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新加坡准許「人造肉」販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食品製造公司Eat Just執行長Josh Tetrick表示,新加坡批准人造雞肉作為一種食品,等於為這個產品端上消費者餐盤鋪好道路。
新加坡政府核准美國食品製造公司Eat Just在新加坡製造、販賣實驗室製造的雞肉。Eat Just 2日表示,這是世界第一個政府監管部門批准人造肉的案例。
《路透社》報導,人造肉(clean meat)意指肉品製程不需屠宰動物,而是提取動物身體的細胞在實驗室所培育的產品,也稱培植肉 (cultured meat)、試管肉等。主打植物肉( Plant-based meat)的公司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產品,在超市貨架及餐廳菜單上的品項越來越多,相較之下,人造肉目前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製造成本仍高居不下。
「這是世界第一個真的監管核可。直接以動物細胞製造的高品質肉品,即將在新加坡小規模地投入商業市場,這為人們的消費安全鋪平坦途。」Eat Just表示,肉品將會製成雞塊販售,根據先前估算每一個的成本是50美金(約1424元新臺幣)。
Eat Just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Josh Tetrick說,目前成本已有降低,肉品在新加坡餐廳裡首次推出時,定價將會和高品質的傳統雞肉大致相當。然而,Josh Tetrick仍未給出清楚的定價或更多細節資訊,此外,他補充道,Eat Just目標是在2021年底前得以盈利,並進一步打入大眾市場。
《海峽時報》報導,人造肉是未來關鍵的蛋白質替代來源,在新加坡政府致力於提升糧食自產率的政策下,很快地將端上餐桌。Josh Tetrick表示,實驗室培養的雞肉將在新加坡生產。
雖然尚未透露產品上市的時間點,但Josh Tetrick告訴海峽時報,「新加坡批准人造雞肉作為一種食品,鋪好了產品端上消費者餐盤的道路。」另外,其產品也有潛力通過清真認證(Halal Certification)也是他們未來會考慮的發展方向。
新加坡食品局(SFA)2日表示,允許Eat Just的人造雞肉在新加坡販售,目前評估結果顯示產品是安全的。糧食管理部門主任Tan Lee Kim表示,在考量產品時,食品安全是第一優先,「食品局會科學地審查這些蛋白質的替代性產品,並諮詢專家對於食品安全和大眾健康的看法。新產品進入市場後我們也將持續監督。」
由 Eat Just 發佈於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政府推動自產糧食
《彭博社》報導,新加坡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國家,國內570萬人口每天吃下的食物,幾乎全部依賴其他國家生產。2016年,全國只有0.9%、面積約700平方公里是農用地。然而,儘管糧食自產率低,新加坡人卻能取得可負擔、充足而高品質的食品。
Covid-19疫情凸顯了全球糧食供應鏈的脆弱性,也讓新加坡政府更加重視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糧食安全意指是能夠穩定地讓所有人取得足夠食物的狀態,2019年全球糧食安全指數(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中,新加坡蟬聯第一。
《海峽時報》報導,新加坡人口逐漸增長,為了對抗進口糧食潛在的不穩定性,確保國家肉品需求被滿足,研究者致力於實驗室中製造肉品。此外,替代性蛋白質的需求,是全球人口增長、氣候危機加劇的變遷所催動。
在參詳科學界和食品業的意見後,食品局在2019年建立新加坡的監管框架,在同年11月,對於評估新型食品(novel food,食品局定義為沒有食用歷史的食品類型)安全性的標準,給出細節資訊。當中包括人造肉產品,Eat Just的雞塊即是這類產品。
新加坡政府的「研究、創新與企業計劃2020」(RIE2020),挹注1億4400萬美金(約41億299萬元新台幣)到食品局、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主導的「新加坡美食故事發展計畫」(Singapore Food Story R&D Programme),該計畫兩大目標是永續性的都市糧食生產(urban food production )以及透過進步的生物科技基礎製造蛋白質,包含發展實驗室製造的肉品。
食品局在計畫中提出「30 by 30」的願景,希望在2030年時,新加坡國民營養需求的30%由國內製造的產品所滿足。
延伸閱讀
- 新加坡推60公頃地發展高科技農業 應對氣候暖化糧食危機
- 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公布:新加坡擠下美國、首次奪冠
- 新加坡的「農業食品中心」願景:新時代農夫不再拿鋤頭,讓機器人去播種和收割
新聞來源
- Singapore becomes first country to approve sale of lab-grown meat(路透社)
- Singapore Becomes First Country to Approve Sales of Lab-Created Meat(彭博社)
- How Singapore Plans to Survive World’s Impending Food Crisis(彭博社)
- World's first cell-cultured chicken likely to be at restaurants in Singapore soon(海峽時報)
- Future food: Growing meat in lab to help meet supply needs(海峽時報)
責任編輯:徐卉馨
核稿編輯:杜晉軒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