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流襲港的低溫中,讀一首「詩囚」孟郊的冬天之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詩囚孟郊筆下「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以文字控訴世道不公的人文精神。寒冷的人民,寧願幻想自己化成飛蛾,為了取暖投身蠟炬也在所不惜。
文:戈登探長(德尼思化創辦人,希望讓文藝更加貼地)
孟郊〈寒地百姓吟〉
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高堂搥鐘飲,到曉聞烹炮。
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華膏隔仙羅,虛繞千萬遭。
到頭落地死,踏地為遊遨。遊遨者是誰?君子為鬱陶。
慈母手中線 VS 詩囚孟郊寒
文學盛世,不必然是詩人的喜事,皆如對手太多,輕易就埋沒在歷史洪流。
中唐詩人孟郊,若放在其他朝代,大抵會更容易被我們提起。可惜,他偏偏生在唐代,前有李白、杜甫兩位怪物般的存在,後出浪漫感性的李商隱,同時期則是連不太識字老婆婆都愛他的白居易。
因此,孟郊畢生五百多首詩作,我們只知一首〈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在無數香港學生心中,他是一位母親節宣傳大使,歌頌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詩人。
然而後人元好問卻給了他一個花名,「詩囚」,所謂詩之囚徒,畢生只為詩歌生存,至死不休,窮途末路,文學不像抒發解脫,反似是孟郊的監獄。蘇東坡更賤,形容他和另一位詩人賈島,「郊寒島瘦」,文如其人,兩位皆為詩歌苦惱終生。
孟郊很常提及「窮」、「苦」、「冷」、「寒」、「老」等悲情字眼,這不奇,皆因他確實代表了無法上流的士人階層,科舉屢敗屢戰,要直到他四十多歲,古人都算老年,才中進士。仕途不順,老婆早逝,兒子夭折,一生凍餓的日子佔了大多數。
簡言之,孟郊名留青史,又或遺臭萬年的原因,在於眾所周知他的人生,慘到核爆,慘情界的KOL。

風花雪月 VS 世途艱險
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高堂搥鐘飲,到曉聞烹炮。
文藝離不開人生,一樣米養百樣人,正是你的生活如何,你的創作也必如何。
孟郊慘白少中老年,畢生心力投放於詩歌,後人未必很欣賞他,可喜者,韓愈倒是認同這位老前輩,讚揚他「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兩人詩歌風格相近,喜用奇字,看似古拙草率,偏偏創作力同幻想會嚇你一跳。
〈寒地百姓吟〉很能體現孟郊詩歌中那種奇妙又貼切的比喻,把一片冬景寫得相當入肉,讀之同凍。
這首詩作,孟郊眼中所見不是什麼傷春悲秋的無病呻吟,也非風花雪月的浪漫唯美。寒冬襲港,氣溫急降,孟郊沒有躲在家打邊爐,走出溫暖的居所,看到了許多低下階層的苦況。
窮人無火燒炕取暖,只能半夜站起來發抖,不斷說好凍好凍。寒冷似千萬箭矢射來,又如棘針之利,刺入肌膚,無孔不入的痛。無孔不入的痛,皆因身外所居的牆壁太薄,衣服太少,偏偏這是唯一避寒之處,風吹,十面埋伏無可逃避。
高堂,即正室廳堂,孟郊劍指有權有勢的富人,描述他們高歌暢飲,由朝到晚都在打邊爐享樂,啖啖肉,JerJer聲。

朱門酒肉臭 VS 路有凍死骨
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華膏隔仙羅,虛繞千萬遭。
到頭落地死,踏地為遊遨。遊遨者是誰?君子為鬱陶。
窮苦和享樂,寒冷與溫暖,孟郊筆下這種強烈的對比,不止單純書寫人民悲苦,詩囚上承了詩史杜甫的偉大傳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以文字控訴世道不公的人文精神。
寒冷的人民,寧願幻想自己化成飛蛾,為了取暖投身蠟炬也在所不惜。那紅紅的蠟膏隨火熱滴下,是無數百姓交稅的民脂民膏,飛蛾卻隔了一層絲羅帷幔。千繞百轉,始終無法貼近。
重重比喻,詩之囚徒的想像,彷彿寫下了千古至今的貧富懸殊,強權暴政的統治階層壓迫人民。一首好詩,能把個別特殊的事件,昇華至普遍人世的經驗。
飛蛾到頭來的結局,大抵只有在冰天雪地中倒地身亡。那些嬉笑玩鬧的有錢人,還會踐踏著他們的屍體,就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就像,香港高官依然故我,有人卻要在牢獄中捱過冬季。
孟郊最後問:那些嬉皮笑臉的惡魔是誰?詩人點到即止,答曰:凡是有良知的君子,都會為之而鬱悶,難以言語。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請看《德尼思化》Medium。
伸延閱讀: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Tags: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1:氣候變遷引發飢餓浩劫,我們如何即刻救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
於5月3日首播的《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除了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也帶觀眾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並邀請各界一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集結眾人之力、力挽狂瀾,守護飢寒交迫的社區家庭與兒童,同時醫治急需挽回的自然環境。
人類生活正備受考驗,而此刻的我們仍有機會扭轉命運。
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嚴峻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40%人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且約有33~36億人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環境中。當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類與其依存的生態系統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
而全球極速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象,也引發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後果。事實上,在NASA最新的研究也表示,最快在2030年,氣候變遷就會影響全球玉米和小麥的生產;而這項結論,也呼應了聯合國IPCC發布的《氣候變遷與土地報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到了2050 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30%。

當家庭受困於飢餓,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兒童

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造成農作物歉收,或是洪水沖毀農作物及房屋,導致資源更少,導致部落間及國家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更令人難過的事實是,兒童是對氣候影響最小的族群,卻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大受害者。
由於在家庭生計捉襟見肘時,某些脆弱地區的家長,往往將童婚視為撫養子女的唯一辦法;此外,還可能迫使兒童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以協助生計,卻讓他們處於剝削和虐待的嚴重危機。家庭暴力、人口販賣、童婚以及童工問題等,種種暴力不但嚴重影響脆弱兒童的身心狀況,也剝奪了兒童的基本權利與未來前途。
此外,來賓范琪斐也強調,氣候難民、飢餓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且正在擴大蔓延中。當災難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國家、弱勢人民,以及老弱婦孺等弱勢族群。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兒童,背負著悲慘命運,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除了感到悲痛沈重以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變行動的人。

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三大策略-緊急回應、調適、減緩
「一個地區的糧倉受到影響,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共同承擔。」氣候變遷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迫使流離失所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全球正在與本世紀最嚴重的飢餓危機抗戰,而你我都肩負起一定的責任。
例如:人道救援第一線的世界展望會,總是在第一時間搶救因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和家庭,並針對緊急程度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的執行策略,恢復家庭與社區生活的韌性,提升居民災變的應變力與經濟彈性,以及促進兒童的長期福祉與發展。具體來說,世界展望會三大行動策略,包括:
- 緊急回應:世界展望會首先提供挽救生命的急迫性服務。例如:供給糧食、臨時居住所、乾净飲用水、簡單醫療設備,以及心理支持。
- 調適:世界展望會與當地社區一同尋求能有效減少氣候變遷危害的策略和措施,以事先預防的措施,減少損害、提升韌力,並開發有益當地生計的機會。
- 減緩:主要是針對溫室氣體減量,規劃長期措施。例如:透過減少排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或將溫室氣體以吸收儲存的方式,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含量,以推遲、甚至避免氣候變遷發生,降低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在世界展望會的宣導下,當地居民改為使用低耗能爐具,取代傳統用大量燒木頭;或是運用生質沼氣煮飯系統,善用農業廢棄物、動物糞便產生沼氣,進而轉化成燃料,減少多於碳排。另外,世界展望會也會幫助地區建設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若不立即作出改變行動,災難將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個角落,別等到發生到我們身上時,才後悔莫及。
為孩子迎戰氣候變遷!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