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消失的情人節》:掉了耐性的女孩&掉了勇氣的男孩,在愛情裡龜兔賽跑

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消失的情人節》:掉了耐性的女孩&掉了勇氣的男孩,在愛情裡龜兔賽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為一部科幻愛情片,《消失的情人節》提供了充足的角色特性與幽默,讓觀影者能夠在賞影過程中扯起笑顏,去思考生活節奏對於愛情的影響力。

最後,透過劇情的推演,阿泰學會了主動,曉淇也學會了等待。不過,在劇情走向尾聲之前,時間老人這位月老,還是調皮地再下了最後一道考驗,意外的車禍,這次,不是為了讓兩人擁有更多的學習,而是一顆試金石,藉此讓雙方將所學所穫給使用出來,以推動小倆口化險為夷,把危機變成轉機。

李霈瑜(大霈)自然生動的演技讓她首次出演大銀幕就入圍金馬女主角
Photo Credit: 牽猴子整合行銷

所以,那碗豆花必須晚個一年才送到,畢竟,曉淇的試煉不僅是要找到對的方向,更要培養出經得起等待的耐心。阿泰更是,那碗豆花本來是曉淇父親這個外人所給予的任務,但經過車禍,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不再熟悉地點工作的曉琪,就添加了一個額外的挑戰,這次則必須由阿泰主動去找到,即使是他人起的頭,尾還是必須由阿泰自己來收。以此來說,兩人對換了位置,曉琪變成被動等待的人,阿泰則變成主動出擊的人,但這個翻轉不只顛倒了雙方的個性與主客位置,更翻出改變與下一頁幸福。

整體而言,《消失的情人節》所主打的雖然是快與慢的差異,但重點也不僅止於快與慢而已,更還有潛藏在背後的角色性格,著急與懦弱之間的火花與對照,以此來說,雖然這是一篇主述交錯的愛情故事,卻以交會互補來收尾,由此可知,曉淇與阿泰的故事不僅是一場有關愛情的龜兔賽跑,更是一場有關耐性與勇氣的學習之旅。

女孩掉了些東西,男孩也掉了些東西,兩人都掉了些東西, 可能是笑顏,也可能是回憶,更可能是愛情, 那顆掉落的心,沒有墜落,卻只能懸在空中等著,期待一個胸膛降落。

陳玉勳導演執導的《消失的情人節》成今年金馬入圍最多的大贏家
Photo Credit: 牽猴子整合行銷

最後,以幾米的經典之作《向左走,向右走》的寓意來總結,如同阿泰跟曉淇,我們都有各自獨特的習慣,那些習慣帶給我們安全感,卻也減少了一些生活驚喜與意外,於是,習慣埋葬了可能不同以往的機會,在愛情中,習慣或許保護了我們,讓我們感到安全與舒適,但我們也不會知道,那份安全感與習慣,到底讓我們錯失了什麼。

習慣了安逸的生活,就失去了冒險的勇氣。

結語

《消失的情人節》作為一部科幻愛情片,大量使用時間差異這個元素來創造火花,但也因為這個安排導致男女主角之間的對手戲較少,結局時的情緒張力,觀影者不一定能夠如同劇中角色那般有感觸,畢竟少了許多必要的鋪陳、對比、拉扯與碰撞。即使如此,瑕不掩瑜,本片還是提供了充足的角色特性與幽默,讓觀影者能夠在賞影過程中扯起笑顏,結合設定去稍稍思考,生活節奏對於愛情的影響力。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