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第一批自產自用的「非洲原油」:中油在查德礦區挖出石油,第一批95萬桶年底運回台灣

第一批自產自用的「非洲原油」:中油在查德礦區挖出石油,第一批95萬桶年底運回台灣
查德礦區照。|Photo Credit: 台灣中油公司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油海外油氣傳出捷報,第一桶原油預計今年12月抵台,備受矚目。不過中油在查德礦區油田並非獨資,股東包括中國華信能源集團。

(中央社)中油海外探勘進入收割期,位於非洲查德礦區今年2月正式生產石油,中油表示,將95萬桶原油的首艘運輸船,預計今年12月抵達台灣,不僅是中油第一批非洲原油自產自用,也是海外探勘逾40年來的成果展現。

台灣能源進口依存度高,為確保能源供應安全,中油2006年與查德政府簽約取得探勘權,歷經5年多探勘後,於2011年發現數個具經濟開發價值的油田;2017年,奧瑞(Oryx)油田獲查德總統頒發開發生產許可,由中油擔任礦區經營人,展開為期25年的開發生產。

查德礦區為3名股東持有股權,包括中油35%、海南華信國際投控35%、查德政府30%,中油表示,目前礦場每天約生產原油5500桶,及天然氣1萬4000立方公尺。

中油透露,查德礦區今年2月開始正式生產,累計至目前為止已生產140萬桶,預計今年12月,第一艘船95萬桶原油將會運回台灣的大林煉油廠。

中油指出,這是中油從事海外投資探勘40年來,首次獨立擔任海外礦區的經營人,一路主導探勘、開發,到生產,第一船原油運回台灣,將是一項重要里程碑。不過查德油田最高日產原油約9600桶、天然氣約3萬5000立方公尺,對照現階段僅每日產出5500桶原油,未達最大產量。

查德石油運回台,國內油價降不降?

中油說明,今年油價維持低檔,因此不急著現在按照預定計畫生產,此外,今年「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人員調動及設備、原物料運送,也使油田的工作計畫縮減規模。

第一桶原油有其意義,中油運回首批成果之後,後續端看國際油價決定是否運回。中油分析,畢竟查德與台灣路途遙遠,海運時間約1個多月,若能在當地以相同價格出售,利潤相對好,因此將滾動式檢討自用或外售。另外,目前查德礦區產出的天然氣,暫不規劃運回台灣,主要供應礦場發電使用。

中油查德礦區有中資入股,股東「華信能源」已聲請破產

中油海外油氣傳出捷報,不過,中油在查德礦區油田並非獨資,《蘋果日報》指出,中油在2016年9月初,已將查德礦區的35%股權以1.14億美元(約34.2億台幣)出售給中國華信能源集團。

華信能源近年來海外收購動作頻繁,業務擴及非洲、捷克和俄羅斯。2017年,華信能源計畫從嘉能可(Glencore)和其他財團手中,收購俄羅斯石油14.16%的股份,涉及金額高達91億美元,如果談妥,將成為俄羅斯石油的第三大股東(僅次於俄羅斯政府的50%股份,英國石油的20%)。

不僅如此,華信能源也疑似與在這次美國大選勝出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之子杭特(Huter Biden)有接觸。《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今年10月取得杭特硬碟中的電子郵件,聲稱其中一封電子郵件,提到杭特與華信能源的最後協議,將決定他可能任主席或副主席。

不過在2018年,華信能源董事長葉簡明因涉嫌經濟犯罪被中國當局帶走調查後,這項交易也隨之暫停。根據《蘋果日報》,華信能源今年稍早已聲請破產,負債1307.5億元人民幣(約5622億元台幣),董事長葉簡明在2018年遭中國政府調查後,至今已近3年未公開露面。

中油強調仍具油田主導權,運油回台具宣誓意義

根據這項質疑,中油昨日發布新聞稿,強調台灣中油在查德礦區的各項標案,皆依政府採購法辦理,台灣中油是經營人,對各項業務握有最後的決定權。

中油表示,油氣探勘者常常會面臨到可採油藏量可能下修、油價持續低迷及地主國變更石油法規等諸多風險,為分散風險降低對公司營運造成的影響,國際油公司通常會尋求合作公司共同分攤風險,而將礦區部分權益轉讓,台灣中油於各國參與之礦區皆如此。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日在立法院回應媒體詢問,表示各國礦的開發,風險都很高,時間非常長,會有國際相關的作業方式,她稱「這個案子中油跟我報告,主導權是我們中油」,「應該沒有問題」。

經濟部國營會發言人胡文中昨日表示,把載滿整艘船的油桶運回台灣,運費很貴並不符合經濟效益,應該是在當地把挖到的油賣掉,直接獲利資金。但中油此舉,是有特別象徵意義,或許哪一天基於商業考量有國家不賣油給我們,或是萬一發生戰爭,我們是有能力把油運回來,也不用擔心無油可用。

台灣能源仰賴進口,占比接近98%,其中以原油與石油產品為大宗,接近一半(48.23%)。中油指出,查德奧瑞油田是台灣中油首次以國際礦區經營者角色進行油氣探勘,並進入開發生產的礦區,礦區蘊藏量約3400萬桶,全區目前約可日產5800桶原油,其中台灣中油每天可分得2000多桶,開發案台灣自有油氣占比將提升0.4%,第一艘船預計12月運回。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