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不只是「上帝之手」:死敵也為他鼓掌,有資格與球王比利「瑜亮情節」的馬拉度納

不只是「上帝之手」:死敵也為他鼓掌,有資格與球王比利「瑜亮情節」的馬拉度納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打破阿根廷最年輕足球員紀錄的馬拉度納,一生都是足球歷史的筆跡,幾乎靠一己之力為阿根廷奪下世界盃,又捲入禁藥的疑雲,但在後人的言語散盡之時,這些英雄在綠茵上的英姿,卻會永遠被世世代代回憶傳誦。

台灣時間11月26日凌晨,國際媒體傳出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死亡的消息,幾個月前才因為腦血栓開刀的他,根據報導是死於突發的心臟病。

之後,阿根廷政府宣布將進行三日的哀悼,總統費南德茲(Alberto Fernandez)也表示:「(馬拉度納)帶領我們到了世界的巔峰,帶給我們極致的快樂,你是最偉大的人。」

這位球場上無人能敵,場下爭議不斷的足球明星,用偉大來形容或許還是遠遠不夠。

發跡:打破阿根廷最年輕上場紀錄,確立風格

時間回到1976年,當時僅15歲又355天的馬拉度納首次在正式職業賽上場,打破阿根廷最年輕球員的紀錄。據說當時球隊的總教練跟馬拉度納說「你上場去穿襠過人(把球從防守者的兩腳間帶過)吧」,而馬拉度納也確實在他的首場比賽輕鬆做到。

馬拉度納首場職業賽的畫面,至今還留在很多阿根廷人的心中,那腳過人也從此奠下了馬拉度納的風格:他就是比你強,而且他會確定你知道這件事。

發光:世紀進球、上帝之手,死敵為他起立鼓掌

馬拉度納的足球生涯不但充滿亮點,而且多是別人永遠無法達成的成就。

1983年6月,23歲的馬拉度納效力於西班牙足球隊巴塞隆納(簡稱巴薩),在一場與死敵皇家馬德里(簡稱皇馬)的比賽中,馬拉度納不但帶球過了皇馬的守門員,更在可以直接射門的情況下,硬是多把一名皇馬後衛用假動作晃倒在地上。

在那場比賽,對巴薩恨之入骨的皇馬球迷,罕見在球場中起立為馬拉度納鼓掌——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見證了不得了的事情。下一次兩隊對壘時再有這樣的情況,是22年後的羅納迪諾(Ronaldinho)。

而馬拉度納最被眾人記得的,應該就是1986年6月22日墨西哥世界盃對英格蘭的那場比賽。

馬拉度納在那場比賽進了兩球,第一球就是讓英格蘭球迷恨之入骨的「上帝之手」——接空中傳球時用手把球撥進了球門,至今仍是世界盃史上最具爭議的進球之一。

不過,在接下來的比賽,馬拉度納從自己的半場一路帶球68公尺,一人晃過英格蘭沿路上的所有防守者,面對守門員封堵時再將守門員騙倒在地,射門入網,那顆進球,至今被認為是世界盃場上的「世紀進球(Goal of the Century)」。

1986年世界盃結束後,馬拉度納也迎來生涯的高峰,當時效力於義大利聯賽拿坡里(Napoli)的他,一肩挑起整支球隊,打破當時AC米蘭(AC Milan)和尤文圖斯(Juventus)的冠軍壟斷,靠著不斷撕裂對手的後防線,為拿波里奪下了義大利的雙冠王。

彼時至今,拿坡里的巷弄間仍充滿馬拉度納的圖騰,2000年時,拿坡里也將「10號」這個在足球場上代表最強球員的號碼「退休」。在馬拉度納去世後,拿坡里更宣布要將球場名稱改為「馬拉度納球場」,以紀念這位偉大球員的貢獻。

爭議:與「藥」糾纏不清、好球員不見得是好教練

雖然球場上的個人能力無可質疑,但馬拉度納的個人生活,卻充滿了爭議。

在成名之後,馬拉度納迷上了禁藥和毒品,1991年也因為用藥問題離開了拿坡里,更被禁賽15個月,在1994年的世界盃,他更因為被查出使用運動員禁藥「麻黃鹼(Ephedrine)」而被逐出比賽。之後,馬拉度納也在1997年自職業足球退休,2000年至2004年更因為心臟問題而長期住院治療。

2008年,回歸足壇的馬拉度納成為阿根廷國家隊教練,這也是他與體型球風類似的當代足壇明星梅西(Leo Messi)首次正式合作。

在2010年的世界盃中,阿根廷雖然在小組賽一路過關斬將,但卻在八強賽以0:4慘敗給德國,期間馬拉度納沒有明確戰術思維,只在賽前擁抱球員讓他們「上場好好打」的執教風格也受到批評,之後他也離開了教練職位。

比利和馬拉度納誰是真第一?答案或許不太重要

雖然年紀相差了20歲,但馬拉度納常會和巴西「球王」比利(Pelé)相比,爭論誰才是世界第一。

從數據來看,比利21年的職業生涯進541顆進球,92場為巴西效力的國家隊比賽中踢入72球;同樣21年生涯的馬拉度納進過259球,並在91場阿根廷比賽中踢進34球。這樣看來,比利好像勝過馬拉度納。

話雖如此,相較於馬拉度納在歐洲賽場四處征戰,比利職業生涯多數的時間都待在巴西國內的聯賽。在世界盃賽場上,比利所代表的巴西一直是球星雲集的「宇宙隊」,能夠提供比利源源不絕的進攻支援,反觀馬拉度納的阿根廷隊只有他人一枝獨秀,1986年阿根廷能夠捧起冠軍盃,幾乎能說是馬拉度納一人的功勞,用一(手)腳撐起整個國家隊。

在運動場上,誰強誰更強的爭論永遠不會止息,但在後人的言語散盡之時,這些英雄在綠茵上的英姿,卻會永遠被世世代代回憶傳誦。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