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招讓生活更有趣:斷開你跟手機的牽連

簡單一招讓生活更有趣:斷開你跟手機的牽連
Photo Credit: Alexander Johmann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Alexander Johmann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Alexander Johmann CC BY SA 2.0

每天坐捷運和公車通勤,在車上的大家不是昏昏欲睡(現在已經是少數了),不然就是盯著手上的智慧型手機,盡情的玩神魔之塔、在臉書看別人動態或是互傳LINE,每個人都用得不亦樂乎。

幾個禮拜前,跟許久不見的好友J出去,兩個人一起去吃司康(scone)。剛點完餐坐下沒多久,他便開始滑手機上的交友軟體,並且三不五時就傳出LINE的聲音並低頭傳訊。聊到他之前歐洲交換的故事,他也只是簡單說一說便情不自禁的又低頭了。我心想:「你每天都可以滑手機,但你好不容易才見到我一次,難道我比手機不重要嗎?」

還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大家一起練習合唱比賽和啦啦隊的時候,總是盡情享受當下,休息時間也是互相聊天、了解彼此的現況,面對面分享自己的夢想。這幾年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吃飯的時候大家忙著打卡打到菜都冷了;跟朋友聊天有點乾掉就開始滑手機,不願意嘗試多聊聊其他話題。有次跟朋友去Myst跳舞,裡面甚至有一大票人都坐在那邊滑手機,看得我直搖頭。

情侶之間的手機也變得像易爆彈,常常引發不必要的口角。像是可怕的「已讀不回」,或是很多手機軟體能監控彼此的行蹤,讓愛人像在演諜對諜,手機比錢包還怕被另外一半看到。

以前廣告說手機讓人沒有距離,現在智慧型手機則讓人們近在咫尺,心卻遠在天邊。

在歐洲念書旅行的這半年,我觀察到歐洲人在旅途中還是以看書聽音樂或放空、聊天為主。像在巴黎不知道是怕被搶還是地鐵藝人太過吸睛,大家總是看著手中的書或發呆想事情;在荷蘭我平常都是騎單車上學買菜,根本不太可能用智慧型手機。

這半年少用手機下來,發現觀察力變得更敏銳,連電車的聲音都記的清清楚楚;在念書的時候,專注力好很多,不再會有通知聲干擾思考;我頂多回家有網路才用LINE打電話跟家人報平安或傳照片給朋友。旅遊中更因Hostel網路很弱,在倫敦的一個禮拜幾乎都沒用手機,反而有了更多時間跟朋友相處;在羅馬迷路時沒有Google Map,但開口問人反而獲得了額外的景點推薦,和熱情的一聲Ciao。

雖然智慧型手機傷眼睛又傷感情,但我不是主張完全不用智慧型手機像周潤發一樣(我真的很佩服他!)。有時幫朋友買東西,需要隨時傳照片,智慧型手機就幫了大忙;臨時有緊急信件,不用再帶沉甸甸的電腦,用手機就能有效率的完成老闆任務。

只是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時刻是不用低頭滑手機的。像我們系上教授說的:「上我的課不准滑手機或用電腦,你沒有那麼多事情需要馬上回,想玩手機大可不用來上課,謝謝。」結果這堂課成為我上課發言最多,並且收穫豐盛的一堂課。

智慧型手機會讓我們變智慧還是愚笨,全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下次出門的時候,帶本喜歡的書或準備音樂,打開五官享受路上的每個小細節;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把握每分每秒相處的時刻,不要低頭。只要試試看,相信你會發現生活樂趣多更多。

整天黏著手機,你都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到我的部落格參觀,或到臉書粉絲專頁按讚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