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一女中校慶結束,但「女學生陪聊10分鐘收費45元」則在網路社群空間發酵。季風帶文化創辦人林韋地昨(14)日在其臉書對此活動表達看法,他認為活動的本質是父權經濟。知名律師呂秋遠對此則持不同意見。
本月12日為知名女校北一女中的校慶,經作家王蘭芬當天在其臉書發文點名高二園遊會擺攤「陪聊」活動零成本、高收益後,引發各界熱議。校方事後發表聲明表示該活動原先立意良善,校慶當天也未發現不妥。不過,後續已在網路社群媒體引發有關「父權經濟」的討論。
10分鐘收費45元陪聊:攤位活動原貌究竟為何?
《蘋果新聞網》報導,12日為北一女中校慶,具有該校家長身份的作家王蘭芬當天在臉書發文,指高二有園遊會擺攤,每家賣吃的都賞心悅目乾乾淨淨,跟可怕的建中食品完全是天壤之別,並點名其中一攤覺得超級聰明,零成本、高收益,只需1張桌子2把椅子,就可以開始賺錢,項目是聊天,10分鐘收費45元,結果「座無虛席,全是男生,老的年輕的,隔著桌子專注與對面的高中女生說話」,但也提及每位陪聊人都落落大方。
不過,該文被轉貼到批踢踢後,引發網友兩極討論,有的網友認為「自己物化自己」、「很懂用優勢賺錢」,也有網友指「很有賺錢的頭腦」、「滿有創意的,建中擺的話會不會沒人去消費」。在媒體報導後,王蘭芬已經刪除該篇臉書文章。《蘋果新聞網》在其臉書留言未獲回應,並透過友人表達不想再談了,婉拒受訪。
《自由時報》報導,北一女中校慶當天二年愛班的「學姐給你愛」攤位創意十足,消費者可以從北一街舞社社長、北一民謠吉他教學、流行音樂社社長、合唱團團長等學姐中,選擇拍照、點歌、陪聊、陪打球等活動,吸引當天民眾注意。其中陪唱部分,共有方案ABCD等4種,價錢從10元到20元不等,端看消費者是否需要指定歌曲或指定人,另外,在聊天部分5分鐘收取30元、拍照收取5元,另外和三米打排球收15元。
北一女中校長陳智源也對此事發表聲明,聲明指出校慶當天擺攤學生沒有回報負面訊息,也沒有外賓反映攤位問題。另外,當初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設定客群是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想法單純正向,獲得導師和學務處支持。園遊會當天教官巡場也未發現任何不妥,外賓詢問內容也多以本校學業、社團活動、時間管理、校園生活為主。
「北一女學生賺取的是父權紅利?」引起熱議
北一女中校慶結束,但「女學生陪聊10分鐘收費45元」則在網路社群空間發酵。
季風帶文化創辦人林韋地昨(14)日在其臉書對此活動表達看法,他認為活動的本質是父權經濟,北一女學生所賺取的是「父權紅利」。林韋地認為資本是流動的,賺取資本必定有其來源,這就牽涉到市場的供需問題。「所以女學生要想啊,你憑什麼賺取這個錢,律師和心理諮詢靠講話可以收那個錢,是因為他們的專業,而如果今天是一個六七十歲的歐巴桑,陪聊10分鐘台幣45元,會生意好到暴動嗎。無論自己怎麼看這件事,顧客清一色是男性,恐怕賣的都還是『女高中生』甚至『北一女』相關的概念,所以『成本』並不是零。」
他表示父權經濟在任何男性掌握資本而且有貧富差距的社會都存在,程度多少的問題而已,「因為『愛慾』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而且女性天生可以在生理和心理上供給,所以市場必定存在。父權經濟的光譜很廣,從單純的陪伴經濟到性產業都是。」
林韋地認為站在教育的角度,當然不可能假裝父權不存在。重點在於年輕女性對父權(包含其結構、紅利,以及產業)有著什麼樣的理解和認知。「而一旦和父權經濟牽涉上關係,必定影響自己的品味,在潛意識裡去迎合父權美學(身材,臉蛋,夠不夠『女性』等)。」
知名律師呂秋遠則在其臉書表達了與林韋地不同的意見,呂秋遠認為林韋地以高齡的歐巴桑作為對照舉例,本身就非常地以貌取人。他也表示靠聊天賺錢沒有法律與道德問題存在,「因為要尬聊10分鐘,如果沒有一點能力,是根本做不到的。」呂秋遠認為青少年願意聊天屬實難得,無需直接滑坡到援交或是A片,「就教育的角度來看,讓孩子學會如何靠說話賺錢,不也是很正面嗎?這又與父權社會有何關係?」
根據龍貓大王通信在《關鍵評論網》的專欄文章,類似的文化現象早已在日本出現。以日文中女子高中生(Joshi Koukousei)為簡寫的「JK經濟」,其活動內容本身可說是包山包海——它們唯一的共通點,就是由女高中生陪伴顧客。龍貓大王通信寫道,自「JK經濟」名詞開始為人所知至今,最少有將近30種類型的商業活動誕生。
JK經濟無疑地受到某些消費者的歡迎,這是它的規模快速擴大的主因。但是這種與真實高中女生親密接觸的消費行為,在當今日本風俗業禁止未成年者從業的限制之下,宛如是開了一道隱形的缺口。龍貓大王通信也寫道,變質的JK經濟實際上也造成許多刑事案件,導致了警方對這類活動的大掃蕩。
新聞來源:
- 小綠綠「陪聊10分鐘45元」!北一女校慶超狂擺攤 網讚有生意頭腦(ETtoday新聞雲)
- 小綠綠「陪聊10分鐘」收費引熱議 校方正向回應(蘋果日報)
- 北一女校慶「學姐給你愛」陪聊掀話題!校長:學生立意正向(自由時報)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黃筱歡
“北一女陪聊爭議”的相關議題
- 2020-12-17 北一女擺攤陪聊為何是「自我物化」?談性別刻板印象與性的污名化
- 2020-12-17 北一女陪聊不是異男詮釋的「父權經濟」,而是一種情感支持系統
- 2020-12-15 很有賺錢頭腦還是自我物化?北一女校慶擺攤「陪聊10分鐘45元」引發熱議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