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開放美牛時同樣硬幹,為何民進黨這次引起的反撲卻更強?

馬英九開放美牛時同樣硬幹,為何民進黨這次引起的反撲卻更強?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牛肉麵風暴」和美豬進口為何會引起輿論不滿?當年馬英九開放美牛時同樣不溝通,更懶得說明,風波反而不大。為何民進黨也這麼做時,造成的反撲卻更大?

行政院前發言人丁怡銘因「牛肉麵風暴」請辭下台,在野黨仍齊聲撻伐。國民黨立院黨團第十度杯葛行政院長蘇貞昌施政報告,並告發蘇貞昌、丁怡銘涉嫌違反食安法「散播有關食安謠言」。民眾黨團也到監察院,檢舉行政院涉嫌行政不中立。

丁怡銘在事件前後的行為,被輿論圍剿。他的每一個反應,都被視為火上澆油。從亂用哏圖、拉牛肉麵店下水,到辯稱是因為瘦肉精代謝後驗不出來,證明吃了沒事,到最後自稱接到麵店老闆的打氣簡訊,而隨即被麵店總經理打臉說無此事。種種作為,連執政黨自家立委也挺不下去,齊聲痛批。

丁怡銘雖已自行請辭下台,但他的言行已成為民進黨政府開放萊豬政策的破口,國民黨與民眾黨更在11月22日以勞團、環團為主的秋鬥遊行中,高舉「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等口號。亦即若非有「牛肉麵風暴」在先,秋鬥也僅會維持往年的聲浪,在野黨跟泛藍媒體也無法炒作。

「牛肉麵風暴」為何會引起輿論不滿?因為丁怡銘踩到台灣民眾最在意的兩個點:「做錯事還嘴硬」跟「政治操作」,兩者背後都跟人民對「政治」的道德要求有關。

單就丁怡銘的行為來看,他最激怒人的點,在於人人都知道開放瘦肉精豬肉進口是在跟美國商業談判策略下,被迫吞下的毒果實。無論萊克多巴胺傷害力有多大,風險如何,攝取有化學添加物的食材,怎樣都不可能是必要且美好之事。而先前民進黨政府提出相關標示等配套方案,對一般百姓來說,除了擾民也看不出其他好處。

本就已在累積民怨,而丁怡銘卻如美國政府的傳聲筒一般,積極以「造假」方式,宣傳美豬進口,民眾從中完全感覺不到他被美國逼迫的無奈感,彷彿是因為他自認在做對的事,即使說謊也沒關係。這可說是公務員能做出的最差示範,跟當年前國防部長蔣仲苓那句「哪裡不死人」有異曲同工之道,意思就是「事情就這樣我有什麼辦法,你們自己顧好自己」。

台灣人民向來期待政府能替人民的福祉著想,一個因為貿易談判被迫接受的爛條件(而且換來什麼還不知道),最高行政單位的發言人竟然還為其擦脂塗粉。平常對於民怨愛理不理,壓迫人民的事卻表現得那麼積極,當然會叫人抓狂。

而丁怡銘事後的態度更糟糕,他再怎麼道歉,都還是反覆強調「一切都是在野黨的政治操作」,彷彿他沒做錯,一切都沒有錯,只是被政敵攻擊。道歉已經是犯錯後的補救態度,連道歉都不好好道歉,對人民來說更展現了權力的傲慢。而蘇貞昌還一副強力慰留的態度,表示行政院長不覺得這是一件大事。即使不想開除,也沒有要懲戒的意思,給人的觀感更差。

要說「牛肉麵風暴」有什麼意義,大概是呈現了這些問題:

  1. 行政院發言人的傲慢、造假;
  2. 民進黨政府積極推動美國萊豬進口,卻沒有成功說服大眾;
  3. 傷害「皇家傳承牛肉麵」的商譽;
  4. 引發執政黨跟在野黨的政治口水。

四件事全都不是好事,無論在不在乎瘦肉精的民眾,看了都會不爽。整個風暴的每一個環節,直接戳到的都不是言詞辯論中的對錯或科學證據,而是社會觀感,也就是人民對於政治的「道德界限」。

台灣人對於道德的界線相當模糊,大體上不脫公平正義,但標準會依照個人好惡浮動。關於風俗流變的部分,只要沒形成社會共識、涉及個人自由的事,大多好談。這方面在宗教信仰上,顯得最為開放。但對於維繫家庭與社會安定的部分,就沒什麼空間。例如劈腿跟偷情,至今仍是台灣民眾最厭惡的反道德行為(明明只是當事人之間的事)。

而政治道德上,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說謊」跟「權力濫用」。因為說謊表示權力者令人無法信任;而權力濫用,小到貪污舞弊、私相授受,大到推行政策帶來的傷害,都是無權無勢的平民所不能忍受的。丁怡銘的行為,就踩到這兩個點。

就汙衊商家一事,錯了只要好好道歉,在野黨要死命追打,大家反而會同情。但一副自己沒錯的態度,就是敷衍卸責,只會讓人無法同情。而民進黨政府強行推動美豬進口,這本來就是利害關係中,以「影響人民健康」換取「經濟利益」的價值考量。好處歸誰尚未可知,有可能被傷害的卻是全體人民。

任何推動瘦肉精進口的執政者,在道德上都只能採取一個態度:我們知道這可能會影響人民健康,但為了國家安全與貿易得失,必須請人民承擔風險,我們也不願意。「我們也不願意」正是一個把人民的性命安全視若己出的態度,但打從一開始,民進黨政府就沒有傳達出這個態度,而把所有反對意見都歸咎於在野黨的政治鬥爭與無理取鬧。讓人感覺到,民進黨政府不在乎人民死活,一如戒嚴時期,蔣家獨裁政權那種「家天下」式、視「人民為芻狗」的姿態。

當年馬英九開放美牛,同樣也不溝通,更懶得說明,只是硬幹,風波反而不大。國民黨不在乎人民死活的態度,幾十年始終如一,人民早已無感。但民進黨也這麼做時,造成的反撲卻更大。這涉及道德上的一個現象:「不說不錯,多說多錯」。

過去民進黨以反威權起家,一路主張苦民所苦,與人民站在一起。但執政之後,在許多政策的推行上,卻延續國民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無視民心」的黨國作風,連權力傲慢的姿態也學全了。若他們一開始就不打著進步改革的旗號,不強調自己跟國民黨不同,還不會叫人如此失望。

而最糟糕的是,事件延燒至今,秋鬥遊行也已結束,民進黨政府仍無意表示:我們進口美豬,只是情勢所逼的態度。這潛藏了一個更大的危機,表示民進黨跟過去的國民黨一樣,採取我們就是對的、我們絕不會錯的執政態度。這態度發展下去,就會變成即使施政上有疏失,也會敷衍掩蓋,將所有監督者都打成反動分子。這個警訊從勞基法修惡、南鐵拆遷案、台獨四大老被網軍圍剿,到開放美豬政策,都隱隱可看出端倪。

在國民黨無任何反省改造、其他小黨還不成氣候的狀態下,民進黨卻又不思進取,台灣的政治實在讓人難以期待。牛肉麵風暴只是小事,但連這種小事都處理成這樣,之後怎樣面對世界經貿的劇烈變動與中國的文攻武赫,這對民進黨才是更大的考驗。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