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如何評估毛小孩的飲食與身體狀態?熱量與飲水量該怎麼計算?

如何評估毛小孩的飲食與身體狀態?熱量與飲水量該怎麼計算?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飲食沒有哪一種方法最好,重點是要吃成怎樣的體型,然後才是怎麼吃、吃多少、如何消耗。」許心美醫師提供了熱量計算公式,請大家先決定貓狗的目標體重,再來計算熱量及飲水量。

採訪對象:許心美(長青動物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文字整理:蔡育琳(關懷生命協會記者)

非常感謝許心美醫師的協助,以她20年的行醫經驗及專業知識,為大家介紹狗貓的飲食及減肥觀念,包括體型評估、餵食的目標、減肥的方法、身心的健康等,都有詳盡而全面的說明,邀請大家一起來學習交流,讓毛小孩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狗貓要吃成怎樣?確認進食的目標

很多飼主都會關心要給狗貓吃什麼、要如何準備,許心美醫師認為,「不管選擇哪一種飲食方式,最重要的是先建立整體觀念,那就是我們要讓狗貓吃成怎樣?進食的目標又是什麼?」

首先要了解的是對於狗貓的體態評斷,不能只看牠們的體重,更要觀察身形、實際觸摸,並長期紀錄以做比較,除了可以發現狗貓的變化,還能提早發現並預防疾病。在世界小動物獸醫師協會(WSAVA)網站上,提供了兩種評估體態的方式,先來看看這幾張圖示。

7717_insert_15513
Photo Credit: 世界小動物獸醫師協會
BCS:Body Condition Score身體狀態評分(貓)
7717_insert_15514
Photo Credit: 世界小動物獸醫師協會
BCS:Body Condition Score身體狀態評分(狗)

BCS(Body Condition Score 身體狀態評分)

  • 目測及觸摸應同時進行。
  • 從1分到9分代表從最瘦到最胖,也有從1分到5分的計算方式,就是細分與粗分之別。
  • 若以9分估算,狗在4到5分、貓在5分為理想體態;若以5分估算,狗貓在3分為理想體態。

BCS評估要點

  • 目測時,可從3個位置觀察:肋⾻旁、側腹肚⼦、從上⽅看腰部,判斷是否有過多的脂肪堆積。
  • 肋⾻旁應有⼀層薄薄的脂肪,從視覺上看不到⼀條條的肋⾻,但從觸覺手感中可清楚摸到⼀條條的肋⾻,這是最適當的狀態;如果摸不出一條條的感覺,表示過胖;如果看得到肋骨或骨頭突出,表示過瘦。
  • 從狗的胸廓往後摸到腹部,必須是往上收的腹部,不能下垂。從上⽅視⾓觀看腰部,在胸廓後⽅應有明顯的腰線,不能往外突出。
  • 狗有圓身、扁身之分,但即使是扁身,也還是要有腰身。如果看不出腰身、腹部沒有上提,表示過胖。
  • 狗貓都有⻑短⽑之別,所以不僅要目測觀察,觸摸起來的感覺最為重要。
  • 要從貓的側⾯看到上提的腹部比較困難,只要腹部⽪下的脂肪不要太厚就可接受。貓也要有⼀點腰⾝,雖然很容易有腹腔內脂肪的堆積,但外觀上至少得是長條型。
7717_insert_15515
Photo Credit: 世界小動物獸醫師協會
MCS:Muscle Condition Score肌肉狀態評分(貓狗)

MCS(Muscle Condition Score 肌肉狀態評分)

  • 主要靠觸摸來評估,但如果是嚴重的消瘦,目測就能看出來。
  • 肌肉減少的程度可分4個等級:A正常、B輕微、C中等、D嚴重削弱。
7717_insert_15516
Photo Credit: WSAVA
MCS肌肉狀態評分量表,作者為Tony Buffington醫師

MCS評估要點

  • 觸摸時,主要是額頭⾻、肩胛⾻、腰椎⾻、髖⾻上是否有⾜夠的肌⾁。有些飼主會把肌⾁與脂肪搞混,但有些部位不可能⻑出發達的肌⾁,只會有超厚的脂肪,例如前胸、肋骨旁與尾根附近的屁股,飼主們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 肌肉的減少與急性及慢性疾病皆有關聯,例如內分泌疾病、癌症、營養不良等。
  • 因為年老,活動力降低,有可能造成肌少症(Sarcopenia)。
  • 有些局部的⾻關節疼痛,會讓狗貓降低使⽤該部位,造成不對稱的肌⾁減少。
  • 肌肉跟免疫能⼒、復原能⼒也有相關,例如靜脈與淋巴回流的⼒量,全靠肌⾁收縮運動來達成。
  • 肥胖的狗貓也可能有肌肉減少的狀況,苗條的狗貓也可能有正常的肌肉,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飼主除了帶狗貓給獸醫看診,平時也要常觀察牠們的體型,包括體重的變化、肌肉與脂肪的分布,並持續記錄比較。

世界小動物獸醫師協會提供的影片,教大家如何檢測肌肉狀態。

怎樣吃:熱量計算

「飲食沒有哪一種方法最好,重點是要吃成怎樣的體型,然後才是怎麼吃、吃多少、如何消耗。」許心美醫師提供了熱量計算公式,請大家先決定貓狗的目標體重,再來計算熱量及飲水量。

  • 體重與熱量計算

狗:(目標體重×30)+70kcal/天
貓:(目標體重×40)kcal/天

例如狗的目標體重為10kg,每天進食熱量應為(10x30)+70=370kcal
例如貓的目標體重為5kg,每天進食熱量應為(5x40)=200kcal

許醫師表示,以上公式只是一個大致評估的開始,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太少,認為這是否只是基礎代謝率?是否需要因為活動量而加成(例如乘以1.1或1.2)?其實,狗貓的基礎代謝率本來就是粗估的,人類就算用最簡單的家用計算機器(體重體脂機),也會考慮性別、年紀、身高、體重、體脂肪等因素,才能算出一個參考性的卡路里數據,所以請大家先用以上公式算完,再與目前家中狗貓的飲食量做比較。

許醫師認為,歐美的熱量計算方式,對台灣的狗貓而言太高了,如果依照歐美的熱量計算,台灣的狗貓有很大機率會變胖,因為國外可能比較冷,或是狗貓經常外出,而台灣的氣候環境、狗貓生活型態都不一樣。

依照許醫師的看診經驗,每一週只出門散步2-3次的狗,通常會符合以上公式算出來的數據,除非活動量較大,才需要加成,而室內貓則是需要打折的狀況。可見在現代都市的生活中,狗貓消耗的熱量確實很少,代謝率也相當低。代謝低的原因之一是肥胖,狗貓胖了就更不想動,形成惡性循環,年紀大了代謝也會變低,但如果是年輕的狗貓,吃得很少還是瘦不下來,那就是生活型態的問題。

當飼主有了理解和觀念,可以透過嘗試與觀察來確認,讓狗貓找到適當的飲食方式、生活型態,並維持適當的體型。換言之,如果是同樣的生活方式,但狗貓的體型卻改變了,可能就表示有問題,必須找醫生詢問檢查,這也是一個預防疾病、提早發現的關鍵。

怎樣吃:飲水量計算

  • 狗貓每日飲水量

乾糧1:水4~5(例如每天吃飼料100g,飲水量至少400~500mL)
濕糧1:水0.5(例如每天吃鮮食200g,飲水量至少100mL)

許醫師說明,若在網路搜尋狗貓每日所需飲水量,經常會看到的方式是:「每1公斤體重需喝水30~60mL(毫升)」。然而飼主經常忽略了一件事,濕食中原本就有很多水,尤其是有些求好心切的貓咪飼主,會在濕食中加入大量的水,反而造成腎臟負擔。

動物身體所需的熱量跟體重有關,狗貓每天應吃多少乾糧或濕糧,也一定是與體重綁定的。許醫師所建議的飲水量公式,可以說是一個快速的概算,一方面讓大家意識到乾糧的水分是那麼少,另一方面也不需在濕糧中大量加水。如果飼主有興趣的話,可依照以上公式算好每日飲水量後,再回頭推算看看,是否落在30~60mL/kg的水量之間。

【舉例1】

4kg的貓,每天吃主食罐約150到160g(約150kcal)。

罐頭約有70%水分,因此約有105mL水,若在罐頭中加水75mL(或另外讓貓飲水75mL),總共攝取180mL水。
4kg的貓,180/4=45mL,等於每1公斤體重有喝到45mL水,因此就很足夠了。

【舉例2】

7kg的狗,每天吃乾糧約需280kcal,若使用3.5kcal/g的乾糧,約需吃80g。

乾糧約有10%水分,因此約有8mL的水,依照乾糧4~5倍加水來看,至少需加入320mL水(或另外讓狗飲水320mL),總共攝取328mL水。

7kg的狗,328/7=46.8mL,平均下來也落在建議的喝水量之中。

各種飲食與基本觀念

現在狗貓的食物選擇很多,例如乾糧(有穀、無穀)、罐頭(主食罐、副食罐)、鮮食(自製、商品)、生食(自製、商品),飼主該如何選擇呢?

許心美醫師認為,無穀飼料風行了好幾年,但以學理來說,真正會造成過敏的是蛋白質,跟穀類沒有關係,無穀這個觀念,其實是從人類飲食觀念中推到動物飲食中。無穀飼料中沒有穀物,換成豆類、地瓜、南瓜、薯類,營養成分一樣要符合飼料規範,而且要看狗貓是否能適應,有些狗貓吃無穀飼料,反而造成某些疾病

許醫師也提到食品、食物這兩個概念,食品是有加工過的,難免會有添加物與食安風險,如果決定吃飼料,計算好熱量和飲水量,不要碰到食安問題就好。如果購買廠商做好的鮮食、生食,比較接近食物的狀態,但也有一定風險,例如保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