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劉仲敬《中東的裂痕》:庫德人如果像波蘭人一樣全面建國,那麼倒楣的是敘利亞人和伊朗人

劉仲敬《中東的裂痕》:庫德人如果像波蘭人一樣全面建國,那麼倒楣的是敘利亞人和伊朗人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些國家發展到今天,有的社會穩定且繁榮昌盛、有的則是陷入長期的族群紛爭或內戰衝突,淪為「敘利亞化」的部族戰爭之地。是什麼原因,在今天中東各國家的戰亂或和平、衝突或穩定之間劃下了深遠的裂痕呢?

文:劉仲敬

土耳其人在建立小土耳其民族以後,極力想把庫德人發明成為山地土耳其人。這種邏輯就像是蔣介石和戴季陶極力強調的「中華民族只有一個,所謂的五族共和只是我們大漢族分支的不同宗族」,當然這只是一種文字遊戲。什麼樣的族群能夠發明成政治民族呢?只要有一點點差別,只要有一點方言上的差別或宗族意義上的差別,你就可以發明政治民族。相反,如果你在政治上占了上風,也可以把已經存在的族群,像蔣介石和戴季陶那樣,重新解釋成為「其實都是我們漢民族的不同分支」。土耳其人也是這樣做的,也企圖把庫德人強制土耳其化,強制說成是土耳其民族的一個分支。但是,他們面臨著一個困難。

我們剛才提到,波蘭民族發明能夠得到成功,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三大帝國對波蘭的政策是不一樣的。俄羅斯人和普魯士人比較熱衷於強制同化,但是奧地利就給波蘭人保留了較多的文化自治的機會,而波蘭人和奧地利人又給西部加利西亞的烏克蘭人保留了較多的文化自治的機會。結果,奧地利帝國統治的那些地區變成了近代波蘭民族發明的種子。統治同一個立陶宛民族的普魯士和俄羅斯,它們的文化政策也不一樣。普魯士的政策比較寬鬆,所以立陶宛的知識分子經常以普魯士為基地搞民族發明,把喚醒立陶宛民族自決的作品在普魯士出版,然後偷運到更加專制的俄羅斯帝國。

庫德人的情況也是一樣。庫德人像波蘭人、烏克蘭人和立陶宛人一樣占了一個便宜:庫德語言文化族群所在的地區被劃分在了幾個不同的國家之內,有土耳其,有伊拉克,也有伊朗,這樣一來,各國的政策不同,就給了庫德人一個機會,可以借東打西,借西打東。而且這幾個國家彼此不和,經常都希望利用庫德人為武器去擾亂它鄰國的和平,損害它鄰國的政治勢力。例如,當土耳其人鎮壓庫德人的時候,伊拉克很可能想要利用庫德人;當伊拉克鎮壓庫德人的時候,伊朗很可能想要利用庫德人。而且,還存在著庫德之外的其他大國,例如蘇聯和美國。

美國基於自由民主的理想和威爾遜主義的原則,即使它不接受或不願意支持其他族群發明民族獨立建國,但它至少願意庇護難民,願意庇護那些在本國遭到強烈政治迫害的民族發明家。例如,土耳其或伊拉克可能會有這樣的庫德知識分子,堅持說我們庫德人就是一個民族,以前是文化族群,但是現在要發明民族,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而土耳其和伊拉克當局則一定要堅持要說,你們就是山地的土耳其人或山地的伊拉克人,你們這樣煽動民族分裂、破壞祖國統一,必須受到鎮壓。

於是這些知識分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便跑到美國或西方民主國家去避難。避難並不表明美國或西方民主國家願意在政治上支援庫德獨立。恰好相反,在政治上講,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是美國和西方民主國家的盟友。但是西方民主國家出於自身的政治邏輯,不能放棄庇護政治犯和流亡者的義務。

而這些流亡者只要得到流亡的機會,就可以將美國或其它西方民主國家作為民族復興的基地,繼續民族構建的過程,編出一套庫德歷史或編出一套庫德國語辭典,然後利用這些歷史和國語,重新越過邊界,把資訊送回土耳其和伊拉克去,使當地的庫德人群接受他們在美國和西方國家搞出來的民族發明,拒絕承認自己是土耳其人、不願意繼續做伊拉克人,從而把庫德民族構建出來。可以說,只要在西方民主國家還存在、還能夠庇護避難者的情況下,那些比較專制的、沒有完成民族構建、沒有實現民主的國家就不可避免地要面臨著下一步以這種模式展開的民族發明。

庫德人的民族發明也接受過蘇聯的支援。蘇聯在輸出共產主義的過程當中,儘管蘇聯反對資產階級民族主義,但這並不妨礙蘇聯支援觀相關勢力,來擾亂原有的統治者。例如蘇聯就利用孫文、蔣介石和國民黨發動北伐戰爭,以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根據同樣的邏輯,蘇聯支援庫德工人黨(Kurdistan Workers’ Party)對抗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以便給北約製造麻煩;蘇聯支援庫德人民黨(Democratic Party of Iranian Kurdistan)在伊朗發動政變,給親美的伊朗國王政權製造麻煩;蘇聯支持伊拉克的庫德勢力,給中央條約組織(Central Treaty Organization)製造麻煩。

蘇聯跟美國不一樣,美國和西方民主國家只是願意保護庫德人的流亡者而已,而蘇聯則是直接提供武器和訓練幹部,像協助國民黨重新改組那樣支援中東各國的庫德人群進行武裝鬥爭,以擾亂原有的統治秩序。這些國家的統治者都在歷史上某一個時期一度變成蘇聯的敵人,而蘇聯支援庫德人造反的目的就是給這些國家製造麻煩。

但是這樣的做法在客觀上也引起了庫德政治組織的升級。庫德人在中世紀的政治組織就是如同蘇格蘭高地酋長那樣的小範圍政治單位,流亡到西方的民族發明家也就是一撥詩人、文人、歷史學家、知識分子,也只能在紙上給這個民族搭建一個認同的框架。但是蘇聯能夠協助庫德人訓練軍官及政黨骨幹,讓他們發揮了國民黨在東亞的作用,使當地的民族鬥爭升級了。革命幹部一旦產生了,像奧賈蘭(Abdullah Öcalan)的庫德工人黨一樣,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長期存在,土耳其人雖然可以不斷打敗他們,可以在外交上面遊說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否定他們,甚至把他們打成恐怖分子,但是很難使他們完全不存在。