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北太平洋心臟:黑熊比人多的鄂霍次克海,將成為俄羅斯能源戰略要地

北太平洋心臟:黑熊比人多的鄂霍次克海,將成為俄羅斯能源戰略要地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鄂霍次克海海域及庫頁島北部皆有豐富的能源及礦產資源,以前因為氣候嚴寒的關係,開發工程不易進行。近年來氣候暖化與海面結冰期縮短,使得陸地及海底開採的可行性增加,大量的能源探勘及開採正在對鄂霍次克海的生態產生威脅。

這顯示俄羅斯與鄰國對北太平洋的海洋生態資源的維持有高度共識。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於2015年也已成為NPFC的會員國之一。

AP_070813013813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鄂霍次克海能源開發與環保

鄂霍次克海海域及庫頁島北部皆有豐富的能源及礦產資源,以前因為氣候嚴寒的關係,開發工程不易進行。近年來氣候暖化與海面結冰期縮短,使得陸地及海底開採的可行性增加,大量的能源探勘及開採正在對鄂霍次克海的生態產生威脅。

目前鄂霍次克海的能源開採以庫頁島北部及附近海域的油氣為主,油氣管線共有二大管線,一條縱貫庫頁島南北,主要提供對日本的能源外銷,另一條由庫頁島北部跨海至俄中邊境的伯力,再接日本海的海參崴港。

由於鄂霍次克海是有名的地震帶,如何避免地震對能源開採基礎建設的破壞,以至於對鄂霍次克海的污染,是一項重大的環保課題。歷史上,1995年庫頁島北部的大地震便造成了跨海油管斷裂及石油外洩,影響庫頁島附近的海洋生態。

2013年在堪察加半島的大地震雖然離庫頁島油區較遠,沒有造成石油污染問題,但未來能源擴大開採後,潛在危機將會越來越嚴重。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俄羅斯能源計劃負責人弗拉基米爾・楚普羅夫(Vladimir Chuprov)稱,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每年至少發生上萬起漏油事件,而事故主要集中在俄國龐大的輸油管道系統中,其中至少有一半已超過使用的壽命。

所以,俄羅斯未來的政策應著重在偵測監控老舊管線的狀況,並需要制定管線使用的年限,以確保降低漏油汙染的機率。

儘管2018年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提出了一系列的環保計畫,但行政效率緩慢,加上大多開採公司缺少動機去改善自然環境與投資防災設備的情況下,導致環保政策停滯不前。但這次的漏油事件與9月勘察加半島大量生物異常死亡,使得普亭得再次正視環保政策的實行,並加速履行對海洋保護的責任,才是未來長久之計。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