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將提名外交顧問布林肯為國務卿,普亭說出俄羅斯仍未恭賀勝選的原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預計將於當地時間24日宣布部分內閣人選,將提名其長期外交顧問布林肯出任國務卿,布林肯曾表態認同中國為美國最大挑戰。美國另一挑戰俄國至今未表態恭賀拜登,俄國總統普亭不擔憂會影響俄美關係,畢竟兩國關係「早就被破壞了」。
※封面圖為布林肯2015年以副國務卿身分參加美中經濟論壇。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預計於當地時間24日公布內閣人選,將宣布其長期外交顧問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國務卿;布林肯曾表示,認同中國是美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指出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想法不切實際。被美國視為另一大對手的俄羅斯至今尚未恭賀拜登當選,俄國總統普亭昨被問到,難道不擔心此舉會破壞俄美關係;普亭回答,俄美關係「早就被破壞了」。
《彭博新聞》昨(22)日率先報導可能的提名消息,國際通訊社《路透》和《美聯社》後取得多名拜登陣營人士說法,皆指出最可能的國務卿人選就是布林肯(Antony Blinken)。報導指出,現年58歲的布林肯自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執政時開始在國務院工作生涯;拜登仍是參議員時,布林肯擔任拜登在參院外交委員會的幕僚長,長期獲拜登信任至今。

拜登之後成為前總統歐巴馬副手,布林肯於2013年起擔任歐巴馬的國安顧問;2015年轉任副國務卿至2017年歐巴馬卸任。拜登本次競選總統,布林肯也作為拜登的外交政策首席顧問。
同意中國是美國最大挑戰,競合手段都要有
《中央社》報導,布林肯在今年9月一場線上會議提到,他同意中國是美國在經濟、科技、軍事及外交上所面臨最大挑戰,美中之間需有競合,「完全脫鉤」的想法不切實際,也會招來反效果;重點不在於川普和拜登誰對中國比較強硬、誰比較軟弱,而是誰保護美國的策略比較有效。
例如美中貿易戰,布林肯認為,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已呈現「一敗塗地」,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中國依然故我;從雙方進度看來,永遠無法達成下一階段協議。曠日持久的關稅戰也傷到美國農民、製造業和消費者。
布林肯表示,必要的時候拜登政府也會使用關稅策略,但是會有計劃地確保措施能達到目的,而非只是虛張聲勢。在亞太區域,拜登也會增強與日本、韓國、澳洲等盟國等合作。《中央社》指出,台灣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放寬美國牛肉與豬肉進口時,布林肯曾推文表示,美台增強經濟連結,藉此也能支持彼此共享的民主價值、鞏固區域和平穩定的承諾。
Taiwan's move to lift trade barriers is good for American farmers, ranchers, and our economy. Stronger economic ties with Taiwan also support our shared democratic values and our common commitment to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https://t.co/yY7xAdaZSL
— Antony Blinken (@ABlinken) August 28, 2020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曾和歐巴馬時期的國防部次長佛洛諾伊(Michèle Flournoy)共同創立地緣政治策略諮詢公司WestExec,兩人關係良好。而佛洛諾伊是拜登目前呼聲最高的國防部長人選,軍事上的立場為對中鷹派。
《外交家》網站指出,佛洛諾伊曾表態認為美國的防禦優先重點應從中東轉移至太平洋,發展超音速武器等新技術和戰術。今夏她在《外交》雜誌網站一篇投書更指出,為應對中國威脅,美國必須有能力在72小時內摧毀中國在南海的所有艦艇與商船。
拜登此刻最大的問題恐怕仍在國內,由於川普拒絕承認敗選,政權轉移進度遲滯;川普近日開除多名國安相關官員,美國退出《巴黎協議》、《開放天空條約》都於本月生效,增添拜登政府日後要處理的事務負擔。《美聯社》報導指出,多名共和黨參議員都呼籲川普開始移交政權,川普的長期盟友、紐澤西州前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也稱川普法律團隊在試圖翻轉選舉的訴訟是「國家級尷尬」(national embarrassment)。
俄羅斯暫不恭賀也沒關係,「已經破壞的關係不會再被破壞」
全球多國領袖已向拜登祝賀當選,包含中國,大國之間惟俄羅斯總統普亭至今未表態。實際上,美國內部繼續紛紛擾擾、川普不斷辭退國安官員,這些戲碼都更符合這些與美國對立的國家之心意。
俄國《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普亭昨受訪時表示,將等待美國法律流程塵埃落定後再表態;俄國會與美國人民選出的總統合作,「但若要給予這種信任,必須依照習俗上有一方承認對方勝選、或者法律上總結了選舉結果」,而美國目前在習俗上和法律上都還沒符合條件。
普亭強調,「我跟你保證,沒有我們喜歡誰、或不喜歡誰這種潛在原因。我們只是在等待美國內部政治對立結束」。被問到沉默不發表祝賀,會否擔心影響俄美關係,普亭則說,俄美關係「已經被破壞了」,早已壞光的關係無法再被破壞。
此外,普亭亦指出美國的選舉人制度其實並不公平。有些州份人口極多,每個州分的每張選舉人票,背後反映出的選民人數有落差,導致美國大選已3度出現總統參選人獲得較少普選票、卻能拿下較多選舉人票而勝選,「這是民主的嗎?」
普亭強調自己不是要侮辱美國的選舉制度,美國要不要改變選舉制度,是美國人民、立法者和總統自己的事情,「我們一直反對別人干涉我們的內政,老實說美國向來也是反對別人干預」,如果美國人對現行的投票制覺得滿意,「好吧,那就天佑他們囉(ну ради бога)」。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Biden to Name Longtime Aide Blinken as Secretary of State(彭博新聞)
- Biden push to restore U.S. global role starts with Blinken(路透)
- Biden expected to nominate Blinken as secretary of state(美聯社)
- 拜登首席外交顧問:中國是最大挑戰但不應完全脫鉤(中央社)
- 蕭美琴致電拜登外交顧問 盼深化雙邊合作(中央社)
- Potential Biden Administration Defense Pick Outlines Pentagon Priorities for Next Decade(外交家)
- How to Prevent a War in Asia(外交雜誌)
- Путин объяснил, почему РФ не поздравила никого с победой на выборах в США(國際文傳電訊社)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