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馬雲「螞蟻金服」急踩剎車,中共重回毛澤東時代「打土豪」的奪商手法

馬雲「螞蟻金服」急踩剎車,中共重回毛澤東時代「打土豪」的奪商手法
Photo Credit: AP / TPG 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雲今次倒台除了他不顧中共中央政治局顏面,還有一重要原因就是馬雲主張的經濟政策與金融體系方向有違當道,然而在如今中國政府統治下,政治與經濟政策難以一刀劃開,並摻合許多派系角力與領導們鬥爭於其中。

時序回到2019豬年春節前夕,馬雲身著白色長掛袍公開唱了一曲《空城計》,饒引諸多想像。

「為國家哪何曾半日閒空」

那是該年的1月10日,中國超大咖巨賈雲集的「道農會」場子,彼時馬雲還興致不減地加唱了一曲《洪洋洞》。歌詞裡正有「為國家哪何曾半日閒空,我也曾征服了塞北西東。官封到節度使皇王恩重,身不爽不由人瞌睡朦朧。」這詞兒細細品來深意更是呼之欲出。

從法定股權資料看,馬雲確實踐行了他退出阿里巴巴集團的宣稱,從他原來持股19家公司降至只剩5家,在春秋鼎盛、橫掃千軍的54歲壯年下做此決定,顯係為求活命耳。

馬雲是在2018年,也就是阿里巴巴20週年的9月10日晚上,正式放下董座職務,而那也是他55歲的生日。身家約莫350億美金的馬雲,無疑仍然算上全球性富豪,除了用幾億港幣在香港山頂購置豪宅,2015年馬雲還以2300萬美金購置紐約州東北部的一塊自然保護區。其欲逍遙自在、全身而退的想法不難明白。

「打土豪、打土豪!」

毋須中國研究專家也可知道的,習近平領導下的經濟政策顯然左轉,甚且搭上毛澤東時期「打土豪」那套奪商手法。再白話的說,也就是當今身在中國的巨商大戶人人自危,隨時皆有落馬可能。

就在馬雲正式卸職後不到10天,騰訊大老闆馬化騰也在無預警下「被宣布」辭職,前途堪憂。回望過往,才沒多久前的中國首富國美集團黃光裕此刻身在大牢,出獄遙遙無期;「慶親王」的大掌櫃、「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手控2000億港幣,24小時擁保鑣保護,一樣在香港四季酒店「被失蹤」。

再又中國上任首富、全球最大地產商萬達集團王健林,同被中共官方打擊而落難;加以中共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被自殺」;鄧小平外孫女婿吳小暉下獄,我們在在可以看出於中國這個人治、權鬥的體系下富貴如紙、功名轉眼的態勢鮮明,甚至在2015年新華社《瞭望智庫》更有文章〈別讓李嘉誠跑了〉,殺氣騰騰令人心驚。

由這角度看來馬雲將來下場猶未能料。

全球最大IPO案臨時喊停

別的不說,光是今回全球最大IPO案螞蟻金服在上市前48小時遭中國官方喊停,就能明白商賤政貴、黨領一切的基本態勢。今(2020)年中共五中全會結束後,緊接著11月初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輪流約談馬雲與螞蟻金服高層,打壓這有史以來最大上市案,可以見得縱你口袋再深關係再好,黨隨時能收回你坐擁的一切。

若然單單聚焦馬雲這次直墜谷底下場,顯然和他10月份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批評「中國不是有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根本沒有金融生態系統」、「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監管」這話顯然惹火當局,即刻出手下馬威讓他知道誰是老大。

李克強和馬雲的經濟政策相若

其實再往前推,在李克強還沒有弱勢到什麼經濟政策都難插手的2013年,馬雲就曾公開批評「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方式管理機場。」這是彼時李克強以國務院名義召開經濟專家會議馬雲的發言,當時的馬雲自稱發言「刺耳」,馬主張更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強力推動完善金融體系,這和李克強總理心中的經濟路數相同,當然也就相反於「習近平經濟學」那樣狂灑鈔票、運行大規模基礎建設以推動經濟的方向。

從而簡單地說,馬雲今次倒台除了他直接砲打中央、完全不顧中共中央政治局顏面,還有一重要原因就是馬雲主張的經濟政策與金融體系方向有違當道,然而在如今中國政府統治下,政治與經濟政策難以一刀劃開,並摻合許多派系角力與領導們鬥爭於其中。

容我再拉回阿里巴巴初創的1999年後幾個月,阿里巴巴就和中國其他大公司一樣成立了黨支部,其最知名的黨委書記是軍警出身的邵曉峰。故而阿里巴巴,和華為和恆大、還有寶能還有萬科地產,或是香港的麗新集團、新世界集團等等都然,背後真正的老闆、能決定他們生死的都是中國共產黨。

RTS1PRSH
Photo Credit: Reuter / 達志影像

阿里巴巴在香港與美國上市簡史

純就金融操作與股票發行而言,阿里巴巴早於2007年就以13.5港元在港股上市,IPO首日股價甚且狂飆至三倍;然則就在隔年一路狂洩幾成水餃小股,逼得馬雲不得不在2012年以上市原價購回所有股份下市港股。再隔年的2013年,香港證券交易所更以「同股不同權」為由拒絕阿里巴巴重返香港申請。

而這所謂「同股不同權」無法納入港股指數麾下,無非關涉中國證交所《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這俗稱「互聯互通」的活水,白話的說也就是中國資金能否直通港股納入指數,從而阿里巴巴「要不要」在港上市,最大決定權乃在中共中央「願不願」力挺阿里,以滬港通實施辦法襄助,這個辦法最終拖到2018年4月始成形。

後來許多人都知道的發展是2014年阿里巴巴攻進紐約證券交易所IPO,他們用發行價68塊美元募得250億美金,這是彼時美股歷史上最高記錄,此後阿里巴巴公司營運發展騰飛奇速,很快成為全球頂尖企業。

為何阿里巴巴選擇此時返港上市

而真正令人好奇的正是,順風順水、帳面現金餘額幾千億的阿里巴巴,為何要選在這時欲重返香港上市。

有種說法是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財務報表缺乏可信度,不符國際準則且融資易對銀行造成風險。但本文以為,近日中共國資委與銀監會等約談包括馬雲在內高層才是主因。

而這樣因由立基於如今咸稱的中共政權「國進民退」與「公私合營」。復這兩大策略具體實施手法乃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最最直白的說,也就是當今中共中央已發現中國不只糧荒、更有資金極大破口,所以國資委所謂「吸收」民間企業或參股上市公司,說穿了就是明明白白的掠奪民間財產入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