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談艋舺青山宮遶境爭議:跟神有關的事,還是要問神;至於人的部分,就相對複雜

談艋舺青山宮遶境爭議:跟神有關的事,還是要問神;至於人的部分,就相對複雜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艋舺青山宮遶境因整夜放鞭炮,各紅壇舞台的聲音過大,不堪其擾的市民狂打市府的專線投訴。怎麼看這件事呢?扣除宗教活動本身,這次青山宮繞境怎麼還會搞出別的亂象?

為期三天的艋舺青山宮遶境結束。因過程中整夜放鞭炮,各紅壇舞台的聲音過大,不堪其擾的市民狂打市府1999專線投訴。繞境過程中的諸多衝突,從黑幫械鬥到飯店男女活春宮,也登上新聞版面。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其實投訴民眾罵歸罵,不太可能撼動青山宮夜訪的傳統。那已是北市府的無形文化資產,在民主制度下不可能停辦。自1850年就開始的夜訪,歷經日本殖民跟外來政權國民政府的戒嚴統治,都沒怎麼被影響,更不可能只因為非信徒的一句「現代社會」就可以逼其消失。

最多就是改善。改善來自於現實考量,今(2020)年過了就算了,明年又會怎樣?這應該才是投訴者關心的焦點。

類似青山宮夜訪繞境這樣的宗教活動,關係到兩個層面,一個是人,一個是神。

神的部分相對單純。青山宮建廟的歷史緣由,是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將青山王分靈恭請來台。青山王初抵台灣時,艋舺發生嚴重瘟疫。草店尾某處古井有一隻蟾蜍精口吐毒霧,使人聞之得疫。青山王降乩指示,將神轎壓在井口上方,將妖精剷除,後來瘟疫平息。惠安住民也在該處建廟奉祀。廟中義英社的范謝將軍老祖神將,開光時間已經有158年之歷史,等於祭典從青山宮落成後即開始舉辦。

亦即靈安尊王在台分靈,一直就有暗訪儀式,在艋舺除疫驅邪。165年來,靈安尊王既沒有降下指示說祂不需要辦暗訪(可除疫降魔),只要廟中有香火,分靈沒回惠安祖廟,又有信徒願意辦暗訪,祂可能就會繼續。

至於暗訪的形式,由於百餘年來,青山宮暗訪的陣仗、形式沒怎麼改變過。即使參與信眾變多,青山宮仍然延續古制,以「引路童子、四對枷鎖將軍,與義音社、義安社、鳳音社三大軒社等陣頭,陪伴王爺」的傳統編制夜訪。也許對靈安尊王來說,根本上沒什麼差別。

若說因為今年因為鞭炮噪音,以及紅壇問題,導致民怨過大,找通靈人請靈安尊王降乩指示,聽看看祂有什麼想法。跟神有關的事,還是要問神。神明若開口指示,信徒應該不會不照辦。但如果靈安尊王喜歡熱鬧,覺得今年盛況很好,最好每年都如此,那不客氣說,除了用法律限制繞境規模與噪音影響,抱怨者能怎麼辦?釜底抽薪,應當先問問青山宮主神的想法,再做決定。

至於人的部分,就相對複雜。

今年青山宮遶境會那麼熱鬧,是因為適逢建廟165週年,睽違85年北港朝天宮正駕糖郊媽搭乘火車,前往參加青山王祭,青山宮也邀請白沙屯拱天宮、四湖參天宮、淡水清水巖祖師廟、新莊地藏庵和大甲聖母宮等廟參與盛會。這麼多大廟參與盛事,附帶而來的是大量信徒,與超過8500名的陣頭人數,盛況搞不好是青山宮史上最大。這部分只是偶爾一次,不會每年都有,影響不大。

真正造成民怨的,其實是紅壇的部分。過去紅壇不過18座,今年暴增到32座。絕大部分的紅壇,都是全台各地黑幫角頭設置,藉此插旗,打響名聲。繞境前爐主壇登殿大典發生喋血事件、遶境中有人攜帶刀械遭逮,也都是因為蘆洲角頭與外省幫起衝突的恩素。紅壇既是黑道為招兵買馬、壯大勢力、宣揚聲威,然後就把舞台建得很大,放上各種演出、電音、熱舞,來「拚熱鬧」。竹聯幫弘仁會請藝人來表演,另一外省幫光設紅壇就花了800萬,這也牽動了在地黑道的紛爭。除了直接械鬥,就是靠聲光歌舞、鞭炮噪音來「比拚」。

也就是說,只要解決紅壇的問題,青山宮即可回復到過去相對來說擾民較小的狀態。無論如何,青山宮夜訪是台北兩大繞境的盛事之一,怎樣都會造成噪音與塞車,平常一般神壇繞境都會有交通管制跟鞭炮問題,何況青山宮這等廟宇。

對於今年的爭議,青山宮的祭典執行長郭懿堅提出了明年的修正方向:

  • 回歸暗訪的本質,本來出巡的規模就都差不多,會盡量安靜。
  • 民眾想設紅壇他們也擋不了,乾脆集中在河濱偏僻處,變成像一般大型party的活動,比較好管理。
  • 原本夜巡就是日落出發,在子時結束(過了就算隔天,不叫夜訪)。本來就不該在半夜吵。他們會盡量控制在12點前結束。

人的部分,照青山宮的做法,應該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其實就跟社會有關了。

跟社會有關的部分,最大因素就在於,扣除宗教活動本身,這次青山宮繞境怎麼還會搞出別的亂象?

一來,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許多人的生計受到衝擊。雖然政府不斷美化,一般工作沒受影響的民眾最多也只覺得不順,但實際上許多人的生活、收入都陷入谷底。台灣從來就有一個現象,就是政府難以管制的地下經濟猖獗。此次黑道為何相繼藉青山宮遶境活動來壯大聲勢?就是因為經濟受到影響,地下經濟的部分也開始有了版圖變動,所以檯面上看不到的變化流動正在潛伏,日後只會有更多社會問題跑出來,只是現在還不明顯而已。

另一層面,此次爭議涉及到「現代社會」跟傳統宗教活動的對立,其實背後涉及到的更多是一種階級與文化意識上的對立。如果對受過大專教育、有文化的艋舺居民來說,他們有尊重過多數參與者是8+9或三教九流、在地鄉民的生命經驗,更多的就會是體諒。因為除了黑幫、紅壇外,很多參與者也都是因為生活、情感問題而悶壞了,藉著繞境去喘口氣,搞不好還自己買些鞭炮跟著放。

這種行為跟春假的報復性出遊,或外來政權的國慶煙火、跨年煙火所帶動的人潮沒什麼兩樣,只是參與者的調性可能有差異而已。但許多輿論在批評鞭炮聲的同時,展現出來的更多是歧視迷信、路邊電音熱舞、底層人民,更歧視所謂的「迷信」而已。

人沒有誰比較高級。根據網友在現場的觀察,其實青山宮長久以來的參與者,本就是講信合睦、敦親睦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