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暴增、無薪假放整年,我還應該去英國求職或留學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場疫情,催生了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無薪假,英國職場也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如果你計畫要到英國闖蕩,除了健康方面的風險管,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更該納入人生規畫考量,才是學習與疫情共存的智慧。
受疫情影響,英國目前正在進行所謂的「第二波全國封城」,意味著所有的非民生必需品商店包括餐廳、酒吧、服飾店等在內都不能營業,一直要到12月2日,如果疫情趨緩,才有可能重新恢復營業。
因為封城影響經濟層面甚鉅,英國政府在11月5日宣布,從今年4月開始的無薪假制度(Furlough Scheme,又稱Coronavirus Job Retention Scheme),延長到明年3月底,也就是說,英國政府為了保障大多數人不會因為疫情而失業,大刀闊斧地將這「勞工放假、政府發薪」的政策實施一整年。
話雖如此,英國政府如此「慷慨」的使用納税人的錢拯救失業率,真的能讓英國人保住工作嗎?無薪假制度對英國勞動市場又造成哪些影響?有心在近期出發去英國讀書或就業的台灣人,又該如何面對和因應呢?
疫情催生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無薪假
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造成2009年台灣有多逹近24萬人被迫放無薪假,一度成為台灣員工心中永遠的痛,今年雖然因為新冠疫情,台灣實施無薪假的企業數創下新高,但實施期間大多未超過3個月,實施方式也多為每月休五到八日。然而,英國從今年3月23日起進行第一次全國封城,直到6月中才慢慢解禁,這段期間只有像醫護人員、郵差等必要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才能出門工作,其他產業如果可以在家工作就work from home,不然就只好被迫放無薪假,對比台灣,英國無薪假是紮紮實實的「完全停工」。
有些產業雖然可以在家工作,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業務量大減,雇主只好幫部分員工申請無薪假,由英國政府支付這些員工80%的薪水,上限是2500英鎊,以減輕雇主的經濟壓力,而不至於走上裁員一途,讓更多員工能保住飯碗,而且為了搶救因為疫情與封城造成的失業率,英國政府連自雇者(self-employee)也包含在補助的範圍內,目的就是要讓人民不管是受雇或是自雇,都能生存下去。
原本這場搶救失業大作戰的期限是到今年的10月31日,但由於英國邁入秋冬後疫情不降反升,政府不得不宣布從11月5日開始實行第二次的全國封城,於是無薪假的補助政策也跟著延長,直到明年3月底為止。
估計目前英國還在放無薪假的人多逹250萬人,佔英國整體勞動力的7.6%,堪稱英國史上最多人同時一起放無薪假的記錄。
Furlough後的英國職場,出現結構性改變
介紹完Furlough Scheme在英國的發展與實行細節,讀者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初次聽到這個政策時被英國政府的「大手筆」震驚到,畢竟什麽事都不需要做,只要每天關在家裡,就能領政府發放的80%薪水,這種事乍聽之下真的會讓人覺得是種好康。
但事實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無薪假雖然救了很多人,還是有很多人因此失業,畢竟英國政府雖然承諾幫老闆們發薪水,但員工的退休金和健康保險等社會福利的支出,還是必須由雇主買單,即使金額不高,但對已經毫無收入、還必須支付辦公室房租等固定開銷的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許多雇主,因此早在無薪假原本截止日期的10月31日前,就先資遣了一批員工。
根據統計,今年7月到9月間,全英國被解雇的人數高達31萬4000人,創下英國自2009年來的新高,而英國目前的失業率也攀升到4.8%,是自從2016年以來的最高數據,而就業率也持續下降,目前掉到75.3%,所以事實證明 ,英國政府花納稅人的錢砸了400多億英鎊挽救英國的就業市場,成效還是有限。
現實生活中,英國大部分的產業多少都有受到影響,從知名企業包括機械工程業的勞斯萊斯裁員9000人、百貨零售業的Debenhams裁員2500人、損失慘重的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裁員更超過一萬人,到中小企業——譬如我所服務的整合行銷顧問公司,也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員工,當中不乏在我們公司服務超過20年的資深員工,令人感觸良多。
有些公司雖然不裁員,但要大家共體時艱,所以集體減薪10%,比較有良心的公司則是只降高層管理階級的薪水。總之,我身邊聽到的案例九成都是一片哀嚎,尤其是在大企業工作、以往總是光鮮亮麗的人,在這波裁員潮中成了最顯眼的目標,誰叫他們薪水高、資歷深,在需要裁員時最容易出現在第一波名單裡。
不過,這也間接催生了一股中年創業潮,許多在大企業工作多年的資深員工,因為疫情不得不離開耕耘多年的舞台,他們慿藉著多年來在專業領域累積的經驗與人脈創業,有人成為相關領域的顧問,有人則是利用這個機會去「追夢」,將培養多年的興趣打造成事業,譬如之前英國媒體就曾報道一位在某大零售品牌服務多年的王牌業務員,被解雇後成立了自己的漫畫店,開創了事業的第二春。
疫情後的英國經濟發展與職場挑戰
英國現在經濟跌倒谷底,失業率又攀升,更別提每天兩萬多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怖數字了!
雖然美國藥廠Pfizer在11月9日宣布已成功研發出防疫能力高達90%的疫苗,並且已進入第三階段的人體試驗,英國政府隨後也證實,如果該疫苗通過安全性檢測,英國有望在今年12月起開始針對高風險族群施打疫苗,並在明年逐步普及到全民,但即使疫情能在明年受到控制,經濟發展也不見得能馬上恢復到疫情以前的榮景。
這個時候如果你剛好有計劃來英國讀書或工作,是否應該延遲或放棄呢?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我謹以在英國定居、工作近十年的觀察,提供以下建議:
第一,疫情後英國勞動市場必定呈現供過於求的趨勢,如果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順利找到工作,請鎖定因為疫情而受惠的行業,譬如生產防疫必需品的清潔用品業、因為英國政府推出新版印花稅率而生意興隆的房仲業、因為在家工作爆紅的線上通訊科技業,以及封城期間,大家被迫關在家裡不得外出,進而需求量大增的幾個像:線上購物、Fintech、外送服務、園藝用品、DIY產品、保養品、線上學習課程、健康管理等產業。
第二,有心來英國就學,並且希望在畢業後留在英國工作,請考慮「後疫情時代」有潛力的學科,譬如公共衛生相關、病毒學、藥學、醫學、災難管理、線上行銷、傳播通訊科技等。

學習和疫情一起共存,指的不僅是健康方面的風險管理,也包括將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納入人生規劃的考量,如果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計劃著來英國闖蕩,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一點幫助。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關鍵眼中盯】聽說歐美很多研究生不用寫論文就能畢業?至少在英國就不是這樣 1年前
-
我在德國的求職經驗:要堅持「寧缺勿濫」,還是「先求有再求好」? 1年前
-
讀著《大不列顛小怪癖》,我想起北英格蘭12月寒冬夜裡不怕冷的派對妹子 2年前
-
「亞裔歧視」不是假新聞而是留學生的日常,職場上也真實存在「竹子天花板」 2年前
-
英國衛生大臣繞過程序訂了一批「好便宜的口罩」,到底是救人要緊,還是paperwork重要? 2年前
-
2020年全球因疫情工時損失8.8%,女性和年輕勞工最慘,台灣7%勞工受影響 2年前
-
英國女王BBC耶誕暖心演說「你並不孤單」,但Channel 4的「Deepfake假女王」被罵爆 2年前
-
TOPSHOP等英國品牌搖搖欲墜,不敵電商的零售業該如何在疫情下倖存? 2年前
Tags:
ASUS與NVIDIA聯手陽明交大應用藝術所,頂尖軟硬體設備助藝術與STEM領域學生提前接軌AI產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AI的影響力從業界延伸到學界, AI課程成為學生熱門選修,此類課程仰賴高效能工具。ASUS與NVIDIA看準學界需求,於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IAA)配置多台搭載GeForce RTX 40 系列筆電GPU的ASUS/ROG高效能,以頂尖的軟硬體設備,幫助師生輕鬆運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激盪創意,培養前瞻藝術人才。
近年因應生成式AI的熱潮,AI對產業的商業模式、營運流程,產生顛覆性的革新。事實上,AI的影響力,也開始從業界延伸到學界,越來越多學生主動學習寫AI程式,或將AI工具應用到主修科系。透過高效能的軟硬體工具,教授在授課或學生實作過程, 得以無後顧之憂揮灑新世代創意。
本次產學合作由華碩提供經NVIDIA Studio認證並搭載GeForce RTX™ 4060筆電GPU的創作者筆電,包括ASUS Vivobook 16X、ROG Zephyrus G14、ROG Flow X16以及適合STEM學習的ASUS TUF Gaming A15,幫助同時跨藝術創作及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在符合業界標準的環境中實作,激發無窮創作潛力。
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培養跨領域學生使用最新科技媒材進行創作
此次華碩與NVIDIA、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攜手,以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形式打造前瞻藝術學習環境,考量之一就是應藝所訓練學生時,強調對新科技的重視程度。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表示:「我們許多學生是跨科系報考,像是資工、教育、文學等,所上學風自由開放,也與時俱進。教學時使用最新工具媒材,讓藝術與科技產生深度融合,『跨領域』成為應藝所相當獨特的人才養成路徑。」

既然應藝所的師生在教學、創作過程高度依賴科技,ROG Zephyrus G14提供給師生使用後有哪些明顯的感受?劉辰岫舉例,教學過程會使用到3D建模軟體Blender,以及同步執行多個機器學習任務,因為ROG Zephyrus G14搭載GeForce RTX 4060 筆電GPU提供強大的運算效能,在處理複雜的3D建模訓練指令時,操作起來相當順暢,高解析度螢幕可以看到細緻的渲染視覺,對於師生在建模過程,確實可以加速流程。
另外,應藝所在教學現場相當重視腦力激盪的討論,進而嘗試打破藝術邊界,讓創意勇於馳騁。課程中如果人手有一台高效能筆電,不但可大幅減少運算時間,ROG Zephyrus G14輕薄好攜帶,可在任何空間進行討論、創作或展示作品,十分便利。

劉辰岫觀察到,學生透過ROG Zephyrus G14執行視覺化程式設計軟體TouchDesigner,在創建藝術作品之際,受惠高效能的NVIDIA GPU,可以處理更複雜的視覺效果,實現最高畫格率,加速生成出要渲染作品的指令;加上這台筆電相當輕巧,內建HDMI、Type-C和USB多種接頭,學生上課時能輕鬆連接到投影機或拿在手上,將藝術作品分享給其他人觀賞,有助於在課堂上把創意想法變成實際作品。
全球獲獎無數的ROG Zephyrus G14 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筆電 GPU,高達 125W TGP,並具備 NVIDIA Advanced Optimus 與 DLSS 3 技術,解鎖頂級創作應用程式中的 RTX 和 AI 加速、可實現最大穩定性的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最佳化運算能力及效能超乎想像,加速創意構思,輕鬆迎戰多工任務。採用ROG Nebula 霓真技術電競螢幕,16:10長寬比,QHD 165Hz/3ms 面板, 100% PCI-P3 廣色域,搭配 Dolby Vision 影像技術,色彩準確度通過Pantone認證,畫面明亮、快速、生動,更有德國萊因護眼認證,不閃屏、抗藍光,揮灑創意開闢嶄新「視」界!了解更多:ROG Zephyrus G14
開放資源給其他學科學生使用,成為校內跨領域的創意激盪Hub
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設備,也開放給陽明交大其他科系師生預約使用。因為看到越來越多STEM領域的學生,在寫程式作業的時候,受限私人筆電的GPU效能不夠優異,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對此,華碩與NVIDIA就針對理工相關學科的學生,鼓勵使用搭載NVIDIA GPU的華碩筆電,可加速驅動機械、結構和電氣仿真等數十種的STEM應用程式,展現高速效能;又或是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的學生,在處理大型數據集、訓練生成式 AI和機器學習模型時,可以更快獲得的分析結果。

事實上,過去十年間NVIDIA已經從一間以GPU為核心業務,進化成運算平台的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光只是顯示卡,還有橫跨其中的軟體及運算平台,例如有NVIDIA AI(企業級尖端人工智慧平台)和 NVIDIA Omniverse(創意協作開放平台)。幫助設計師、藝術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專業創作者,不再受限軟硬體資源,影響創作或演算的進度。
也因為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學習設備開放給各系所授課使用,有助於日後校內跨領域交流。劉辰岫教授回應:「應藝所是整合跨領域創意的樞紐,很多時候不同領域的師生都會在這裡做腦力激盪,加上應藝所的課程也有很多非本科系學生選修;以及我手上的計畫也會邀請建築所、資工所的老師一起參與,因此我們很期待未來這些資源的加入會帶動更多跨領域的創意激盪。」

ASUS與NVIDIA賦能空間價值,規劃講座/工作坊協助師生掌握新科技
除了提供軟硬體設備,ASUS與NVIDIA也期待能為此場域挹注更多創新能量。後續也將規劃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主題,讓校內師生能第一手掌握產業現況,使用嶄新的設備來進行研發與實作。
例如NVIDIA將籌辦生成式AI主題的研討會,邀請領域的業界講師,教導學生怎麼設定、使用生成式AI來提升創作效率,藉此讓學生們認識到GPU在創作時的重要性。另外,NVIDIA也會規劃Omniverse工作坊,邀請教授和學生親自實作,了解Omniverse的特點和功能,有助於把Omniverse融入創作流程,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另一方面,深耕校園多年的華碩,以培育更多國內優秀技術人才為出發點,未來也會在此舉辦AI主題講座,邀請業師講授如何實際操作創作者筆電及相關應用,有助師生更了解產品特色,得以更精實地利用筆電創作,期待能具體提升同學的創意產出效率,以及擴大教授的研究能量。
當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的下個角力主戰場,台灣若希望在AI賽道不落人後,從教育往下扎根將是關鍵。華碩與NVIDIA攜手陽明交大,透過提供設備、講座等多元資源,有助於培養下一代AI思維,厚植設計人才的數位實力,期待台灣有朝一日成為AI強國。
想擁有最佳效能的華碩筆電,現在就加入華碩教育商店會員,學生/教職員登錄享專屬優惠價,首次登錄再送500元購物金!立即登錄:華碩教育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