冊組長」自知無照進行心理治療工作,光以文字資料,就很可能觸犯《心理師法》第42條第1項[1],最高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
實際上,我們社會中亦不少無照卻做心理治療相關的營利業務者/單位,然而這些人多半會避免在宣傳中使用心理治療的相關辭彙,以免遭人檢舉。可是「註冊組長」在事件引發輿論宣然大波前,毫不避諱廣告心理治療,甚至避重就輕地為無照的行為辯稱:「無照是因為不想要承擔心理師肩負正常化個案的責任」,但我們可從該粉絲頁相關留言發現,依然不少民眾認為「有用就好,是不是心理師哪有差」、「他又沒說他自己是心理師,是傾聽又沒犯法」、「憑什麼只有心理師可以做心理治療」,透露出社會對於心理治療與心理師存有諸多的誤解,有澄清說明之必要。
無照心理治療如同密醫
什麼時候人會想到尋求心理治療?用淺顯的講法,通常是「心理痛苦卻無法自我排解」,即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心理痛苦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處理的需求。而撇除專屬於精神科醫師的開藥、電擊與開刀等治療方式,人與人間以言談作為工具達成療癒的效果,即是心理諮商中最常見的方式。在台灣,依照《心理師法》的規定,原則上僅有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及精神科醫師可從事這樣的心理治療。
一名心理師的養成十分漫長,依《心理師法》規定,考取心理師前必須取得諮商或臨床心理所碩士學位,包括要求經歷一定時數的兼職與全職實習並合格,以及七大領域的訓練。平均而言取得心理師資格至少要七、八年,如果要獨立開業,連同求學階段少說也要十年,可見心理師養成成本其實不亞於醫師。
心理師培育之所以有如此高要求,主要在心理治療奠基於橫跨科學與人文的龐大知識體系,而且需要大量實務操作經驗累積,實習過程由資深心理師或系上教授嚴格督導,並有考核及淘汰機制,這些種種規範目的在於保障求助者。畢竟在治療過程中,涉及深度的心理對談,個案卸下心防暴露內心深處,如果欠缺相關知識與實做訓練,或是有意圖上的偏差,稍不留意就會造成個案心理二度傷害。
例如在面對性侵被害人時,專業心理師需對性侵行為會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並不會讓個案覺得是自己「不好、做錯事」才被性侵,因為這不但無助於心理療癒,更讓個案自責加深痛苦,進一步惡化精神狀態。也正由於心理治療操作不當將顯著加深求助者心理創傷,完整學養及訓練是為求安全操作下避免傷害,所以國家對於心理師的培育資格與執業範圍,如同醫師一樣有嚴格規定及限制,以保障國民身心健康。
此外,心理師領域具有嚴格倫理規範及自治公會組織,為的是確保心理師遵循相關執業倫理,違反者縱無法律責任,也可能遭到撤照、懲戒等處分,最廣為人知者,即心理師不得與個案有情感關係、金錢借貸等等,都是為了保障個案心理健康,避免治療過程傷及個案;而避免傷及個案內心狀態,同樣也是心理師培育核心能力之一。

當然心理治療如同一般醫療,難以保證一定獲得當事人期望的療效,或許無照的心理治療也可能為個案帶來正向的感覺,然而危險之處在於,部份無照者仗恃掌握一些心理治療的技巧及知識,就誇大地宣稱療效,卻無力承接治療過程中引發的情緒反應,一旦事態嚴重便撒手不管,放任個案陷在更深的痛苦中,如同江湖郎中一樣,沒有任何的倫理與負責心態,甚至有些不肖人士,假借心理治療之名,謀己私利二度傷害個案。
心理治療是無形的影響,縱使心理有所受創,因缺乏客觀證據也難以舉證求償,而有時候傷人最深的言語或作法,往往就包裹在「善意」的糖衣裡面。如同「註冊組長」認為女性避免衣著暴露,是保護自己降低被性侵的風險,但他將這樣的觀點在治療關係灌輸給性侵受害個案時,就如同把鼓起勇氣求助的被害人推向痛苦深淵。
可以說,即使是善意的心理治療,欠缺完整訓練,也會造成個案再一次受傷;而如果基於惡意或私利,則心理治療將淪為犯罪工具,徹底的傷害個案內心。
心理治療在於承接個案痛苦,陪伴個案走出困境
註冊組長說到自己不願考照,是因為不想背負心理師「維護『一般大眾』的權利、認知與共識,將這些內心有了狀況的朋友,拉回多數人走的那條路。」顯然誤以為心理師只是硬拉著個案正常化,但實際上心理師在進行心理諮商時,最首要的任務在於傾聽個案,正視、承接個案的心理痛苦後給予個案支持,陪伴個案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逐漸減緩心理痛苦,逐步協助個案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衝突中,發展合宜的調適方法,得以在個人與群體關係取得平衡,不再因為與人情倫理關係的斷裂而感到無法調適的痛苦。
Tags:
飛宏科技推出業界最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280W GaN充電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新推出專為電競筆電設計的280W GaN高功率電源充電器,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使用體驗。
飛宏科技在2021年底推出全新280W GaN(氮化鎵)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超緊湊尺寸160*69*25mm(276cc)與700g輕量化設計,使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設計極限,達到眾所期盼的16W/in3(1W/CC),因而相較一般市面販售相同輸出功率產品,體積縮小約50%,重量減輕約30%,大小重量相當於一般180W電源。
飛宏科技這款電競電源的設計研發–電路上結合了高效率拓樸結構、零電壓零電流軟切換技術、新型GaN半導體元件、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等技術;工藝上則採用了3D零件配置與佈線技巧、功率模組設計、及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最終成就了品牌客戶與終端使用者所冀求真正輕、薄、窄、小的高功率充電器,為電源業界與電競市場帶來突破性的研發創新亮點。

安全可靠280W GaN頂級規格充電器
飛宏科技表示,目前市面上所謂的GaN電源都著重強調在所謂的小型化,但往往都忽略電源設計更應重視安全性、可靠度、及滿足終端使用者真實的使用情境。飛宏科技此款新小型化電源已取得各項國際安規認證包括IEC/EN/UL 60950-1 & 62368-1、CCC(5000m)及電磁相容(EMC)認證包括EN55032 Class B EMI & EN55024 EMS等規範。
此款電源更是針對高階電競筆電應用需求如:支援高階處理器及顯示器的瞬間峰值功率拉載、玩家日以繼夜的重度使用、酷炫輕薄的外型、與輕巧好收納及攜帶方便等,同步提供以下的頂級規格及功能:
- > 95%滿載轉換效率與< 0.2W空載待機損耗
- 560W(200%額定功率)瞬間峰值功率輸出
- 3年/26,280小時,滿載高溫下長壽命保證
- 五種數位化安全保護機制
- 2公尺輸出線上不需加任何EMI磁芯輔助即能通過EMI認證
- < 150uA低漏電電流
電競筆電首選 極緻設計之展現
近年來電競筆電產業蓬勃發展,品牌廠商無不卯足全力導入最新軟硬體技術與材料來提升性能,使產品設計上能不斷推陳出新,以滿足電競玩家挑剔與追求極緻體驗的渴望,唯在配角「電源充電器」上無太多創新,而導致玩家也只能默默接受彩盒中所附帶大而笨重的電源。
飛宏科技新推出這款專為電競筆電設計的280W GaN高功率電源充電器,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突破過往的設計瓶頸與極限,可充分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使用體驗。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