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總統交接程序正式啟動,拜登內閣將由哪些人出任要職?

美國總統交接程序正式啟動,拜登內閣將由哪些人出任要職?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總務署署長墨菲表示她從未受到來自行政部門(包含白宮以及國務署)直接或間接地施壓,有關決策以及宣布的時間點。但她表示確實收到來自網路、電話以及電郵的威脅,為的是強迫她做出倉促的決定。

美國總統大選後續總算有新的進展,總務署(GSA)署長在昨(23)日發表了致總統當選人拜登的信件,表明行政機關已準備好要進行總統交接的程序。現任總統川普(港譯「特朗普」)則在推特表示,他建議總務署去做程序「該做的事」,但選舉相關官司仍會繼續。

另一方面,拜登也在昨日公布了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相關的人事佈局,重要的內閣人事預計也將在近日出爐。

無懼威脅,總務署啟動正式交接程序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總務署署長墨菲(Emily Murphy)在昨(23)日發表了一封致總統當選人拜登的信件,表示她的機關已經準備好正式的總統交接程序。這封信件在密西根州確認選舉結果由拜登勝出,並獲得該州16張的選舉人票之後發出。

墨菲表示她從未受到來自行政部門(包含白宮以及國務署)直接或間接地施壓,有關決策以及宣布的時間點。「更明白地說,我沒有收到任何指示要我延後相關決定。然而,我確實收到來自網路、電話以及電郵的威脅,範圍從我的人身安全、家庭、員工,甚至是我的寵物,為的是強迫我做出倉促的決定。但即使面對數以千計的威脅,我仍堅定地維護法律。」

墨菲表示相較於媒體報導以及相關影射,她的決定並非出於害怕或是偏袒。她指出,現行法令要求總務署管理人弄清楚誰是總統當選人,但由於法規並沒有為這過程提供相關程序或標準,因此她查看了先前選舉中涉及司法攻防以及計票的相關前例。墨菲說明總務署不能決定訴訟、重新驗票的結果,也無法決定這類訴訟是否合理或正當。

墨菲在信裡向拜登重申,總務署管理人無法證明總統選舉的贏家是誰。取而代之的是,總務署管理人在法令規定下的角色相當侷限,就是提供交接過程相關的資源與服務。總統大選實際的贏家仍將由憲法相關的選舉程序決定。

拜登團隊著手交接,總統川普仍相信自己會勝出

《CNN》報導,拜登團隊負責交接的行政主管約翰尼斯・亞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暫譯)表示,「啟動交接是非常需要進行的一步,以利著手處理我們國家正在面臨的問題,包含讓肺炎疫情獲得控制,並讓經濟回到正軌。」

亞伯拉罕說總務署的決策是個決定性的行動,以利與聯邦機關的交接程序可以正式啟動。亞伯拉罕表示(拜登)交接團隊官員將會開始與聯邦官員會面討論疫情與國家安全利益,並了解川普團隊是如何的架空聯邦機關。

現任總統川普在推特上則發文感謝墨菲對美國堅定的貢獻與忠誠,並表示他不樂見騷擾、威脅和辱罵這些事情發生在墨菲本人,她家人以及總務署員工身上。川普在同則推文中也表示官司會繼續進行,並表示他相信他會勝出。然而為了國家利益,川普表示他建議墨菲及其團隊去做初期程序該做的事情,但他是這樣告訴他的團隊。

拜登內閣人事佈局,有哪些要角?

同樣也在昨天,總統當選人拜登也公布了外交政策以及國家安全的重要人事安排,美國各大媒體也紛紛預測重要的內閣人事。除了已知拜登將宣布其外交顧問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國務卿,其中重要人事的介紹如下:

《華爾街日報》報導,白宮幕僚長預計由柯連恩(Ron Klain)出任,1980年代柯連恩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時,拜登就是該會的主席。1987年拜登首度參選總統時,柯連恩也在競選團隊之中。柯連恩先前也是副總統高爾的幕僚長,拜登擔任副總統時他也擔任相同職位。歐巴馬總統任內,他也身兼伊波拉防疫總督導(Ebola czar)。

AP_711031826382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預計出任白宮幕僚長的柯連恩(Ron Klain)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預計由湯瑪斯-葛林斐德(Thomas-Greenfield)出任,她在2013-2017年間曾任國務院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在此之前葛林斐德出任美國駐賴比瑞亞大使。

國安顧問預計由蘇利文(Jake Sullivan)出任,他在拜登擔任副總統任內就已擔任過同樣的角色。蘇利文也曾是希拉蕊擔任國務卿時的貼身幕僚。歐巴馬政府時期,蘇利文則是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在美國與伊朗達成核協議方面,他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AP_17284575971970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預計出任國安顧問的蘇利文(Jake Sullivan)

《中央社》報導,蘇利文在今年5月11日與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視訊對談時曾表示,台灣議題並未獲得關心區域情勢的美國觀察家應有的關注。中國正在香港進行公開且侵略性的鎮壓,他認為今年、2021年或2022年某個不對稱舉動(some asymmetric move)的可能性是真實的,因此需要更加關注台灣。

對於中國,蘇利文於今年5月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拜登不會採取美國總統川普那種「美國獨行」(America alone)的作法對付中國,而是會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施壓北京,強化技術移轉限制,並把人權議題拉到最高層級。他主張,美中可以既競爭又共存,中國雖然成為比蘇聯更強大的競爭對手,但也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美中若無法合作,許多全球性議題將無法解決。

拜登內閣中的財政部長,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望由前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出任,她的專長是勞動經濟學。此人事安排如果成真,葉倫將是首位女性財政部長,拜登的安排是想借重葉倫的專長讓美國從武漢肺炎疫情與封鎖中恢復。葉倫同時也是首位擔任聯準會主席的女性。

AP_19226595149064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有望出任財政部長

“2020美國大選”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