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屆金馬獎】:《消失的情人節》金馬最大贏家,評審團在2獎項最後決定「翻盤」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第57屆/2020金馬獎今年如期舉行,成為疫情下最受矚目的頒獎典禮。最終由《消失的情人節》奪下5獎成為最大贏家。
華語影壇的年度盛事第57屆金馬獎,最大贏家為《消失的情人節》,入圍11項最終獲得最佳劇情片、導演、原著劇本、剪輯、視覺效果五項大獎,以喜劇電影來說成績難得。今晚第三度站上金馬舞台的陳玉勳,得獎感言也簡單:「剛剛忘了感謝我爸媽,生了可愛又善良的小孩,謝謝各位前輩,謝謝你們。」
監製葉如芬則說:「金馬獎夠在這樣情況下的舉行,維持原則、保持精神,是這時候最艱難的事情。電影是我們的信仰,所以我想我們的電影不會消失,我們會像同學一樣團結,抬起腿繼續拍電影。 繼續拍電影,然後邁向美好未來。」
李烈也說:「剛剛該謝都謝過了,真的非常感謝幕前、幕後所有演員跟工作團隊,真的有最強工作人員,沒有他們就沒有這部好看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還在院線,還沒看的觀眾請明天進戲院!」
其餘觀眾特別關注的獎項方面,男女主角分別為《親愛的房客》莫子儀、《孤味》陳淑芳,兩人也雙雙寫下紀錄。莫子儀成為同年度首位榮獲台北電影獎、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陳淑芳則以81歲之姿成為金馬獎史上最高齡的演員獎得主,更同時成為在同一屆獲得女主角、女配角獎項的演員,首度入圍就創下記錄高標。至於男配角則為第二次入圍,首度獲獎的《同學麥娜絲》納豆。
新導演為備受矚目的《南巫》張吉安,除了拿下金馬獎新導演,之外張吉安也在昨天的入圍酒會獲得會外賽「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且《南巫》也已經先在11月8日贏得「奈派克獎」和「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可說是今年金馬的常勝軍。新演員則是《無聲》陳妍霏,陳妍霏今年也有演出《孤味》,表現亮眼。
賽後,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安在後台說:「今年真的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參與了30多年的金馬獎,今年特別感動,我坐在台下看每個得獎人,今年讓我特別感動。其他影展越來越僵硬,但金馬獎有些事做得越來越奔騰越有活力,作為金馬獎的一份子我非常驕傲,很高興順利完成,也請大家繼續支持金馬獎。」
今年評審團主席李屏賓也說:「有機會做評審團主席,有很沈重的壓力,任務就是在這麼多片子裡選出最好,永遠不會知道結果是什麼,選片的過程當有一些爭執或有些不同意見,但這次本身台灣的片子素質很高,認同性也比較集中」
金馬執行長聞天祥解釋賽果:「劇情長片競爭最激烈的作品是《消失的情人節》、《日子》、《同學麥娜絲》,導演獎項則集中在陳玉勳跟蔡明亮的競爭,男主角雖然其他入圍者都有票數,但無法撼動莫子儀,莫子儀順利出線。女主角最終是討論大霈、白靈和陳淑芳,但淑芳阿姨在廣度與深度都是最完美的,演出水到渠成。」
最佳男配角的討論在納豆、鄭人碩、金玄彬,評審讚美納豆對美好憧憬到幻想破滅,有點荒誕,容易演到令人討厭,但納豆卻讓人同情,表現渾然天成。最佳女配角陳淑芳眾望所歸,綿裡藏針到後來釋懷,把配角演成主角。
新導演是張吉安跟廖明毅在討論,廖明毅打破框架,未來表現無可限量;但張吉安的電影非常特別,多年採集累積,藝術上的想像力完美融合在南巫上。
最佳新演員各有支持者,最後競爭最激烈的是《幻愛》的男主角劉俊謙,但陳妍霏因為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能把觀眾帶到一個看似扭曲,但極為複雜的受害者形象,未來表演可觀。
有兩個項目翻案成功,其一是最佳導演。最佳導演陳玉勳和蔡明亮非常激烈,但預投票上本來陳玉勳勝出,下一輪投票是蔡明亮勝出,所有結束後討論是不是該在翻盤項目再做更仔細的討論,翻盤討論必須有超過2/3的同意,有超過12個評審覺得這個項目要更仔細,所以重新討論。
蔡明亮能用簡單東西講出深刻內容且極端動人非常難得,但陳玉勳拾回早期創作的純真,但掌控純熟,有跳躍式的進步,兩個都非常優秀。
第二個是電影歌曲部分,電影歌曲是《孤味》和《刻在》最後競爭,第一次投票勝出是《孤味》,後來有評審提出要再討論一次,討論依據歌曲對推進劇情、表現人物性格,兩首歌曲都有相當大的濃度,但《刻在》因為真的刻在評審的心裡,忍不住唱出來了,最後翻案成功。
最後,評審則希望提到《手捲煙》和《狂舞派3》,雖然都沒有得獎,但這2部電影在推動香港電影繼續往前的企圖和視野都十分動人,特別需要強調。
以下為《關鍵評論網》整理今年的金馬獎入圍暨得獎名單:
【第57屆金馬獎入圍暨得獎名單】
最佳劇情長片:
- 《同學麥娜絲》
- 《手捲煙》
- 《親愛的房客》
- 《日子》
- 《消失的情人節》
最佳導演:
- 蔡明亮/《日子》
- 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 黃信堯/《同學麥娜絲》
- 鄭有傑/《親愛的房客》
- 陳果/《墮胎師》
最佳新導演:
- 張吉安/《南巫》
- 廖明毅/《怪胎》
- 許承傑/《孤味》
- 柯貞年/《無聲》
- 陳健朗/《手捲煙》
最佳男主角:
- 李國煌/《男兒王》
- 劉冠廷/《消失的情人節》
- 林柏宏/《怪胎》
- 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 林家棟/《手捲煙》
最佳女主角:
- 李霈瑜/《消失的情人節》
- 謝欣穎/《怪胎》
- 桂綸鎂/《腿》
- 白靈/《墮胎師》
- 陳淑芳/《孤味》
最佳男配角:
- 納豆/《同學麥娜絲》
- 鄭人碩/《同學麥娜絲》
- 張少懷/《腿》
- 戴立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金玄彬/《無聲》
最佳女配角:
- 高慧君/《逃出立法院》
- 張雅玲/《迷走廣州》
- 陳淑芳/《親愛的房客》
- 謝盈萱/《孤味》
- 陳雪甄/《馗降:粽邪 2》
最佳新演員獎:
- 吳奕蓉/《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
- 劉俊謙/《幻愛》
- 霍嘉豪/《狂舞派3》
- 陳昊森/《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陳妍霏/《無聲》
最佳原著劇本:
- 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 張吉安/《南巫》
- 鍾孟宏、張耀升/《腿》
- 鄭有傑/《親愛的房客》
- 柯貞年、林品君/《無聲》
最佳改編劇本:
- 曾俊榮、周冠威/《幻愛》
- 黃信堯/《同學麥娜絲》
- 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 黃修平/《狂舞派3》
最佳劇情短片:
- 《伏魔殿》
- 《手事業》
- 《夜更》
- 《幽魂之境》
- 《主管再見》
最佳攝影:
- 周宜賢/《消失的情人節》
- 彭文淳/《今宵多珍重》
- 廖明毅/《怪胎》
- 中島長雄/《同學麥娜絲》
- 姚宏易/《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最佳視覺效果:
- 郭憲聰/《消失的情人節》
- 龔仲湘、苗天雨、嚴振欽/《怪胎》
- 李志緯/《嗨!神獸》
- 許媛、黃閔彬/《馗降:粽邪 2》
最佳美術設計:
- 王誌誠/《消失的情人節》
- 李天爵、劉怡如/《無聲》
- 張兆康、姚漢文/《手捲煙》
- 趙思豪/《同學麥娜絲》
- 吳忠憲/《怪胎》
最佳造型設計:
- 郭子勝、Azni SAMDIN/《男兒王》
- 林少芬/《今宵多珍重》
- 許力文/《腿》
- 張兆康、陳子晴/《手捲煙》
- 施筱柔、王嘉瑩/《馗降:粽邪2》
最佳動作設計:
- 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
- 張鵬/《打噴嚏》
- 麥秋成/《狂舞派3》
- 鄧瑞華/《手捲煙》
最佳剪輯:
- 賴秀雄/《消失的情人節》
- 賴秀雄/《同學麥娜絲》
- 雪蓮、黃修平/《狂舞派3》
- 蘇珮儀、陳俊宏/《無聲》
- 張叔平、盧煒麟/《手捲煙》
最佳音效:
- 曹源峰、何湘鈴、林子翔、李育智、王敏旭/《日子》
- 杜篤之、吳書瑤/《幻愛》
- 簡豐書、湯湘竹/《消失的情人節》
- 鄭名輝、譚景華、楊智超/《狂舞派3》
- 郭禮杞、李東煥/《無聲》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柯仁堅、蔡仲軒/《同學麥娜絲》
- 法蘭/《親愛的房客》
- 柯智豪/《孤味》
- 侯志堅、黃雨勳/《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盧律銘/《無聲》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Happy Family/《你是豬》
- Lost and Found/《消失的情人節》
- 孤味/《孤味》
- 歡迎嚟到呢座城市/《狂舞派3》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最佳紀錄片:
- 《爺爺和父親》
-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 《千年一問》
- 《迷航》
- 《佔領立法會》
最佳動畫長片:
- 《中山魂》
- 《廢棄之城》
最佳動畫短片:
- 《白露》
- 《大冒險鐵路》
- 《山川壯麗》
- 《多雲時情》
- 《夜車》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 彭仁孟
終身成就獎:
- 侯孝賢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黃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