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孩子一不小心就觸法》:熱心助人卻意外造成傷亡,在法律上能夠免責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家開始討論這個案件,每一個熱心助人者究竟應該量力而為?還是盡力而為?TO BE OR NOT TO BE?賠或不賠?這已然涉及到「法」與「道德」之間的界線。
文:連世昌
新聞案例
2000年9月13日,當時一位就讀景文高中2年級的學生,因為先天性染色體異常,因此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娃娃),以致行動不便,無法行走,除行進需要小心外,更要避免碰撞。
當天下午體育課,因為下雨,上課地點自操場改至地下室,而原本並不需要上體育課的玻璃娃娃同學,在同班陳姓同學的詢問下,表示願意前往地下室,陳姓同學在徵得應允下抱他下樓。
但因當時學校並未設置完備的無障礙設施,下雨造成樓梯地板溼滑,導致陳姓同學走路打滑,以致玻璃娃娃同學自樓梯上滑落,進而造成頭部鈍創、顱骨破裂及四肢多處骨折,並於當日晚間不治死亡。
事件發生後,玻璃娃娃家長向陳同學及學校求償,二審判決陳同學和學校須連帶賠償330萬餘元,引發社會對「好心是否也需量力而為」的爭論,更有許多玻璃娃娃以及身心障礙的學生遭學校拒收。
後經高院更一審時又有了180度大逆轉的判決,高院判定陳姓同學熱心助人,摔倒時仍緊抱同學不鬆手,認定其並無疏失,因此判決陳生毋須負起損害賠償責任。但認為學校方也有過失責任(未建立適當的無障礙環境),判決學校應賠償死者的父親107萬餘元,母親64萬餘元。
新聞聊一聊:一位裘馨氏肌肉失養症男童的命運
開著小吃店的阿雄爸爸,手邊正準備晚上要開店用的食材料理。桌邊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阿雄爸爸手擦拭乾淨之後接起了電話,按照制式的應答方式問道:「您好,請問有何貴事指教?」頓時之間,阿雄爸爸心急如焚,顧不得眼前的工作,剎那間,他的眼睛已經溢滿淚水……可是,他仍然必須打起精神驅車趕往附近的敏盛醫院處理最要緊的急事。
兒子小雄,從出生到這個世間開始就因為遺傳的關係,罹患肌肉萎縮症,肌肉萎縮是一種基因缺損的疾病,它的類型有很多種,如:裘馨型、貝克型、脊髓型等其他類型,小雄罹患的是最嚴重的一種裘馨型肌肉萎縮症,也就是說,小雄的肌肉細胞功能將逐漸喪失,走路時變得容易跌倒,常常跌得額頭及雙膝傷痕纍纍,無法正常地走路,上、下樓梯顯得吃力等。
最後,大部分患童15至20歲之間往往因為控制呼吸的肌肉或心臟肌肉受波及,導致患童呼吸困難或心臟停止跳動而結束生命。小雄,正是那微乎其微的10萬分之3人當中的1個,小雄的親生母親或許因為自責、或許因為接受不了這樣的命運,她選擇逃避,她跟小雄的爸爸離婚之後,離開這個令人傷悲的環境,自此,杳無音訊。
阿雄爸爸回憶起小雄到了3至5歲左右,走路時怎麼變得容易跌倒,無法正常走路(有時候會用手撐扶著桌椅徐走),跑步時會搖搖晃晃,隨著年齡增加肌肉受損程度愈嚴重,上、下樓梯顯得吃力等,小雄的肢體無法活動自如,並且造成各關節攣縮變形。
在民國96年時小雄9歲,就讀國小3年級,爸爸為他準備了輪椅代步(支架輔助),幫他找的小學是一間具有殘障設施、特殊教育的學校。
99年4月26日下午,小雄就讀的學校教室顧慮到小雄是用輪椅代步,因此向來安排在一樓平面教室,然而99年4月26日當天下午,因英文課臨時更改到地下室上課,同學幫忙坐輪椅的男童推輪椅進教室,卻因教室門口有2.5公分高的門檻致輪椅卡住,導致小雄摔落地面受傷,你知道嗎?一個肌肉萎縮症男童摔傷,是整個身體臉部直接重摔到地面,這跟一般健康的孩子可以稍作反射性動作用膝蓋先著地,緩和身體重摔狀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2年後男童因擴張性心肌病變等因素,於101年4月14日死亡。校方表示門檻僅2.5公分高,用來防止淹水,校園設施均符合建築法並經驗收合格,並無過失。
「哇!熱心助人的同學,不知道後來他有沒有被家屬究責?」我想,大家展讀至此,心中應該有些繼續想知道下文的悸動……
這位同學協助小雄推輪椅進教室,不慎被教室的門檻卡住跌倒,導致小雄雙腿骨折送進加護病房,後因心跳、血壓持續不穩,醫院發出病危通知。其實,小雄住院隔天,推輪椅的同學就由爸爸媽媽、老師陪同探病,不斷表達歉意。阿雄爸爸願意以寬容的心,原諒幫忙推輪椅的同學,但質疑校園無障礙空間與特教助理人員不足。
阿雄爸爸緩緩說道:「他是無心的,我跟兒子都不怪他,要他別再自責。」邊說眼眶已經漸漸又泛起熱淚,久久不能自己。
其實,熱心助人固然是美德,要盡力而為,更要量力而為!像那位幫忙小雄的同學,因好心協助卻導致小雄雙腿骨折送進加護病房,助人不成反造成其傷害,就真可惜了他們原本的善意。還好,阿雄爸爸這位家長不追究熱心助人的孩子,不然可能還會有更多麻煩呢!
所以,藉由這件事也提醒我們,不是好心沒好報,而是有時在助人的同時,不能只憑一股腦的熱心,還要「量力而為」,這樣的幫助才真的有意義!
連律師小學堂
Q1. 熱心助人意外造成他人傷亡,熱心助人者會遭到法律究責嗎?
熱心相助卻成被告,以後誰敢見義勇為?
民國94年間曾發生一起頗富爭議的校園案件,熱心助人的陳同學抱同班的「玻璃娃娃」下樓,結果天雨路滑不小心摔跤,導致玻璃娃娃傷重不治死亡。
整起事件在台灣社會掀起激烈的論辯,因為平日照顧玻璃娃娃的孫同學生病,熱心的陳同學「自願」幫忙照顧玻璃娃娃,沒想到天雨路滑發生令人遺憾的意外。結果一審法院法官認為陳同學不用賠償,二審法院法官認為陳同學要賠償300萬,更正一審又判陳同學與其母不用賠償,但學校因為沒有提供無障礙設施給肢體障礙的學生使用,所以要負賠償責任。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