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無法只用一個字涵蓋:牛津字典選了哪些年度代表字來回顧2020年?

【圖輯】無法只用一個字涵蓋:牛津字典選了哪些年度代表字來回顧2020年?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牛津英語大辭典在年度報告中他們指出,英語這語言就好比我們所有人,在今年已經能夠快速且重複地適應。基於語言變化與發展在今年的狀況,他們決定無法只用一個代表字。

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日前發布了年度報告,命名為「史無前例一年的詞彙」(Words of an unprecedented year),表示今年的情形和過往有些不同,無法以單一詞彙涵蓋一整年的狀況,考量到今年發生的現象背後的語言發展,他們改以月份與使用頻率選出眾多代表字。

牛津英語大辭典在年度報告中,將字彙分類為以下數個主題,包含「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語言(language of COVID-19)、世界英語(World Englishes)、科技與遠端工作(technology and remote control)、社會運動與社群媒體(social movement and social media)等。

在年度報告中他們指出,英語這語言就好比我們所有人,已經快速且不斷的對今年做出調適。基於語言變化與發展在今年的狀況,他們決定無法只用一個代表字。牛津報告按照月份選出了在該月份達到使用頻率高峰的代表字,以下依序介紹:

1月份的代表字分別為「森林大火」(bushfire)和「彈劾」(impeachment),前者指的是自2019年年底延續到今年初的澳洲野火季;後者則是指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港譯「特朗普」)的彈劾案,經參議院審理後宣告無罪。「宣告無罪」(Acquittal)也是2月份的代表字。

b4iw8lg4alzfrx7cnu05sw70na8xmg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3-5月之間則由「冠狀病毒」(coronavirus)及其相關單字占據版面,包含全新出現的單字「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封鎖」(lockdown)、「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以及伴隨北半球即將進入夏季,愈來愈多充滿希望的單字大量使用,例如:「重新開放」(reopening)。

shutterstock_1736336972
圖為民眾在都柏林超市前維持社交距離而排隊的資料畫面|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6月的代表字則是由美國佛洛伊德之死所燃起的社會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簡稱BLM),7月份則是「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和簡稱非裔、原住民及其他有色人種的「BIPOC」(Black, indigenous, and people of color)。取消文化指的是民眾拿回、甚至是抵制對某些公眾人物的支持,特別是當他們的言行被社會視為無法接受的時候。

RTS3AIYM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8月份代表字是「郵寄」(mail-in)和「白俄羅斯人」(Belarusian),前者指的是美國總統大選郵寄選票的相關討論,後者則是指在白羅斯成功5連任的獨裁者盧卡申科。

AP_20229436469305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親盧卡申科支持者通常舉紅綠色的白羅斯現代國旗。

9月份代表字則是「射月」(moonshot),指的是英國政府的普篩計畫名稱。

10月份的代表字分別是「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和「淨零」(Net Zero),前者是美國白宮舉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儀式時的大規模傳染,後者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中國將在206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

《BBC》報導邀請了媒體編輯Amol Rajan分析牛津的年度報告,Rajan指出在這資訊滿溢且媒體普遍的年代,新單字及其用法以更快的速度在變遷。對他來說更驚訝的是新聞報導的循環產生了新的片語及用法,像是BLM在佛洛伊德被殺之前其實早已存在,但從未像今年這般充滿在我們的公共領域;「郵寄投票」和「陰謀論」也是相同的情況,並不是因為郵寄投票相關的陰謀論是新的或被證明成真,而是由美國總統川普這樣世界人人皆知的人物所支持。

《自由時報》報導,牛津英文辭典去年將「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列為年度代表字。英國另1款著名辭典「柯林斯字典」(Collins Dictionary)則於本月初搶先宣布了2020年代表字為「封城」。

RTX7X77P
攝於英國利物浦市。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黃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