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六件我希望大學就知道的事:除了本科專業,別忘了拓展「學習的廣度」

六件我希望大學就知道的事:除了本科專業,別忘了拓展「學習的廣度」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些時候我們會妄自菲薄,被別人懷疑,但是當你做了研究,做了足夠的功課,你必須要對自己有自信,堅持自己的選擇。畢竟這是你的人生,而你精彩的下一章節,就是從今天的決定及改變開始。

我在2018年11月10日受邀在台大校慶、化學系系慶時演講分享。為了這次公開演講,我要和公司申請,法務、政策、公關部門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公開演講。

考慮到活動在我飛機抵達台灣的不到12小時的隔天,以及許久沒有演講,我一度想打退堂鼓。但後來想著要回饋母校、母系,以及分享經驗給有興趣的朋友、學弟妹、粉絲們,我還是咬著牙,在過去一個月工作很忙之餘,做文件提交申請,以及寫稿、做投影片、練習演講。以下是我當時的演講內容,和大家分享六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謝謝系主任,徐丞志老師的邀請,系辦許小姐的協調聯繫。今天很榮幸可以參與台大及化學系90週年的慶祝活動,我是2008年80週年時學士畢業的。今天想要從我大學及畢業後這10年來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六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以及我三次人生低潮落魄時期故事。

我2008年台大化學學士畢業後當兵,2009年到台大環工所當助理準備出國申請,2010年來美國Lehigh University念環境科學碩士,後來先在美國Virginia新創公司Hook Mobile當軟體工程師。

2015年到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SolarCity擔任軟體工程師,2016年電動汽車公司Tesla併購SolarCity,所以我有大概三個月在Tesla。我在2017年一月以後是Facebook的軟體工程師。我也是部落格「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的作者,部落格中分享我轉換跑道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在矽谷的所見所聞,以及自我學習成長的筆記。

今天最重要的主題,世和大家分享「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六件事」。

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六件事」

1. 對新趨勢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

希望我那時候就知道比特幣(Bitcoin)。這樣我早些研究,2009、2010年有在一個比特幣不到一美元或是很低的時候有買,可能現在就退休了。

上面是個玩笑話。我想主要的建議是要「對新趨勢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說不定你可能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個世界,很多時候「早」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2. 除了本科之外,多培養知識的廣度

我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學校的科目,並沒有多培養我的知識廣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想要多讀書,在本科之外培養各種不同的領域的知識,了解自我性向並確認人生方向。這樣我可能更早就會開始學習程式,也不需要半路出家了。

3. 多參與實習,接觸業界

多參與實習,接觸業界,這可能是我最希望我有早點做的事。在大一開始的每個寒暑假,到業界實習,從業界的工作來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累積的職業。我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實習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要在非政府組織(NGO)工作,做像是遊說法案的工作;我在農業圖書館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在政府部門工作,依靠不確定的年度的預算來工作。

我確認我想在民間企業、快速有效率的知道自己能力,如果我的目標改變,我可以隨時調整。而每次實習工作,都幫助我了解到我內心真正的喜好。

4. 找尋能發揮你技能、優勢的職業

我自己是半路出家,我也了解到許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做主修科系的工作,化學系也不例外。我知道許多朋友,到現在也不是做純化學研究工作。其實這沒有什麼關係,我們應該保持開闊的心態,在這個時代找尋可以把你的技能及優勢發揮的職業。

5. 別排斥跨界合作

跨界的合作及新應用是一直在發生的,我知道像現在科技業一直在顛覆許多傳統產業,如果你有新思維,找到好的切入點,我相信有許多藍海領域可以發揮。

當然,請不要誤會我,如果你已經在一個領域有熱情,想要一直專研也是很值得鼓勵的,像徐丞志老師被Analytical Scientist評選為Top 40 Under 40的分析化學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一個領域深耕,或者找尋新領域探索,你的人生不論怎麼樣都可以成功,一切就是看你的選擇,以及你如何付出。

6. 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你需要永續學習

提升自己的技能,常常需要永續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在大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理解及精通學習如何學習,在線課程Coursera上就有一門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課,大家有空可以去學習這門課。當你的學習能力很好的時候,不管是要專研技術,或是學習新知識都會容易很多。

三次人生的低潮

再來,和大家分享我三次人生的低潮、落魄時期。

第一次落魄是我大學時期,我從小在班上或是學校都是名列前茅,到高中也不例外,我高中考大學時不知道我真的想做什麼? 我填志願基本上就是從電機、物理、資工填下來,化學系好像是我第6個志願。

進入化學系發現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許多同學是奧林匹亞競賽獎牌得主,或是高中就把一些大一大二的課都唸過了。我和班上前半段的大神們,差距大到真是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當然我大一的成績還可以,排名在全系第九名,主要是很多科目都是像高中一樣。大二開始比較專業的科目一開始,我的成績就一落千丈,掉到後段50幾名。因為有一些轉系生進入化學系,所以總體的學生人數增加到快70人,大三、大四成績稍為好一點,但是其實很多都是靠非本科系的學科來拉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