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漫談香港的斯里蘭卡社群與文化(三):欖球和民族舞,何以成為斯里蘭卡有名的活動?

漫談香港的斯里蘭卡社群與文化(三):欖球和民族舞,何以成為斯里蘭卡有名的活動?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欖球比賽的重點都是象徵團結、毅力和歡樂的。對於香港的斯里蘭卡裔人士來說,欖球同樣不只是一項運動。

文︰譚少薇

漫談香港的斯里蘭卡社群與文化(一):茶葉以外,你認識多少?
漫談香港的斯里蘭卡社群與文化(二):以「祝你長壽」打招呼的包容文化

「漫談」系列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是斯里蘭卡有名的兩種活動——欖球和民族舞蹈。雖然很多地方都有欖球和民族舞蹈,但它們在每個地方的歷史源流與發展軌跡、以至當代的社會文化價值與承傳環境都不一樣。

我們先來看欖球在斯里蘭卡如何出現。欖球發源於英國,於十九世紀末由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引進斯里蘭卡,在英殖民地時代是當地精英學府的運動。現在最受歡迎的欖球比賽「布來比大賽」,起源就是精英學校一位於康提的聖三一書院和位於可倫坡的皇家書院的年度比賽。它自1920年開始,定於每年的六月和七月舉行,是一個兩回合的比賽。這個球賽也是斯里蘭卡最著名的舊生活動之一,每年有多達三萬五千觀眾進場。

回顧歷史,殖民年代的錫蘭是英國船運的中轉站,因此斯里蘭卡有著與英聯邦國家如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等進行欖球比賽的悠久歷史。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欖球因得到政府和商界的支持,斯里蘭卡欖球總會得以大力推廣此項運動,從此欖球不再只是一個精英活動而得到在社會上的普及化。時至今日,斯里蘭卡有自己的職業聯賽;而在亞洲,斯里蘭卡是繼日本之後排行第二最多人參與欖球運動的國家。

RTRQMF6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斯里蘭卡,欖球運動不但超越社會階級,也超越了國籍和族裔身分。不但球隊容納多元族群的參與,而觀眾對欖球隊的愛戴程度並非因爲球隊的族裔背景,而是以它的技術、 團隊精神和戰術幾方面的水平而定。可以説,不論是為球員或觀衆,欖球比賽的重點都是象徵著團結、毅力和歡樂的。對於香港的斯里蘭卡裔人士來說,欖球同樣不只是一項運動。例如香港的一支本地欖球隊,成員的文化背景就十分多元化,除了華裔,還包括德國、澳洲、紐西蘭和斯里蘭卡裔,他們通過欖球運動成為朋友。另外,東涌有一隊由斯里蘭卡裔創辦的觸式欖球隊。觸式欖球較傳統欖球的身體接觸較少,吸引了不同的性別和年齡層的人一起參與。這隊自稱「東涌巨人」的球會就有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和印尼裔成員。對斯里蘭卡裔人士來說,欖球不但讓他們體驗香港的多元文化,也能讓他們建立社區網絡和文化身分。或者因著這種多元而共融的精神,斯里蘭卡和香港的欖球隊,都獲得水平的提高,也都曾躋身亞洲七人欖球錦標賽的決賽。

至於民族舞蹈,在佛教傳入斯里蘭卡前已是普及的活動,由民間信仰的儀式衍生而來。古代的斯里蘭卡人相信,在宗教儀式中,以舞蹈來表達對神明感恩是最好的方法,同時也能保護舞者自身免於疾病及自然災害。自公元前四世紀開始,舞蹈便在農耕收成後和節日期間表演。舞蹈的類型繁多,大別分爲古典舞、民族舞和舞劇。其中民族舞又分爲康提舞、低地舞及薩巴拉加穆瓦舞等三大傳統。這些舞蹈藝術,並非只有專業舞蹈員學習和表演,而是被視爲重要的文化遺產。現今已被編入高中課程美學課,以及視覺及演藝大學所提供的表演藝術學士課程,可見它們作爲文化遺產的重要地位。

AP_225544700955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在香港,斯里蘭卡社群也為民族舞的承傳與傳播出力。一個主要由斯裔移工組成的舞蹈團,透過民族舞蹈的定期排舞、與表演,延續了族裔文化傳統和身分認同。她們在不同場合的表演,例如亞裔藝采2015、世界無煙日2016,和幾場「多元文化行動」屋邨嘉年華,都深受歡迎與讚賞。對這些舞者來說,民族舞不僅反映自己的原生國家的文化價值和宗教信仰,更是一種協助她們消除工作壓力的活動。透過恆常的練習和參加舞蹈表演,她們感受到同鄉友誼的相互支持,以及跨越勞累的家傭生活而享受自由。而對人數不多的香港斯裔社區來説,民族舞蹈和音樂,也是協助在香港成長的年輕一代得以認識和習得斯里蘭卡傳統文化的重要教育活動之一。

參考文獻:

  • 蘇文英等 (2017) 主題二:友誼、團結和社會共融—— 欖球和斯里蘭卡人。載 《多元文化行動: 在家:孟加拉與斯里蘭卡裔香港人》,譚少薇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53-55。
  • 邱雋思等(2017) 主題三:香港的文化遺產—— 斯里蘭卡民族舞。載 《多元文化行動: 在家:孟加拉與斯里蘭卡裔香港人》,譚少薇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59-61。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