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資助「湄公大壩監控」追蹤中國水壩水位,加劇兩大國在東南亞的角力

美國務院資助「湄公大壩監控」追蹤中國水壩水位,加劇兩大國在東南亞的角力
一名女子站在湄公河旁,此河段流經泰國與寮國的交界。(示意圖)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湄公大壩監控」網站獲得美國國務院的部分資助,可利用衛星數據跟踪中國和其他國家在湄公河流域上的大壩水位,相關檢測數據將在週二(15日)開始以近乎實時的方式在網站向所有人開放。

(中央社)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興建多座大壩、控制河流流量,長期以來備受爭議。一項由美國資助的計畫今天(14日)啟動,利用衛星追蹤並揭露中國水壩水位,加劇了美中兩個超級大國在東南亞的角力。

路透社報導,湄公河長約4350公里,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往南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向來是流域資源的兵家必爭之地。

湄公河為仰賴漁業和農業的6000萬人帶來生計,美國研究顯示,中國在湄公河上游建壩,阻擋水資源流動,不利於下游的東南亞國家,北京當局駁斥相關報告。

獲美國國務院資助的「湄公大壩監控」(Mekong Dam Monitor)計畫利用衛星數據,追蹤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水壩水位,相關資訊近乎即時對所有人開放。

「表面溼度」這項指標顯示這個地區有哪些部分較一般溼潤或乾燥,是水壩影響多少自然流量的指南之一。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的艾勒(Brian Eyler)說:「監控系統提供的證據顯示,經過精心設計和運作,中國的11個主要大壩得以最大程度發揮作用從事水力發電,售電供中國東部省分使用,毫不考慮對下游造成的影響。」

RTS313YN
Photo Credit: Reuters /TPG Images
湄公河上的大壩位置圖

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的建壩活動向來備受爭議,美國水資源監測機構「地球之眼」(Eyes on Earth)曾發布報告說,中國2019年控制上游水量,使下游國家飽受嚴重乾旱所苦。「地球之眼」也參與「湄公大壩監控」計畫。

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本月4日發布報告,駁斥美國的研究報告。

「美國國務院網站發布所謂『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其中指責中國操縱湄公河流域水資源,透過瀾滄江一連串巨型水壩的運作、不透明水資源管理做法以及單方面改變湄公河流量,給下游鄰國帶來了災難性後果。」

「但美方一直拿不出像樣的證據,造成缺少事實依據、只空談錯誤結論的尷尬局面。反而是上游瀾滄江水電對下游湄公河的積極作用事實清楚、顯而易見。 」

「透過上游電站水庫的調蓄功能,可以將汛期的水量存入水庫,有效削減洪峰;同時在旱季增加下泄流量,使下游來水多於天然來水,為下游防洪抗旱發揮積極作用。」

RTX7LIB1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從泰國廊開府一岸望去,可見成為分隔泰國與寮國交界的湄公河。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