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all:超時空通話》結局看不懂?彩蛋深度解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電影中的祖父悖論問題偶爾會讓人出戲,記憶不同步也是突兀之處,不過電影的緊張氣氛與演員的強大氣場,似乎可以讓人在觀賞時投入到戲裡的世界。
當警察跟書妍媽到達房子,時間剛好是過了2000年凌晨(電視正播放新年倒數),而當大書妍離開房子時,先跑過樹林,再在田野跑到醫院,之後當她跑到警署時,時間是早上7:38,中間其實隔了好幾小時,筆者傾向相信1999年英淑墮地後的身體機能無法支撐那麼久。
相比之下,從書妍媽的墮地姿勢看,傷大概沒英淑重;再說,「彩蛋」中的英淑墮地位置身旁已沒有書妍媽了,書妍媽應該已帶書妍走掉了。
其實執著於這段也未必有意義,感覺上這電影有很多邏輯問題,加上這段大概主要是為了嚇觀眾而已吧,要不是因為疫情,這電影在3月時已在韓國戲院上映了[4],在戲院燈光加音效下,這突如其來的鏡頭還滿驚悚的,畢竟導演表示原本音效設計等全是以戲院為基礎而準備的[5]。
IV. 消失的書妍媽媽
書妍媽媽最後在書妍旁消失,不一定與英淑有直接關係(如III提及,墮地的英淑能轉動脖頸不等於最後就沒有死),可能只是因為改變了過去,未來也跟著改變的過程中,影響了書妍媽的腦瘤惡化時間,於是在2020年前某個時間點死去(跟書妍爸在「過去」死掉,於是在2019年的書妍身旁消失一樣)。
「書妍衣服沒有變」
如上面「時空規則」iii-1及 iii-2 所述,以往只要「改變過去」是英淑強行改變原歷史事件,而該事件又會影響到書妍的話,大書妍所穿的衣服都會隨之改變的,但這次書妍媽消失時,書妍的衣服沒有變,讓筆者思考可能書妍媽是因自然死而消失,而不是遭喪屍英淑殺害而強制改變了過去。
此外,導演在訪問中透露,這電影主線是兩位女角的決戰,副線則是兩位女兒在與母親的關係中作出不同抉擇,影響到她們的未來[6]。因此,筆者推測,書妍母女最後心繫對方,理應跟關係疏離的英淑母女下場有分別。

V. 書妍爸墓碑日期
戲裡書妍爸爸的死亡日期有3個,第1個是1999年11月27日(被燒死,原死亡日期),第2個是1999年12月31日(被英淑殺死,同日17時發生爆炸案),第3個是1999年12月11日(電影快完前出現在墓碑上的日期)。
書妍爸墓碑的出現,代表他的遺體已被發現並好好安葬了吧?這情況大概是1999年的英淑被殺或被捕了?因為墓碑出現時間是在書妍媽消失前,所以假設喪屍英淑可以殺死書妍媽並關起小書妍,墓碑的出現就不合理了。
又,日期不同難道有平行時空的可能?只是平行時空的「過去」改變,理論上只會創出新的時間線,並不會改變原時間線的「未來」,所以邏輯又不通了。
VI. 大書妍被白布蒙頭
小書妍在1999年曾被英淑關在地下室,並用白布蒙頭,大書妍在「彩蛋」重覆小書妍的這一幕(連擺設都一樣),大概是因為她在「正片」跑到地下室拿電話前,特別盯住那張血椅還露出驚恐表情而印象太深,因此後來造的噩夢而已吧(或者明明就只是導演想嚇人而已)?承V,書妍自幼已被英淑關在地下室直到目前的話,跟墓碑的出現有衝突,除非又有平行時空的可能?
《The Shinning》既視感
最後,看到2019年的長髮英淑要破門斬殺書妍那段戲,筆者覺得頗有經典驚悚電影《The Shinning》(港譯:閃靈/台譯:鬼店)中「Here’s Johnny」那段的感覺,也同樣是電影高潮所在呢!
註釋:
- Song, Seung-Hyun, “ “The Call” director reaches out to global audiences with Netflix debut”,” The Korean Herald, December 2, 2020
- Choi, Ji-Won, “Park Shin-hye says ‘Call’ a never-before-seen mystery thriller,” The Korean Herald, February 17, 2020
- 同1
- 同2。
- 同1。
- 同1。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王祖鵬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